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海洋是一个整体。但是温度、盐度、光照、底质、距离等因素限制了生物的生活范围,影响著生物的扩散。人类的活动,给了生物入侵者可乘之机。海洋生物入侵比陆地生物入侵更难被发现。

海洋生物的入侵主要由海上航运、海鲜引进以及宠物贸易等引起。

海上航运

船舱压载水会携带大量浮游动物以及贝、蟹等动物的浮游幼虫。这些动物被引入其分布范围之外,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极大的威胁。

我国餐桌上较为常见的脉红螺入侵了黑海,后果严重。脉红螺的幼体是营浮游生活的,它们被大船的压载水带到了黑海,厚厚的贝壳有效保护了其被捕食。这位骨螺科的成员虽然相貌平平,却凭借锉状的齿舌配合强大的酸液,把黑海的牡蛎吃得一干二净。

原产于美洲热带沿海的淡海栉水母(俗名海核桃),因为被吸入了压载水,也偷渡到了黑海。晶莹剔透的它们其实是可怕的浮游动物杀手。它们以浮游动物(如软甲类动物的幼虫)和鱼卵及幼鱼为食。因为缺乏天敌,它们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冲击,重创了黑海的渔业。

中国人民最爱吃的中华绒螯蟹(大闸蟹)也入侵了英国、德国等国家。它们生活在海中的溞状幼体,也成了压载水的偷渡客。大闸蟹泛滥成灾,严重威胁当地无脊椎动物的生存。大闸蟹喜欢挖洞的习惯造成了河堤的侵蚀,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德国人不爱吃螃蟹。真是愁死德国人,馋死中国人!

海鲜养殖

海鲜养殖也是造成海洋生物入侵的因素之一。 警告:吃货不能击败入侵物种,甚至是它们的帮凶!

先插个吃货们喜爱的淡水种——小龙虾的故事。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这厮被认为是混得最惨的入侵物种,被吃到需要人工养殖。这一直是伟大的吃货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小龙虾的美味,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上,在云南等地区,它们破坏了大量的梯田。人们又吃不完。所以,我们可能高估了吃货们的能力。

从日本引进的虾夷马粪海胆逃出了养殖场,在大连海域大量地繁殖,泛滥成灾。它们大肆啃食著当地的藻类,严重威胁了「原住民」光棘球海胆的生存。

原产于欧洲的普通滨蟹被引入了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它们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能力很强,食性又广,导致很多土著螃蟹以及蛤类数量的减少。

宠物贸易

宠物贸易也是产生入侵物种的因素之一。泰加、绿鬛、蟒蛇……这些逃跑或被遗弃的宠物都成为了本土物种的致命杀手。

狮子鱼可以算是入侵物种的颜值担当了,它们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海域。在美国,一些师子鱼逃出了水族馆,逃到了加勒比海地区。虽然长得可爱,但狮子鱼却是传说中的顶级杀手,捕食仅需咕咚一吞,而它们鳍条上的毒刺又让当地的鲨鱼无从下口。它们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据说狮子鱼非常美味,跟河鲀差不多,当地也正在鼓励渔民捕食狮子鱼。

话说回来,这些动物有什么错?它们只是在遵循自己的本能而已啊!自己的家乡被人类捣鼓得一团糟,被「移民」到别的地区想安居乐业却也不得安生啊!

那到底错的是谁呢?这是一个值得人类反思的问题!


征稿启事

朋友们,欢迎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海洋欢乐谷投稿!

无论是文章、摄影、漫画、美图、动图、视频还是音频,只要稿件能体现出海洋的奇、趣、美,展现海洋魅力,我们都来者不拒!

稿件一经采用,即可获得相应稿酬!

来稿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您相识!

海洋欢乐谷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联合创办,致力于打造精品海洋科普,传播海洋文化,普及海洋科普知识,宣传海洋意识教育,分享海洋文化创意设计灵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