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人們往往願意將自己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給孩子?


嗯,最近出了個旅行青蛙的遊戲,你可以去試試,或許會有點感觸。

我自己剛玩沒幾天,一開始小龜(我的蛙)剛跟他見面才幾分鐘,他就出去了,然後就總是時不時點開來看他到底回來沒有,在這個時間段裏,點開了商店,看到那些旅行的東西就想給他買,可惜錢不夠,就想哪個最有用……關於這個遊戲已經出了很多軟文雞湯了,我只能說,開發這個遊戲的人本身真的很懂人的心理,借鑒父母養孩子時的心境來抓住你的心。

要說為什麼父母對孩子好?首先跟繁衍後代的動物本性是離不開的。「優生優育」啊,血緣啊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你要確保自己的基因能夠長久地存在這世上,就需要給TA最好的。但是人有感情,跟一般的動物又不一樣,在相處過程中孩子帶給父母的溫暖、感動以及對生命的感悟,本身是父母自己生命一個神奇的體驗。

所以為什麼父母會對孩子好呢?一是本性如此,二是我們社會便是這麼提倡的,社會文化的影響不可忽略。當然如果有人問為什麼當皇帝的面對對自己有威脅的兒子,不願意把這「最好」的皇位給兒子而要把兒子殺了呢?這也是本性,去看看那些把在自己地盤上放肆的獅兒子咬死的獅爸爸就知道了。。

最後要說,現在有太多的父母想要給孩子最好的,卻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到頭來南轅北轍,也是悲哀。


一開始母親生下小孩,給孩子的愛是出於對自己懷孕十月辛苦並且這個生命曾和自己融為一體,而父親對孩子的愛則遠遠達不到這種程度,這是人對柔軟生命的愛心使然。

然後慢慢長大,到會爬會走會說話的階段是因為此時的孩子純真可愛,激發父母的保護欲的同時也使他們開始探索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這是責任心使然。

而後孩子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齡便開始了長達十二年的學習,此時父母懷著對自己傾力付出培養小孩的期望,期盼他們能真正學到知識在社會上立足,有的父母也會將自己曾經未實現的願望加於孩子身上,這是期待值使然。緊接著孩子學業有成,有了穩定的工作,父母就開始操心著孩子後半段的幸福生活。如果不是曾經受到欺侮或是時常受到挑釁,父母大多不指望孩子出人頭地,只盼望未來幸福平安就好。這是人的歸宿感使然。

希望建立一種良好的契約關係,我對你好,希望你以後也對我好。

希望自己的後代不必經歷自己曾經的苦痛。

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建立一個健全的人格。

聖母。


精神分析不分析美好,美好的事情就讓他美好下去,只有當父母吝嗇給予孩子愛的時候,我們才問為什麼
懷胎十月,他從你身體分離的那一刻,就理解了,他就是我的全部,要給他最好的
優勝劣汰,物競天擇,對自己後代不好得,後代得不到存活都死掉了,絕種了。咱們都是對後代好的基因,開枝散葉一代代得傳承。明白了嗎,還有問這個問題都得,媽呀,笑死我了


因為我們恨不得把更好的都給他
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沒有原因,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疼誰疼?
因為愛,因為為你好
私有物品,神聖而不可侵犯!


只因為她(他)是自己的孩子,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人性使然。


為什麼你會問這樣的問題?
可憐天下父母心,人性使然吧
天道倫理。大千世界有壞的也有好的,有極惡也會有極善。這樣才平衡。繁衍養育下一代,應該就是這個世上至美至善的那一部分。別說最好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有了這一部分,我們才能在今後的路上堅強的面對那些坎坷的和醜陋的。
應該是利於孩子的最好的給孩子 不是父母自以為最好的給孩子

不然是有多嫌棄他…


因為孩子是父母的親生骨肉。養只貓貓狗狗人都會寵愛之,更何況養個孩子。叫著「爸爸」,「媽媽」,組成了完整幸福的家庭。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伸,是父母努力掙錢好好生活的希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