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動》大結局後,編劇立馬上了熱搜,觀眾把趙嘉良之死、李飛強行送人頭、陳珂戲份雞肋、輝叔名單傳送方式弱智等問題,全歸咎於編劇。

隨後,《破冰行動》的導演發布大結局感言長文,認為一些Bug的出現本可以避免,是因為自己沒有在拍攝及後期中將這些疑慮全部化解,責無旁貸。

同樣的問題,對於一部作品,觀眾把矛頭指向編劇,導演卻自行攬責。那麼,編劇到底是被動背鍋,還是成功甩鍋呢?

編劇上熱搜的理由千奇百怪

《破冰行動》的編劇,絕不是第一個被觀眾群嘲的編劇,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香蜜沉沉燼如霜》的編劇是被罵得最慘、最高調的,甚至罵出圈了。直接原因是在後半程男女主的戲份減少,男二的戲份加重,最終引起粉絲的強烈不滿。

編劇張鳶盎不滿背鍋,直接在微博曬截圖,指出自己團隊所出的劇本只有36集,但播出後的該劇卻有63集,中間注水的劇情是他們不能掌控的。

《鎮魂》的編劇同樣被罵得很慘,觀眾紛紛揚言要寄刀片。根本原因並不是把耽美改成了社會主義兄弟情,而是劇情設定,乃至世界觀,與原著脫軌嚴重,且結局竟然寫死了兩位主角。最後還是原著作者Priest親自下場,寫了一個圓滿的番外,才安撫了一眾粉絲。

《我的前半生》編劇最罵得最直接,原著粉直接表示改編失當,何苦要掛著原著亦舒四個字?

但是,你以為只有爆款劇的編劇容易成為靶子被罵嗎?其實並不是,觀眾是一視同仁的。

《你好,舊時光》的編劇因為在最後兩集想自由發揮,將校園青春劇改成了狗血言情的調調,引發眾怒。最後經投資方的妥協,編劇以「觀眾值得」為由重寫大結局。

《一千零一夜》的編劇也因為後期電視劇風格轉變,從甜寵偏向商戰,引起觀眾吐槽,可惜並不是所有資方都會照顧觀眾花錢重拍的。

《華胥引》的編劇解嬿嬿被罵後,心態最淡定,「但凡改編熱門小說鮮有不被罵的,他們開心就好,作為編劇做到自己本分,問心無愧即可。」

改好沒功,改壞被罵

細心的讀者應該發現了,除了《破冰行動》外,以上被罵的編劇,均是因為改編IP文。

影視市場將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的例子由來已久,比如《活著》、《霸王別姬》、《半生緣》、《青蛇》等。近年來網路快消文學發展迅猛,受眾廣泛,且電視劇發展態勢高漲,網路IP文自然而然開始備受市場青睞。

只是影視改編難免會遭遇時代背景變遷、社會價值觀念更替、作品主題更換、編劇偏好、演員風格等因素的影響。在演員是當紅流量小花時,觀眾只會根據最直觀的感受,將矛頭指向編劇。

一部IP改編作品如果口碑和收視皆喜人,直接受益者是演員,收穫人氣,有了代表作,事業更上一層樓;其次是導演,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品好了功勞永遠是導演的。

一部IP改編作品如果撲街了,導演可能是因為選錯了本子,演員可能是戲路不對,編劇卻成了「無能」。

這就是當下中國編劇所面臨的真實生存環境,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新人編劇才會接IP改編的項目。不會因五斗米傷神的編劇,則會盡量避免此類工作,因為他們很清楚「改好沒功,改壞被罵」。

劇版《紅高粱》的編劇趙冬苓就曾說過,「我並不想接這份工作,助手也一直勸我別做,改好了大家會說是莫言的小說好,改不好就會被罵改壞了。最後之所以接受是抹不開情面,因為和製作方是一個單位的。」

位低錢少,沒有話語權

中國編劇地位低、工資少、沒有話語權,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可是大家日復一日的討論,卻從來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有人說,腰板硬不硬,還是要看錢包鼓不鼓,編劇工資低,話語權也就小。有人做過一個調查,韓國一集編劇的酬勞,有時甚至比主演的片酬還要高,內地普通編劇比韓國普通編劇的酬勞要少22倍。

總有觀眾吐槽「中國編劇死了嗎?」編劇只能無奈回答:「我們不是死了,只是心冷了!」

就拿最直接的被粉絲吐槽來說吧,要說被罵上熱搜影響最大的,絕對是《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的編劇,全世界粉絲都想給他寄刀片,甚至超過上百人聯名希望公司炒掉他們,重新拍劇。

但是製作公司HBO總裁站出來挺編劇,認為他們倆完成了一件偉大的工作。演員即使對劇情有自己的理解,仍站出來力挺編劇,布蘭的扮演者伊薩克直言,「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如果重拍,絕不參演。」

再看看國內的編劇,被罵的那麼多,《香蜜沉沉燼如霜》的編劇甚至被製作方甩鍋,更別說有演員在公開場合表示支持了。

當然了,編劇本身也不是沒有弊端。與英美、日韓的編劇相比,國內的編劇本身專業素養的確還差一大截,編劇行業的門檻低,行業內也是魚龍混雜。

有圈內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編劇一面為自己的薪水、署名維權,一面又去抄別人的作品。」國內編劇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底子和面子,不僅市場規則要轉換,觀眾思想要變化,編劇自身的業務能力也要快速提高,事情都是雙向的,不能顧此失彼,否則永遠也無法健康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