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0.2-4.JPG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春伤于风;夏病飧泄。夏伤于暑;秋病痎疟。秋伤于湿;冬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飧泄者、食谷不化也。春时木旺。肝生风邪。淫于脾经。肝木克脾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易经:易有大恒,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人合一。人活在天地间,必须与大自然配合。人是恒温动物,一年四季气候温度变化不同,而且一天亦可分为四季,为求健康必须与外界气温抗衡。春季三月从立春开始,经雨水、惊蜇、春分、清明、榖雨共计6个节气,天气由寒冷渐渐转暖和,大地回春,万物开始萌生发育,故春季对应于人体则为肝,肝属木,生发之意也。春季要如何养生呢?

春天方位属东,天干甲乙,六邪主风。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但风邪为百病之长,虚邪贼风,仍须避忌,不慎而伤,邪气留连,至夏则有后泄肠癖之疾。再如沐浴、酒后、劳汗、夜卧等均须注意避免受风,以防止造成首风、漏风、偏风等各种风疾。饮食上,经冬天厚味膏粱,里多壅滞之热,至春应多选清淡、爽口、偏于凉性的蔬菜和豆制品等,并减少肉食,少用辛辣、烟酒等,以升发疏泄阳气而不致助火动痰。药养上,当选清凉、疏解、化痰、化滞之品。春季养生食物 : 樱桃、菠菜、大蒜、芹菜、绿花椰、芭乐、豌豆、绿豆、九层塔、洋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