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鬆)4月9日上午,川報觀察、四川在線發佈了遂寧市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逗真碰硬的稿件《遂寧:一份機關公文4.8公里走了42天,12人被追責》。稿件上傳網絡後,得到網民的極大關注和響應,紛紛在網稿下面的評論區域留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建議。

  從網友留言中,記者發現,其觀點大致分爲兩派。一派認爲,遂寧市出重拳“揮淚斬馬謖”,“斬”得好,抓住典型案例,具有震懾作用。

  網友“霢霂”留言說:有這樣較真的市委書記,我們遂寧人有福了;

  網友“王玉貴”留言說:非常典型。所謂典型,就是某一類事件的縮影,處理得好。

  同時,其他網友也發表了不同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問。

  網友“導爺”留言:8月2日,形成報告!籤批到9月纔到書記手中,真的是職能部門的鍋嗎?還是市委辦文件和經辦人的錯?寒心,工作做好了卻因爲迂腐的批文程序被罰。

  網友“蘭光“說:你遞個文件上去,領導一直不批示,你敢去催?

  同時,也有網友善意的提醒。網友 “腐蝕”說:注意追求所謂的不過夜,不要弄成形式主義。

  在我們的網友中,我省幹部黨員特別是公務員羣體佔了很大部分,他們工作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辦文辦會辦事上面,因此記者認爲,對遂寧的這個新聞事件,他們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那麼,對這一件事情,當事人、遂寧市環保督察辦主任康曉陽怎麼看?面對記者採訪,康曉陽說:經過這個事情後,對我們從事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的人員,還是有很大的觸動,警醒提示了我在工作當中,如何以什麼樣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而遂寧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劉基貴認爲:這個典型案例也暴露出我們一些黨員幹部,作風不實,慵懶散浮拖,工作效率低下,不擔當不作爲。

  記者獲悉,由此事件引發,遂寧市開展在市直機關“查問題、講擔當、提效能”作風整治行動。“可以這麼說,這件事確實在遂寧市‘官場’引發不小的震動,經過數月的作風整治,遂寧市各級幹部的工作作風特別是行政效率確實有了進一步提升。”遂寧市級機關不願透露姓名的網友告訴記者: “作風養成有一個持續過程,僅僅靠短期整治行動也難保證今後不會反彈,還應該從思想教育、機制制度、科技手段上綜合施策,才能管長遠、見長效。”

  親愛的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