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9)在深圳舉行,這裏成爲各大企業展現智能化成功的舞臺,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聯想的展臺。2019財年伊始,聯想將願景從“智慧聯想,服務中國”升級爲“聯想智慧中國”,這次展會可以說是新願景的集中展示。

  在聯想展臺,智慧服務、智慧行業、智能物聯三大賽道展示了聯想智能化轉型的步伐。正如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主題演講中所說,“聯想希望通過自身智能化轉型的成果和實踐,賦能給各行各業,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釋放效率紅利,實現‘智慧中國’”。

  引人注目的是智慧服務板塊,在內部,它成爲聯想中國區戰略轉型域的唯一業務;在外部,它成爲賦能各行各業的核心業務。那麼,聯想的“智慧服務”到底是什麼?它爲什麼是唯一一個入選到聯想轉型域的業務板塊?它又在聯想的戰略轉型中處於什麼地位呢?

  隱藏在幕後,聯想的智慧服務無處不在

  在北京延慶,有一個國家級的“能源互聯網”項目,它不僅是一個綜合示範區的行業標杆,更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板塊。而作爲該項目重要承載的綠色雲計算中心,未來將擁有6000個機櫃,5萬臺服務器以上的規模,就是由聯想擔任“總服務商”。在這個項目中,聯想整合和協調各方資源,統籌項目實施,輸出整合性的解決方案及產品。

  花加是一家鮮花電商,很多人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下單訂購鮮花,享受着足不出戶的便捷購物體驗。在花加的背後,也有聯想的服務,聯想百應資產管理系統的“一毛閃修”,幫助花加智能管理全國十幾個城市、300多員工的上千臺IT設備的巡檢、登記和註冊,最大限度地降低運維成本,提升企業整體運行效率。

  在聯想電腦上,很多用戶注意到最新升級的聯想電腦管家的諸多新功能,不僅有PC產品的優化,還能管控設備,其中的聯想視頻還聚合了全網的視頻資源,可以滿足用戶對於優質的需求,在遊戲領域,聯想也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進行佈局,這一切讓聯想可以爲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服務……在客服方面,現在50%以上的用戶問題都由具備AI智能服務的客服機器人來回答,不僅準確率更高,溝通效率和用戶體驗也大幅度提升。

  上面的這三個場景,分別涵蓋的是to B(大客戶)、to b(成長企業)、to C(最終用戶),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背後都有聯想的智慧服務。

  針對大客戶,聯想服務正在與教育、城市、製造、零售、醫療、交通等幾乎各行各業結合,幫助他們進行數字化轉型;針對成長型企業,聯想服務以聯想百應的品牌,爲成長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方案;針對最終用戶,聯想服務以Lenovo Care+、想幫幫兩大品牌,給用戶帶來全生命週期的關懷服務。

  聯想的智慧服務已經形成了覆蓋全行業、全品類的業務範疇,它隱藏在幕後,無處不在,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

  持續進化,很聯想與不聯想

  或許會有人疑惑,智慧服務感覺與聯想相去甚遠。這種疑惑可以理解,智慧服務很聯想,又很不聯想。

  說它“很聯想”,是因爲服務本就是聯想的超級標籤,它已經有着24年的歷史。目前,聯想的服務網絡有10000多名認證服務工程師、2400多個服務站點,1-6線城市覆蓋率達到100%,線上與線下協同運營,其中智能化的線上服務平臺亞洲最大,專業已經成爲聯想服務的金字招牌。

  說它“很不聯想”,是因爲聯想的服務不斷進化,早已經超出了很多人對於聯想的認知。最早的聯想服務是傳統的IT運維服務,主要爲聯想自己的設備提供服務,是爲1.0時代;後來,這個服務涵蓋了非聯想品牌的PC,以及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等,是爲2.0的數據及雲運維時代。

