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戰神”的誕生是王子汽車公司中的Skyline車系,與日產組合成爲最經典的“姻緣”。直到今天,JDM粉絲和《頭文字D》的追隨者始終無法忘懷GT-R璀璨的光環,而對於早已脫離Skyline家族的R35,更是除了性能之外,再無好感。終於,是時候在《指觸經典車》的系列選題中帶來這麼一臺日系性能車中的王者,它也是筆者早就期盼已久的“真·GT-R”——BNR34!

  每一代Skyline車型都是代表東瀛最強汽車工業的上好佳品,它見證了日本在汽車發展中的點點滴滴,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性能車款。這不僅僅是阿木的一句“我要買GT-R”來的這麼簡單,它所飽含着的感情意味深長……

  1969年的PGC10和1971年的雙門KPGC10車款將Skyline車系崛起成爲性能車領域的翹楚。日本汽車工業從60年代中期便着力注重高性能汽車的研發,雖然他們的汽車工業發展時間遠不及歐洲那麼深遠,但這並不影響日本汽車市場在當年誕生一臺臺讓人目不暇接的高性能汽車。

  初代GT-R踩着Skyline車系的基礎,回到國內的場地賽領域。1971年開始,由KPGC10賽車貢獻的50場不敗神話轟動了整個東半球。可能當時的歐洲人並不認爲問鼎日本賽車有多麼高的含金量,但50場的持續勝利,足夠證明作爲“最強Skyline車系”的GT-R是頗具實力的。

  在這兒插一句,早在初代GT-R誕生前,Skyline S54 GT-B賽車就曾在國內比賽中將保時捷904 GTS賽車斬於馬下。從那次開始,Skyline主攻運動車型的天賦,就得以在賽車領域得到民衆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1989年,對於Skyline車迷來講絕對是幸福的一年。在經歷了第二代GT-R——KPGC110的“失利”後,時隔20餘年誕生的BNR32成爲了他們全新的寄託。賽車版本的叱吒風雲也宣告着“東瀛戰神”的強勢迴歸,這臺藍色Calsonic 12號冠軍車便是其中最受人追捧的一臺。

  而今天,停在441 B.W.主題餐吧前的這臺BNR34是第五代GT-R車型,也是隸屬Skyline車系下的最後一代GT-R,它是人們眼中最具收藏價值,也最霸氣凌人的一代。 能在國內見到它的這種感覺,溢於言表。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愛日本車,也喜愛GT-R,R34的出現彌補了R33的“脣上”水平不夠的欠缺,取而代之成爲了最全面的一代GT-R。

  R34這代的Skyline車型共計生產了67211臺,在這之中,有11577臺爲GT-R版本,直至今天,稀有程度的影響也時刻左右着其在JDM經典車系中的市值。

  車主“採購”這臺R34的過程可以說是歷經萬難,我很欽佩這種爲了夢想不顧一切的精神,也讚揚這樣的堅持品格,爲自己心愛的事物去奮不顧身的狀態是幸福的。兩者相互,車和人,都極富情感。

  沒有誇張的數據,但原廠狀態下的輪圈即便是沒有裝車,真正的GT-R粉絲也能夠一眼看出它屬於R34。

  “四炮筒”如徽章般點綴着車尾是Skyline車系從C110代開始沿用至今的“優良傳統”,更是每個JDM粉絲最認可的光學語言。有時候,汽車真的可以用設計來證明自己曾經在時代中的存在感,對於一臺經典車來講,更是如此。

  曾經無數次夢到R34最優美的車尾,它是作爲機械最能夠吸引人類的一個部位。圓環相扣代表着一脈相承,無論是中裏毅的R32還是“神之手”的R34似乎都能夠通過車尾的四個圓環讓人夢迴一場屬於《頭文字D》的JDM熱潮。

  Skyline GT的標誌始終是天際線的經典Logo元素,即便並非是最高性能的GT-R版本,這個Logo也未曾缺席。

  期盼已久的BNR34

  由於兒時AE86的主角光環,讓人深刻地記住了AE86靈巧的身姿與以弱敵強的精神,反觀馬力更大,並且配備四驅系統的GT-R就顯得沒那麼“身輕如燕”了。雖然我沒那麼好命地切實駕駛過一次歷代GT-R車型,但《GT》賽車中的一次次上手,還是讓我吸入了滿滿的“信仰”。

  即便在高橋涼介口中GT-R的體型太大,車頭太重,但在同時期歐美性能車的對比下,GT-R還能算得上是靈活穩定,RB26DETT發動機的實力讓太多人爲之歡呼雀躍,但真正體會過的人又能有幾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也許說的就是眼前的它吧。

  排量2.6L的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三次“光顧”歷史上的GT-R車型,原廠狀態下的“280匹君子協定”從當初的“荒誕規定”,變成了今天的文化積澱。當產量1萬餘臺的BNR34 GT-R在各地打開發動機罩的一瞬間,便會引來虔誠朝拜者的出現。

  跟外觀相比,千禧年之前日本經典車的內飾設計絲毫沒辦法讓你記住,即使你是一位資深的JDM愛好者,也很難分清它們個體之間的差異。不過誕生在90年代末期的R34在中控部位的車載屏幕已經成爲新世紀GT-R的標誌。

  這塊屏幕上能夠顯示出車輛的各項數值,包括渦輪工作的壓力值等等,它的出現開始證明性能車已經向着科技電子化的方向發展了。

  雖然如今駕駛一臺老GT-R遠不及寶馬M還有AMG那般“招搖過市”,但能欣賞得來的人一定還會在其面前脫帽致敬。性能的流失,時光的荏苒無時無刻在給車輛帶來着機械損失,但這纔是韻味的沉澱。

  RB26DETT發動機的改裝潛力巨大,據說雖然原廠標定了206kW(280Ps),但未改裝前實際的最大功率已經達到了244kW(332Ps)。變速箱從之前BCNR33代GT-R的5擋手動變速箱改爲6個擋位,底盤也得到運動性能的強化,再搭配上ATTESA-TS四驅系統,讓坐在駕駛位卻沒辦法開動它的我,頗感遺憾。

  這是一臺早期的V-Spec版本,前排座椅的設計已經暴露了其強悍的側向支撐性能。在後期的V-Spec、Nur甚至Z-Tune版本上,車廂內外性能化,包括輕量化都達到了更高的水準。

  面對這臺保持原廠狀態的R34 GT-R,我並沒有站在其它經典車旁的那種“重獲新生”的心情,因爲它永遠是一副年輕的模樣。它有着改裝潛力無限的發動機,有着最陽剛一代GT-R的設計,按住電動按鍵搖下車窗,它搭上了JDM經典時代的末班車。

  編輯點評:有人說日本性能車的黃金時期早在千禧年到來前就已經過去了,仔細地掰掰手指過後你似乎忘了誕生於1999年,停產在2005年的R34。這是一臺能夠讓JDM粉絲驚聲尖叫的日本性能車時期的代表之作,它的出現就代表了一個時代,那個時代盡是好物。

  JDM黃金時代的末班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