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聽到一個笑話,「來英格蘭只要去三個地方:倫敦、劍橋、約克,你就把英格蘭玩遍了。」雖然有點誇張,英國值得去的地方多的去了,但是這個笑話也顯露它們的代表性與重要性。其中,約克是英格蘭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城市之一。前任英國國王,也就是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她老爸喬治六世曾說「約克的歷史就是英格蘭的歷史」,可見約克的地位是有蓋章認證過的。

 

York

 

        基於約克是個存在有夠久的老城,先來縱觀一下歐洲和英格蘭的小歷史。小時候都學過那個把整個地中海包起來的羅馬帝國,版圖涵蓋英格蘭地區,西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Claudius)帶著四萬人馬打到英格蘭肯特(Kent)並且北上進攻艾賽克斯(Essex)。羅馬人以四個據點將英格蘭劃分為四個區塊:倫敦(London)、賽倫賽斯特(Cirencester)、約克(York)和林肯(Lincoln)。當時羅馬軍團實力雄厚,但是到了五世紀的時候,已經不足以抵擋外力入侵,其中包括了盎格魯薩克遜(Anglo-Saxon)。

        西元475年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非常短命一年之後就滅亡了,也宣告古代歐洲結束進入中世紀。自大約五世紀盎格魯薩克遜入侵英格蘭,九世紀還有維京跑來登陸一下,一直到了西元1066年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從法國帶著諾曼大軍入侵英格蘭加冕為王,徹底改變英格蘭的文化和語言。現在我們知道的歷任英國國王與女王便是從征服者威廉後開始計算的。

        非常粗淺的講完這段歷史之後,約克終於要上場了。

 

York Railway Station

 

        羅馬第九軍團在西元71年從林肯北上,並在未來的三個世紀中將約克發展為重要城市。現存在約克的羅馬痕跡不多,大多數的地標都是在中世紀時留下。請讓我為大家繼續說下去。

 

IMG_6196.JPG

 就蓋在約克城牆之外的約克車站。

 

York City Wall

 

      記得在約克大教堂(York Minister)紀念品店看到一本旅遊書為約克下了一個標:牆中之城(City in Walls),好像滿中肯的。約克保留了中世紀的城牆,現在的發展已經超出當初城牆的範圍,那道約克城牆區隔了時間,進出城牆的時候特別有種像是走入過去跟回到現代的感覺。

        其實這些中世紀留下來的城牆差點就要沒了!十八世紀末的時候,因為已經不需要城牆抵禦外來入侵,而且城牆年久失修,出入口狹窄阻礙城市的發展,所以政府立法拆除城牆。

        當時很多城市,像是倫敦便把這些不合時宜的城牆拆了,在約克卻受到反彈,最後在十九世紀中的時候喊停,但很可惜的是部分城牆已經夷為平地惹。

 

York City Wall

約克城牆雖然沒有完全相接但是基本上可以繞著老城走一圈,詳情可以參考York's City Walls Trail

Monk Bar

約克城牆其中一段Monk Bar,主體現在作為理查三世博物館。理查三世為約克家族成員,也是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任國王,在博斯沃斯戰役戰敗,玫瑰戰爭結束。2012年理查三世遺骸在萊斯特的某處停車場被發現,針對理查三世安葬何處的問題約克和萊斯特經過一場激烈大戰之後,理查三世2015年葬於萊斯特大教堂。

York City Wall

Victoria Bar,維多利亞時代為了改善交通所建。

 

約克城堡York Castle遺跡─Clifford’s Tower

 

Clifford's Tower

 屹立於現代城市中的中世紀城堡。

 

       征服者威廉代表的諾曼勢力在英格蘭北方受到當地與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威脅,西元1068年為了鎮壓北方反抗的人,征服者威廉一路上建了好幾個城堡,其中一個便是位於現今Clifford’s Tower的這塊地。中世紀的時候,約克是北方最重要的城市,更顯約克城堡同時作為北方碉堡、宮殿與監獄的政治地位。

        雖然約克城堡在中世紀時並未受過攻擊,但是卻有足以自保的武力。根據西元1317年的記載,約克城堡駐紮三十民軍人和十民弓箭手,還有鐵匠負責修補盔甲及武器,城牆還有兩座石努抵禦外來攻擊。

 

Clifford's Tower

現在我們看到的Clifford’s Tower是亨利三世在西元1245年到1246年所建,而且還被護城河圍繞!但是到了十九世紀護城河已不復存在(所以其實我是站在曾經的護城河上拍這張照嗎?)