  現在,聯想服務已經進化到智慧服務的3.0時代。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服務業務總經理戴煒表示,在3.0時代,聯想將A(AI)、B(Blockchain區塊鏈)、C(Cloud Computing雲計算)、D(Big Data大數據)與S(Service服務)深度融合,構築“雲+邊+端”的全域智能化產品佈局,提供軟硬件+內容+服務平臺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聯想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以數字化爲基礎,用交互式大屏和平板電腦爲硬件平臺,搭載教學互動軟件,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老師可以實時瞭解學生的作業狀況和課堂情緒。一方面,該方案可以將“教、學、管、評、測”的全鏈條形成閉環,實現教育模式的變革;另一方面,聯想互動大屏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解決遠距離教學問題。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聯想的魔方智能交付平臺,它遠遠超越了一些公司的智能機器人客服概念,而是完整的AI交互服務體系,可以AI技術自動派單、AI自動匹配工程師、AI自動測算工程師上門最佳路徑、AI實時監控服務及客戶滿意度等等,全程實現了智慧服務。

  所以,聯想服務早已經不是很多人認知中的服務,服務範圍大大擴展,而且早已經進化到智慧化的新時代。伴隨這個進化,聯想也在戰略轉型,蛻變新生。

  既是聯想轉型發動機,又是效率紅利釋放引擎

  是的,智慧服務正在讓聯想釋放出新的“另一面”,它不僅是聯想的重要業務板塊和新的增長引擎,更是整個聯想戰略轉型的發動機。

  聯想正在進行的轉型,可以歸納爲兩個轉型:一個是從以產品爲中心到以客戶爲中心,另一個是從PC到Device+。在這兩個轉型中,服務都是發動機。

  以產品爲中心到以客戶爲中心,本質上是視角的轉變,產品爲中心是自我視角,而客戶爲中心是客戶視角。當以客戶視角看問題時,就能看到客戶所需要的,本質上不僅僅是產品,而是包括產品在內的服務。尤其是更加複雜的智能物聯時代,無論是何種客戶,都需要一站式的服務。在傳統時代,產品賣出去意味着業務就結束了,而現在,產品賣出去之後所提供的服務纔是業務的開始。

  在PC到Device+的轉型中,更是凸顯出服務的重要性,因爲服務是和PC、手機等設備地位同樣重要的產品,服務就是Device+中的那個重要的“+”。

  2019開年聯想中國的組織架構變革中,服務事業部成爲四大業務羣之一。而2019新財年,聯想提出“特別是把服務業務放到轉型域,成爲聯想人共同關注共同培育的新業務,讓聯想服務快速成長爲領先的智慧服務提供商!”由此可見服務在聯想戰略轉型中的地位。

  智慧服務不僅之於聯想如此重要,對於傳統行業的升級轉型,創造“效率紅利”也至關重要。在今年兩會上,作爲全國人大代表的楊元慶提出用“智能+”來賦能中國製造,讓人工智能與垂直行業結合,通過智能化改造來創造“效率紅利”。

  具體來說,“智能+”的變革將能帶來社會價值、行業價值、企業價值和用戶價值這四大方面的價值,不僅能夠讓企業降本增效,推動行業和社會公共領域的整體效率提升,還能讓用戶的生活、辦公、出行更加智能、便捷。

  在這場“智能+各行各業”的改造大潮中,智能服務是重要抓手,傳統企業將收穫“效率紅利”,而聯想也將憑藉智慧服務獲得新的增長機會。據劉軍透露,智慧服務已經快速成長爲聯想新的業務支柱,未來2年內服務的營收將超過10億美金。

  總而言之,聯想正在進行一場智能化的變革,從一家設備製造商轉型成爲一家智慧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同時聯想又在將自己智能化變革的經驗和實踐輸出,驅動各行各業轉型和升級,成爲智慧中國的引領者和賦能者。無論是哪一方面,智慧服務都是重要抓手,起着發動機的重要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