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这部电影于我而言,是无可名状。

  前半段是五彩斑斓的梦,是摇滚的迷醉与梦幻。热爱摇滚的青年聚集在一起,他们自恃才华,在灯光下人群前尽情挥洒荷尔蒙与青春的魅力,一路狂飙突进从小舞台冲向大世界。记得他们在面对未来经纪人时,那股默契的、舍我其谁的骄傲劲儿。于是心里也不由在想,啊这就应该是最好的乐队了。

  前半段亦穿插着Freddie和Mary相爱的一些片段,并不多却也甜到心头,尤其Freddie将Mary视作一生挚爱、生命之光的真挚与深情。其中一个场景,两个人并排躺在床上,Freddie交叉双手弹出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曲调,更是美如情诗。

  此时又怎么会想到,并非所有的美好都会维持不变的模样呢?

  后半段乐队和Freddie都走上巅峰,而Freddie又不可避免地开始下落。我始终觉得,在电影中Freddie放弃作为爱人的Mary之后,他的生活较过去就显得“失控”一些了。或者说,当他选择面对一个完整的——作为双性恋的自我时,他亦开始背离自我,这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我并不清楚,也许是五光十色的欢闹喧嚣与纷至沓来的荣耀赞美,也许是自我意识的放纵享乐,或者是深入接触人生孤独的本质——在那个盯着巨大光环的巨星背后,依然是一个孤独、迷失的孩童。

  他需要爱,幸运的是他也拥有爱。颓唐的雨夜中,Mary突如其来的出现——她跨越重重障碍来到他面前的故事宛如童话一般动人,如同仙女用温暖双手和怀抱、肯定的一句“你是被爱着的”,拯救了失意王子Freddie。存在于Queen这支乐队四人间的感情实在过于难得。

  他们真正做到了如同家人一般的亲密,如同战友一般的默契——他们也会争吵,但他们总是能用自己的方法(玩笑或是足以征服彼此的天才创意)平息争端,再次进入乐队整体的创作之中。他们对摇滚的追求和创新始终如一,对伙伴的需要和支持也未曾折损,这就是这个乐队的独特魅力啊!“没有一个乐队会像Queen”。

  最后那场“拯救生命”演唱会的还原,更是令人震撼到不敢呼吸。那是一个“巨星组合”对乐迷们的极致吸引,是一场摇滚的饕餮盛宴,每个人——无论热爱与否都深陷摇滚狂潮无法自拔,只能随之挥舞双手、嘶声呐喊、大力摇摆,用力,用力,更用力些……人海汇聚成星光,照亮了这支乐队、这个人。

  【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