4月8日,國際油價實現兩連漲,其中布倫特原油突破71美元/桶,漲幅1.04%,WTI原油則站上64美元/桶,漲幅達到了2.19%。至此,兩大國際原油的價格雙雙創出年內新高!而從今年1月份以來,布倫特原油已經漲了18美元/桶,漲幅達到了33.6%,WTI原油漲了19美元/桶,漲幅高達42%。

  國際油價的持續走高,對國內車主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爲就在本週四的24時,國內成品油的調價窗口將再次開啓。現在看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在此次調價窗口上,成品油的價格將再次上調。截至4月8日,參考的一攬子原油價格的變化率爲2.63%,以此測算,成品油價格將上調120元/噸左右,零售價格上調0.09元/升左右,加滿一箱油(50L)要多花4.5元。

  未來油價還能不能跌回來?

  本輪油價上漲是由沙特及俄羅斯等國一手主導的。由於去年四季度油價跌的厲害,爲穩定油價,以沙特爲代表的OPEC國家和以俄羅斯爲代表的非OPEC國家達成了一份減產協議。減產協議自從今年1月開始正式實施後,油價就開始上漲。而目前減產協議仍然執行中,所以油價想要跌回來不容易。

  此外,下個月還有一個可能會引爆油價的“定時炸彈”,那就是美國對八個國家或地區進口伊朗原油的豁免權將到期。去年美國重啓對伊朗的制裁後,曾要求各個國家從伊朗進口的原油降爲零,不過此後又給了八個國家或地區180天的豁免期,在豁免期內這些國家或地區可繼續進口伊朗原油,其中包括中國在內,而這一豁免權將在5月2日到期。雖然美國的豁免權到期後,有部分國家可能仍然不會停購伊朗的原油,但也有一些國家迫於美國的壓力會選擇停購。據瞭解,目前已經有三個有豁免權的國家將伊朗的原油進口量降到了零。

  截至今年3月份,伊朗的原油日均出口仍然有110萬桶左右,如果全部清零,差不多已經相當於一個減產協議的量了。即使只有部分國家停購伊朗原油,對原油供應市場仍有一定衝擊,或因此推動油價繼續上漲。

  當然,目前市面上也並非全是利好油價上漲消息,也有利好油價下跌的消息,其中一個就是減產協議到期之後,OPEC及俄羅斯可能恢復原油產量。如得以實現,意味着主導本輪油價上漲的最大因素將消失不見,屆時油價或許就能跌一跌了。不過,減產協議要到6月份纔到期,所以想要油價跌,或許至少還得等兩個月的時間吧。

  作者:龍小林/審覈:趙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爲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