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車開三五年就小問題不斷了嘛?


自己的一輛奇瑞旗雲,2011年五月入手到上個月十一號賣掉了,不為別的,家裡添了寶寶,只是心裡希望能換個稍微安全些的,所以換了瑞虎三。說下我的人生第一輛車小雲吧,鄙人跟隨父親學的開車,從三輪手扶到牽引一二三橋,後來一零年開始從事大貨車銷售行業,一一年在公司補助下購買了一零年版的奇瑞旗雲,當時想法很簡單,公司補助三萬是死的,車子買了也是給公司跑業務,買太好了心裡過意不去,不如買個便宜的,跑工地跑礦山壞了也不心疼。至此比較了捷達之後還是選擇了旗雲,個人開車比較仔細,從入我手開始,三年跑了十三萬公里,無大修,唯一一次去四兒子是防凍液管子接頭鬆了,八萬公里換皮帶,避震器,九萬換剎車片。門把手出了兩次小毛病。油耗高速一公里四毛,市區內五毛左右。後來工程蕭條市場不景氣,轉行後就是上下班代步了,到出手時不到十五萬公里。這也是我第二臺車選奇瑞瑞虎三的原因。車子和人一樣,你對他好他也會一樣的回報你。雖是死物但依舊有人性。
我開過兩輛,但是都沒到五年一輛f3,4年7萬公里左右賣了

一輛g6第四年4萬多將近五萬公里,目前自己在外面保養,之前在4s保養

一切正常對了,g6上120漏風,買來就這樣。習慣了
這裡邊有個坑,開5年以上的,肯定是2010年之前買的,而那時的品質和現在沒法相比,所以拿此時的5年以上的車說事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我的奇瑞A3標準版,2009年11月份祼車價7.38萬買入,每5K公里都在4S店保養,保養價格360元-420元不等,到現在公里數為125400公里,在8萬公里時換了四條胎,8萬5千公里換了正時皮帶,其它正常。

全部在數據中看

先說結論:自主品牌嗎,可靠性方面兩級分化嚴重!

大浪淘沙,路遙知馬力,狂風識勁草。

**********************************************************************************************

自主品牌嗎,3-5年可靠性方面兩級分化嚴重!

2013年傳祺、啟辰銷量大約是10萬臺左右,容易單品突破!!

青年蓮花已經破產,可惜其質量還是上全國平均線的。2013年比亞迪銷量50萬左右。其他自主品牌全軍覆沒,無法上榜。所以說自主品牌可靠性方面兩級分化嚴重。大浪淘沙,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下表說的可靠性是3-5年使用後的百車故障率。汽車之家的大數據分析的報告,發佈於2016年5月。

先看看各個分表自主品牌的數據:

微型車有比亞迪f0和奇瑞的qq以及旗雲。

小型車有吉利自由艦、上汽的mg3上榜。

銷量最大的緊湊型車有東風啟辰、比亞迪f3和比亞迪l3上榜,

中型車有奇瑞的瑞麟g5上榜,大型材汽車之家未提供數據。後面是suv車型,

緊湊型suv是傳祺gs5和中華v5上榜。

中型suv 無自主品牌上榜,實踐上漏記了比亞迪s6!要知道比亞迪s6的可靠性優於奧迪q5。***************************************************************************************************************看到上表就明白了,現在市場上暢銷的自主品牌實際上未必是產品過硬的品牌。

實際上比亞迪和奇瑞的市場遭遇與實力不想符合。

吉利因為volvo,奇瑞因為觀致,吉利和奇瑞新車型質量和可靠性應該大幅度提高。否則不配生存於市場上。市場上的現實是對應了一個今年高考的漫話:


我兩個同事,一個帝豪4年,修過1次花了380元,一個f3滿了5年,沒修過。都是女同事開的
我的奇瑞A3,購於2010年,至今正常行駛,除了易損件沒換過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