Clifford's Tower

約克城堡還原模型。

 

        不過後來約克城堡被遺棄,Clifford’s Tower就成為廢墟惹,直到十七世紀英國內戰為了保護這座城市才重新翻修。悲催的是西元1684年它被禮炮擊中造成大火,木造屋頂被燒光光,從此Clifford’s Tower就變成沒有屋頂的建築了。

 

Clifford's Tower

Clifford's Tower

大火高溫產生化學作用,使城牆轉為紅色。

Clifford's Tower

 

        我去約克那天,因為稍早還在下雨,整個Clifford’s Tower溼答答的,參觀的人小貓兩三隻,再加上它悠久古老的歷史感覺特別涼~涼~的~。

 

Clifford's Tower

 

        通往屋頂的樓梯又窄又小潮氣又重,但最可怕的是,裡面有鴿子!原本爬了兩階,抬頭一看一隻鴿子紅紅的眼睛盯著我看,另外一隻就在樓梯裡面啪搭啪搭飛,真的是太~可~怕~了~。我真的一瞬間從樓梯倒退出來,都有放棄爬上去的念頭了,但是一想到那張價值4.9鎊的門票,抱著不能跟錢過不去的信念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快速往上衝。

 

Clifford's Tower

Clifford's Tower 

無所不在的鴿子嗚嗚嗚。

Clifford's Tower

從屋頂俯瞰Clifford's Tower內部。

 

       其實那個時候陽光非常刺眼的呢!(就是照不進Clifford’s Tower裡面……)

 

Clifford's Tower

Clifford's Tower

 

斜角巷的原型?肉舖街The Shambles

        現在的英國觀光不扯上一點哈利波特絕對是不行的,就跟商店裡面不賣一點哈利波特的商品一樣。約克有條又窄又小的肉舖街,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中世紀街道,像極了哈利波特裡的斜角巷。雖然沒有奧立凡德的商店也沒有華麗與污痕書店,但是有三間哈利波特商品專賣店哈哈哈,其中一間店名最有趣,叫做「The Shop That Must Not Be Named」。

 

The Shop That Must Not Be Named

The Shop That Must Not Be Named

好想要收集整套魔杖啊啊啊!

 

        肉舖街大部分的建築都是從十四、十五世紀就留下來的,肉舖商會將肉品掛在店鋪外和櫥窗裡,據說如果仔細看還是可以在某些房子上看到掛肉品的吊鉤。想想整條街都掛滿各式肉品好像也滿壯觀的,走在這條街上還是有點不可思議,我可能和六、七百年前某個準備買肉的人站在同個位置呢。

 

The Shambles

The Shambles

 

        肉舖街的房子構造有點特別,二樓或三樓比一樓還要突出一些,這是為了避免陽光直射肉品造成腐敗。為了維持肉舖街的衛生,街道地板的兩側其實比中間高了一點形成一道溝槽,方便肉舖商將髒汙和血跡全部掃出去,每週規定清洗兩次!

 

The Shambles

 

        城市的歷史可以有很多種,例如雪菲爾(Sheffield)見證了英國工業時代的蓬勃發展與落寞再到現代都市轉型,約克則是留下漫長的歷史遞嬗和英格蘭北方的粗獷。我真的很喜歡她的氛圍。

 

 

 

參考資料

Visit YorkHistory of York

History of EnglandGeneral History-750 Years and Older

Visit YorkRoman History

Visit YorkMedieval History

The York City Walls

English HeritageHistory of Clifford’s Tower

The Shambles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