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經過媒體的普及,對生物醫學工程這個專業沒有誤解,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大家還是把它看成生化環材中的生物系列,和生物工程混為一談,像中山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居然幾乎是全校分數最低的專業,比投檔線只高一分,還不如生物、生態等專業,這就鬧大烏龍了,生物醫學工程分數應該和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等專業分數差不多才合理。

生物醫學工程屬於電子信息類專業

或者準確來講,是屬於電子、醫學、計算機交叉專業。從課程安排就可以看出來,主要課程有: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基礎生物學、生物化學、信號與系統、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數字信號處理、EDA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自動控制原理、醫學成像原理、生物信息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微型計算機原理及介面技術、操作系統,80%的課程和電子、計算機相關,快接近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了。

往大了說,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綜合工程學、生物學和醫學的理論和方法,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主要針對醫療儀器、醫學儀器以及其它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產業等部門從事研究、開發。

所以,它和醫學、生物有關係,但和電子信息關係最大,不是醫學類專業、生物類專業,是典型的工科專業,屬於計算機和電子類專業大方向,畢業後授予的不是醫學學士,而是工學學士。

如果是自動化是製造業和IT產業的橋樑,生物醫學工程則是醫學和IT的橋樑,二者都是有交叉複合特點的弱電信息類專業,屬於不錯的專業系列,比大部分傳統工科要好。

就業

舉個平易近人的例子,像醫學臨床中的人工器官、超聲波成像技術、CT、核磁共振等醫療技術和器械,就來自於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學生就業的主要去向為醫療器械領域的企業,比如邁瑞、聯影、強生、GE、飛利浦、西門子等知名企業,也可以在醫院工作的設備、影像科、臨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關科室工作。

除了這些最相關的就業去向,生物醫學工程也可以從數學演算法,醫學電子、生物醫學信息學,生物醫學光子等等。

各高校的方向

以下是生物醫學工程比較強的學校。

生物醫學工程方向很多,不同的學校方向有差別,有的還和智能醫療大數據結合,比如復旦大學的醫學影像方向。北航偏人體力學,骨骼相關,北大醫偏人體力學、醫用材料、生物結構等,華科和上交方向比較多,人體力學、神經工學、醫學影像、醫用材料、醫用精儀、智能醫療、生物結構、生物信號,華科更偏電子。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號稱第一,有三個方向,生物納米材料,人體力學和神經工學複合,重慶大學材料方向名氣大,浙大的醫用精儀基本上屬於電子了。納米、材料方向比較坑,其它都不錯,生物醫學工程強校本科都差不太多,研究生選好方向。

生源質量排名和高校投檔線排名,哪個更有利於志願填報參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