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路面,整齐的铺装,随著我国各大海绵城市试点如火如荼的加快推进,城市道路铺装已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美观与功效兼具的景观道路。这些彩色铺装的道路不仅仅能够为城市街景提高颜值,更是以「海绵化」改造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改善城市综合水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筑物等不可渗透地表面积日益增加,导致能大量吸水、蓄水的「海绵体」严重不足,成为生态城市发展的一道瓶颈。为解决城市这一突出问题,国内海绵城市试点在道路改造过程中积极采用透水铺装材料,新型材料本身的多孔隙特性,为其过滤净化雨水、存蓄滞留雨水、消纳周边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新建的透水铺装路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存蓄在透水铺装内部的雨水若通过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可以得到大量的优质水源,既能够增加本地水资源可用量,又能够减少雨水净化处理的措施,降低投资和运行费,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替代水源;另一方面,透水铺装的强入渗能力,可以帮助消纳周边不透水硬化面积产生的径流,起到控制区域雨水径流的作用,既为城市景观布局提供宽松的规划条件,又能够达到削减径流,截污减排的目的。

「在海绵城市建设初期,大部分城市盲目上马新项目,尤其是在透水铺装的使用上,在施工工艺还未能解决基层强度以及材料自身质量问题的情况下,盲目揭表,进行表层替换铺装,致使最终达不到透水和生态效果。同时随著使用时间的推移,道路也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损。」据武汉开思新材技术工程人员介绍,相较于破损率较高的透水砖和维护力度大的透水沥青,本公司新型研发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则具备更高的透水性、抗压强度、散热性以及维护性,能够为海绵城市的「水」环境改善带来长久的持续性效果。

随著海绵城市从建设初期逐步向成熟期过度,性能优异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将广适用于人行道、自行车道、社区地面装饰、园林景观道路、城市广场及轻量级道路等,成为透水砖的替代品,助力海绵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