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健身三個多月,主要練上半身,頗有效果,但感覺心肺功能和腸胃功能相對較弱,想改練一段時間跑步,加強一下。

據說跑步不適合和器械健身同時進行,那麼,我該怎樣調整訓練和飲食計劃較好?當前的肌肉成果,還能保持嗎?追問:當前我一週三次器械訓練,一般下午六點半開始。怎樣調整好?直接加一週四次的晨跑?還是加晨跑的同時,減少器械訓練量?


肌肉的體積變化有兩個個最簡單的原則:用進廢退原則和超負荷鍛煉原則。

首先,人的肌纖維數量從出生時開始就是恆定的,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我們健身增大改變的只是它的橫截面積。為什麼抗阻訓練增加肌體積?因為抗阻訓練破壞你的肌纖維,你攝取營養,再通過休息時的合成代謝來修復它,以此來增大肌肉體積。

用進廢退很簡單,你的肌肉,你用它,它就會進步,不用,就會退化萎縮。因此,如果你想要保證體積不減少,你需要保證起碼每個星期有最基本的低強度抗阻訓練來持續的刺激你的肌肉,使他不萎縮。

你說你想要增加你的心肺能力,和改善腸胃功能,這很簡單。增加心肺能力的原則就是超負荷運動原則,你每次運動的負荷都要高於你的平均水平才能保證你的心肺能力不退化,而想要增加的話,就要至少超過你的高水平訓練負荷。

舉個例子,你每天以最大心率的40%來進行跑步訓練,即使堅持一年,你的心肺能力也不會有太大進步,最多是脂肪含量減少了,肌肉耐力得到了鍛煉。想要提高心肺能力,要保證一週有至少2次超負荷的大強度訓練來刺激你的心肺。

而且心肺能力不一定要通過跑步來完成,跑步只是最簡單的增加心肺的運動,當你的大肌羣參與,你的心率可以持續在一個高水平,你的攝氧量足夠了,在健身房一樣可以練心肺能力。

所以這兩項能力完全是可以同時進行的,我猜你說的不能同時進行的應該是指增肌和減脂吧,因為增肌時我們需要在攝入蛋白質的同時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代謝,而減脂期我們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所以很難同時進行。你說的腸胃功能,我建議你試試鍛煉時補充點水解乳清蛋白,它裡面的球蛋白可以保護腸道黏膜,促進你的吸收。


看怎麼跑了,推薦變速跑。另外如果很在意肌肉流失,控制時長,如果晨跑,建議喫了再跑。
跑步對骨骼強度的要求更高,所以要慢慢來,骨骼是短板
題主的一個大問題隱含了很多小問題,一點點區分來說1,、原文:感覺心肺功能和腸胃功能相對較弱,想改練一段時間跑步,加強一下。題主的意圖很明顯,是因為心肺功能和腸胃相對較弱所以想練跑步,而不是單純想跑步。

心肺功能並不一定需要通過跑步來提高,一般來說,進行超負荷運動纔可以提高你的心肺功能。

比如跑步,平時你跑1000米需要4分鐘,你想通過跑步提高心肺功能,那麼你嘗試把時間壓縮至3:30,在訓練過程中你的心肺功能自會提高。同理,你在通過器械訓練肌肉時,如你做臥推,你平時做4組60kg的臥推覺得勉強湊合,當你把重量價值70kg,而且保持同樣的組數和休息時間,那麼你的心肺能力就能提高。②腸胃功能,你通過跑步來提高你的腸胃能力是很正確。我們在跑步的同時也幫助腸胃蠕動,就相當腸胃也在運動,而這運動是有助於提高你的腸胃功能的(一般你堅持晨跑,早上排便的要求是很輕鬆的),而肌肉訓練就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分割線----------------

2、原文:跑步不適合和器械健身同時進行我不清楚題主是在哪裡看到這句話的,但這句話並沒有對錯之分,因為這句話前面缺少目標與運動量。拿缺少目標來說,如果你想減脂,跑步很適合你,因為跑步的時候是身體大部分肌肉都在參與,而肌肉訓練往往是針對某組肌肉,你沒看到馬拉松大咖的沒一個標準身材的(偏瘦),因為他們的脂肪少,肌肉又小(當然質量是沒得說的)。但是如果你是想增肌,那麼你就盡量少跑步,不要一言不合就跑個5.6公里,你得知道跑步的時候你身體的能量會被消耗,而這些能量先是脂肪和糖分,然後就到肌肉了,到時肌肉會被分解,只會越跑越顯小。我有一位師兄是健身達人,基本上看不到他跑步,即使跑也只是衝刺跑,所以如果想增肌就不要把跑步當做有氧運動。但是,也不是說就不能晨跑,比如你說你想搞好腸胃,那麼你早上慢跑個20分鐘也是可以的,這20分鐘足可以幫你提高腸胃功能。畢竟你想提高腸胃功能最主要的還是注意飲食------------分割線--------綜上所述,運動鍛煉是大事,減脂增肌要分開。如若減脂選跑步,增肌美體就健身。晨跑有助腸胃動,心肺還需超負荷。(原創,過來人的體驗總結)
可以扛著自行車跑步
可以的,沒有禁忌,但要體力適宜纔好
練完器械再跑步不就得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