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也会有,当然小事,比如自己身上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很想知道。特别好奇20世纪末的那一天都发生了什么


1999年,我7岁,上二年级。对那一年我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和楼下的一群小孩疯跑,夏天大伙玩著水气球、小水枪,冬天玩打雪仗。有一点点印象的大事是澳门回归祖国,当然也只是一点点的模糊的记忆。

我记得那个时候老师暑假留了一篇作文,主题是今昔对比(虽然我们只有七岁,但是也要忆苦思甜)。我们需要背诵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背诵五讲四美三热爱。小学升旗仪式后辅导员会拿著话筒喊:准备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们一起喊:时…刻…准…备…著……不是铿锵有力的,而是稚嫩的拖著很长很长音的那种。我们的课文有很大篇幅是介绍中国革命历程和伟人的事迹的。我记得教室里悬挂的名人名言有一句是雷锋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我们上世纪末都是学生,我们接受的其实还是一种半革命化半政治化的教育,我记得那时候有思想品德课,一二年级主要讲不要乱丢杂物啊,要爱护公物啊等等,三年级就讲一些先进人物为集体献出生命,比如为防止工厂爆炸,用身体挡住了酒精;讲见义勇为,和歹徒搏斗。

我们90后不仅是跨世纪的一代,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跨越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经历了残存的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转变。我们处于一种调整转型期,所以真的就有了上小学时大学不要钱,上大学时小学不要钱的情况。而我们和80后还不同,80后见证的是父母先富起来了,而90后见证的是父母下岗了。这就使得90后对国家、对个人命运产生了一种很游离又很紧密、很淡漠又很警觉的交错感。


我在老家读初中,住校,每周六走回家周日背著下一周要吃的米去学校,几个同学换著背(有三轮车,但是太贵,我一个周的菜钱是六块,三轮到镇上要五块。)学校只有一个水龙头,水是河里拉过来的,一下雨水龙头里就是红色的河水,如果上游有死猪,就会臭很久。没有洗澡的地方,每周洗澡只有回家洗。冬天感冒,我眼睛发炎,然后就近视了。冬天回家,走到坪山出去的冒水孔天就麻麻黑了。

20世纪末,我家发生了两件事:

爹妈「内部退休」,其实就是下岗的委婉说法,此后甚至凑不齐我的大学学费,为他们1990年代的悲剧性生活做了总结;

北京市房改,一直租住的两处胡同里的平房套院,正式成为爹妈的私产,当时无人在意,却在日后成为他们「坐地收租」幸福生活的源泉。他们经常说,整个1990年代就是「修正主义」的时代,是要被诅咒的;而2009年以后的房产经济,则是伟大的复兴,是「真正为老百姓好」……
谢邀,不过我当时还是一坨蛋白质,不知道诶


看到有些答案没看清描述啊,描述说的是最后一天。

那么,一个生日1999.12.31号生的人,可以很对口地说那一天,中国霞光万丈!!然后,我降临了人间xieyao
3D龙,99年世纪末日预言,南斯拉夫大使馆。


最后那天,我恋爱了。以为这是我一段美好的恋情,结果成了最后一段。18年,孩子都俩了。深刻改变了我的人生。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美国表示老子就是误炸了你咬我啊


那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对这些都没啥印象了。

别说最后那几天,就是对上个世纪的印象也主要是

父母下岗,弄个三轮车去公园买绿豆糕。

包头地震。


都说千禧年是世界末日,不过我觉得一定是扯淡,所以过了平淡无奇的一天,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考上大学了,专业是化学工程
99年的最后一天?和平常一样 上学 放学 听爸爸妈妈吵架 写作业 睡觉
对于我家来说,莫过于下岗;对于军事研发来说,莫过于王伟烈士的事件;对外交来说,莫过于南联盟使馆被轰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