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作爲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市圍繞“開放促改革,改革優環境,環境促發展”這條主線,通過高水平開放促進服務業的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吸引更多國際高端資源聚集北京,催生了一批服務業新主體新業態落地北京,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位於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因享受保稅展示、保稅倉儲、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吸引了全國300多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進場展示交易。

  降低國際貿易的通關成本,進而促進傳統文化走出去。北京市打造的這個對外文化貿易服務平臺,也推動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貿易交流。這個名爲“莫扎特之家-音樂會客廳” 的藝術展,帶來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星星變奏曲原稿;正在保稅區展示的俄羅斯油畫,也讓觀衆瞭解了俄羅斯的風土人情。

  目前,服務業已經佔到北京市GDP比重的80%以上,爲了培育服務貿易新的增長點,北京市聚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取消了外商投資飛機維修項目中方控股的限制,法荷航集團落地經營;推動金融領域擴大開放,全國首家外資控股證券機構瑞銀證券在京落地;放寬出境遊業務資質限制,5家中外合資旅行社已經開展出境遊業務。

  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北京市還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推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改革。

  位於昌平的北京生命科學園,密集分佈着全國首屈一指的生物健康創新企業及科研院所,進口實驗鼠的通關效率,決定着誰的實驗數據最先出來,也意味着誰的藥物最先進入臨牀。按照原有的監管制度,小老鼠從科研單位送達科學家手上至少要兩個月,往往會錯過4到6周的試驗“黃金期”。

  效率的提升,得益於北京市打造的全國首家“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進出口公共服務平臺。樓上就是1000平米的保稅庫,樓下就有檢驗檢疫庫和聯合辦事大廳,不僅簡化了通關手續,也提高了監管效能。

  2018年,北京市全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突破1萬億元,增長10%;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佔比超過85%,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28%。今年,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已經獲得批覆,將推出177項開放創新舉措,涉及跨境貿易、人才出入境、知識產權保護等,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