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張亞林 通訊員 閆合順 申文帥

  “每月還你5000吧!你現在正困難,有錢就還,沒錢就緩緩吧。”這是一起借款糾紛中原告和被告的一段對話。原本一肚子火氣的原告知道真相後選擇了諒解,這樣的結局源於輝縣法官將欠款真相挑明。

  2017年5月,三門峽市的王某和輝縣市的田某在鄭州某公司打工相識,併成爲好朋友。期間田某尋到一個商機,苦於資金不足,一直無法進行。獲悉情況的王某慷慨解囊15000元予以支持,於是王某辭了職準備集中精力做生意。

  然天不作美,同胞哥哥突然病重,家境不富裕的田某隻得把借來的錢先用於哥哥救命。然而不幸的是,錢花完了,哥哥也撒手人寰,緊接着嫂嫂改嫁,留下一對兒孩子無人照看。

  悲慼中的田某唯恐王某誤解其騙錢,一直不敢實話告知。不明真相的王某對長期不還款的田某心生惱火,終於在田某的多次閃爍其詞中來到輝縣市法院起訴。經法院工作人員引導,田某選擇了訴前調解。

  田某告訴調解員:知道王某在法院起訴後,他對王某很是愧疚。雖然很想把錢返還給他,但是家裏發生變故後,他安頓好哥哥的一雙兒女便出外打工,爲了省錢過年也沒回家。爲了多賺錢,他目前兼職了兩份兒工作,現在家裏不僅兩位老人需要供養,哥哥一雙兒女上學也需要資助,目前實在無力一下全部償還。

  調解法官將這些情況與原告王某進行了溝通,同時讓田某給王某打個電話說明情況並致歉。接到電話的王某對田某真誠道歉表示諒解,聽到田某每月還5000元的意見後,王某當即在電話中表示:你現在正困難,有錢就還,沒錢就緩緩吧。

  在調解員的建議下,最後兩人達成了每月還款3000元,5個月還清的協議。由於田某遠在武漢打工不方便回去, 就在幾天前,調解員又趕赴武漢讓田某在協議上簽字,田某也讓調解員帶回了首次的還款3000元現金。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沈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