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一下態度,我是一名學生,我反對996工作制。

但是面對現在鋪天蓋地的反對996的呼聲,大家把8小時工作制捧的老高,但是這個制度早已經是19世紀的制度,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早已是天差地別,那麼這個制度是基於什麼原則和理論提出的?這個理論的基礎在今天有了什麼樣的轉變?能否以及如何提出一個更符合當今時代的工作制度?


階級鬥爭妥協及市場經濟平衡結果

各階級的訴求如下:

對於無產階級來說,我也想過人的生活,不給我就革命,革到大家都死光。

對於資產階級來說,錢在我手上,槍也在我手上,讓你幹活你就干,你不幹有人干,革命?先革你全家!

其結果就是資本家雖然攝取了巨大的利潤,但是生產的商品沒地方賣。無產階級革命如火如荼,你不讓我活,大家都別活。這就是二戰前的資本主義世界,也就是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誕生。


在紅色帝國的威脅下,資本家發現自己國家要不然已經革命,要不然就在革命的路上,且停不下來。於是大資本家就思考能否達到一個社會平衡?資本家稍微讓出一點利潤,無產階級可以活下去,同時也有錢去消費資本家的商品,這樣大家都不會被逼到動刀動槍的地步。現在的8小時工作制就這麼出來的。

如果不是大量無產階級讓資本家恐懼,如果不是資本家發現剝光了無產階級,他的東西也賣不出去了,8小時工作制都不可能發生。


那麼我們假設以下場景

1、資本家不給無產階級休息時間,無產階級也許不會造反,但是無法消費,社會需求萎靡,資本家繼續加班,需求繼續萎靡,無產階級失業。活不下去直到革命。

2、資本家給與無產階級過多的時間,無產階級大量消費,但是沒有足夠的生產力,物價飛漲,需求萎縮,無產階級事業,活不下去直到革命。

3、但是這個世界還存在跨區域的平衡,比如中國資本家讓工人玩命加班,生產的商品給美國無產階級消費,於是美國資本家和無產階級笑呵呵,中國資本家笑呵呵,中國無產階級要不然沒錢,要不然有錢沒時間花。這也就是過去的十幾年發生的事

某一天美國無產階級也沒錢消費了,平衡崩潰,社會繼續尋找新的平衡。

不會變的是人性,不管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本質上人性是一樣。都是趨利避害,都是儘可能攝取屬於自己的利益,都是活不下去就會革命,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經濟學才能成立


三張圖,都來自煎蛋。

我想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限制剝削程度,是維持一個穩定統治的前提。這一點從奴隸社會就有理論源頭。

至於馬克思主義作用。不過是把權利是被施捨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這個問題探究明白了。

如果你認同資本家創造就業機會這個語境,那麼你大概率也會認同人與人之間都層級差異事個人努力程度的問題,而不是社會制度導致的必然如此。高度概括就是「美國夢」。

如果你認同後者,那就當我什麼都沒說。

目前看,隨著蛋糕增長速率的降低,美國夢有逐漸忽悠不下去的趨勢,超越階級階層夢想的價值觀,逐步讓渡於各種對立。


第一國際日內瓦代表大會提出了「8小時工作,8小時自己支配,8 小時休息」的口號,要求各國制定法律給予確認。

這種思想絕不是為了讓人偷懶的,雖然人們有權決定自己是否懶懶散散,但懶散,無所事事,好吃懶做,追求快感只是動物本能,我們的人類屬性具有思想,具有想像力,具有進取心,人類社會是不會支持偷懶的思想的。1956年6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建築業實行8小時,小禮拜工作制度的規定》,指出:由於目前建築業工時制度混亂不統一,有8小時、8小時半、9小時的,甚至有10小時的。由於工時過長,影響著職工的身體健康以及文化、技術水平的學習提高,因而決定:從1956年的7月1日起,建築業一律實行8小時小禮拜工作制度。近代社會,乃至現代社會,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勞工的性質,重複著機械式的行為,這種工作是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但對個人進步毫無益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給人留下8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人們將沒有機會學習,進步,提升文化知識水平,走向更高的台階。性質1:該工作制的本質是留出個人自由支配(自由發展)的時間。有些工作是要求全天在崗的,但同樣要給人以足夠的假期。……規定因工作性質和工作職責的限制,需要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性質2:這類工作制度是普適於所有工作的,有些工作的性質並非流水線式勞動,但同樣要給人以自由發展的時間。情景1:如果一個公司要求入職的員工必須放棄8小時工作制,那麼根據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原則,說明對這家公司而言,哪怕是給更多的加班費,哪怕滿負荷運轉的員工通常效率更低下,幾個滿負荷運轉的員工也比多僱傭幾個員工成本更低,利潤更高。後果:一家公司破壞了制度,且獲取了好處,其他公司都會效仿,於是該行業堅持8小時工作制的員工就很難找到工作了。

8小時工作制是一種進步的思想,基於每個人享有自由發展 ,追求知識,文化娛樂,身心健康的權利。


自然規律才有理論基礎

人為規則沒有理論基礎,都是各方基於自身利益談出來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