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象徵著華夏民族人文初祖,黃帝陵是一種精神寄託。上面的五個,都是紀念黃帝的。

那到底哪個是真的?誰也說不清楚。因為,如果《史記》記載是真的,那麼黃帝最終乘龍飛天了,不在人間,就沒有所謂的真正的陵寢了。

《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我是平谷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平谷的黃帝陵吧。

平谷黃帝陵,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山東莊鎮山東莊村西廟山上。山上有大冢,世傳為軒轅黃帝陵,俗稱軒轅臺。

《平谷縣誌》雲:平谷有軒轅陵、廟的文獻資料,自唐代起至民國年間,已發現詩5首,史志記載13處。

明蔣一葵在萬曆年間撰《長安客話》:「世傳黃帝陵在漁子山。今平谷縣東北十五里,岡阜窿然,形如大冢,即漁子山也。其下舊有軒轅廟」。

萬曆二十一年刻本《順天府志·山川》:「漁子山,平谷縣東北十五里,傳為軒轅黃帝陵,有軒轅廟。」

此外,明代古籍《大明一統志》、《帝京景物略》和清代古籍《天府廣記》、《欽定日下舊聞考》、《畿輔通志》、《薊州志·名山》中均記載,此地不但有軒轅黃帝廟,而且在廟山正北的漁子山上還有黃帝陵,「漢武帝元封二年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即此處。」

不收門票,但是要進去,需要燒香錢10元。考慮到拜祖的心情,加上廟需要打掃衛生,專人看護,還是可以理解的。

軒轅廟

鐘樓

鼓樓

三皇廟(黃帝、炎帝、伏羲)

展廳,介紹了發掘歷史

平谷軒轅陵周邊分佈眾多遺址

平谷是個好地方,2020年休閑大會舉辦地,歡迎大家來平谷做客。


感謝河南朋友「終日賤」邀請!

所謂全國有五個黃帝陵,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即:有可能黃帝的後代,也就是說後期的黃帝部族首領,到達過這些地方,也可能埋葬在了這些地方,纔有了後來的傳說!

通過對央視紀錄片探索發現之《尋根溯源》我們得知,黃帝源自於陝西渭水流域。因為長期居住在「陝西姬水」,所以姓「姬」。再次感謝河南朋友「雲台山泉」提供寶貴的影像資料!

而另外一部紀錄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中央電視臺合拍《中華文明》之《遠古時代》裡面明確指明:黃帝源自於「陝西渭水流域,所以姓姬」,而黃帝一族起源的中心是在華山腳下!

文中說到:通過對陝西省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研究,我們發現「黃帝的傳說也不是虛的。」

而中央電視臺最權威的一部紀錄片《國史通鑒》,裡面明確說明:因為渭水流域的土地是黃的,所以後人把他尊稱為「黃帝」,又因為長期居住在陝西渭水流域的「姬水」,所以黃帝「姓姬」。

陝西黃帝陵自周代開始,經歷了漢唐時期的歷代皇帝祭祀高峯,即使到了後期「元、清」這些少數民族的統治時,也沒有中斷過,甚至受到了這些統治者的重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抗日戰爭時,正因為國共兩黨共同拜祭陝西黃帝陵,才形成了民族統一戰線。所以說:任何懷疑,陝西黃帝陵的行為,都會叫人看不起!感謝大家關心點贊!


中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上,有一處古老的陵墓——黃帝陵,地處陝西中部黃陵縣。

天下龍脈皆出自昆崙山,共五條,有兩條進入外國境內,其餘三條進入我國,在我國形成北幹龍脈,中幹龍脈,南幹龍脈,黃帝陵屬於南幹龍脈,在衛星地圖上,看得十分清晰!

黃帝乃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世稱「天下第一陵」。

黃帝陵若從「黃帝崩,葬橋山」(《史記?五帝本紀》)算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若從漢武帝堆土封陵、祭祀黃帝算起,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和歷朝歷代各族人民不斷地交往、認同、融合,黃帝陵已成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徵,成為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

清末,1908年同盟會曾專程派員祭掃過黃帝陵,陵前明志以期推翻滿清政權;1937年清明節,抗戰爆發前夕,為驅除外敵,國共於黃帝陵前共同祭祀過黃帝陵;1946年,臺灣知名人士組織了「臺灣光復致敬團」,專程赴黃帝陵拜謁,表達其回到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的情懷。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門回歸後,兩地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何厚鏵先生分別親筆題寫了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字,並於1998年、2000年清明節先後立於軒轅廟內,用這種古老的祭祖方式來告慰我們的老先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開始走向強大,開始走向強盛。

在黃帝陵前虔誠祭祀,向祖宗明誓,成為一種慣例,亦或傳統。讓老祖宗見證著發生著的一切,想向老祖宗說明什麼。也許,什麼都不用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根據史料記載,祭祀黃帝的歷史可以上溯到遙遠的「虞夏」時代。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則沿襲了之前對黃帝的祭祀活動。而據《漢書·高帝紀》記載,早在秦末劉邦為沛公時,就曾「祠黃帝」。漢朝建立後,劉邦便頒詔於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

到了公元前110 年(元封元年)冬,漢武帝領軍十萬北巡朔方,返回時專程來到橋山,祭祀黃帝之冢。這也是歷史上,最高統治者首次親臨黃陵祭祀皇帝。

黃帝陵在陝西橋山,長期以來得到人們的公認,不見有誰發表不同的意見。然而近年來,一些人提出了獨特的看法,使黃帝陵的所在地成為一個歷史謎案。

其實黃帝陵都是衣冠冢,說到底都是後人對他思念而修築的紀念性建築,並不是真正的陵墓,不同歷史時期在各個地方都建有黃帝陵也是很有可能的。在我國的豐富史籍裏,保留下來若干條有關的可貴記錄,憑據它們,足可以從學術角度來探清最早的黃陵究竟在哪裡。

不過,站在各個地方的觀念上來各取所需這些資料的態度並不足取,因為這並不是真實科學的態度。此外,還存在如何對待一些民間附會傳說的問題。只有處理好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解開這個中國帝陵史上的第一謎。


爭搶黃帝陵,實為不地道!這不僅僅是對中華人文始祖黃帝的不尊重,更看出一些地方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挑戰中華民族的底線。

黃帝陵在什麼地方,史聖司馬遷《史記》中寫得很清楚:"皇帝崩,葬橋山"。漢武帝率十萬大軍築臺祭奠,並下旨文武大臣到此下馬,彰顯了一代帝王對黃帝的敬仰,唐宋以後直到清朝,都有官方前往陝西黃帝陵祭拜黃帝的記載,民國孫中山親寫祭文、蔣介石親書陵碑,毛澤東、鄧小平等一代偉人也曾親寫詩章或留字予以紀念,難道這還不能證明黃帝陵就在陝西黃陵縣嗎?

1961年3月,陝西黃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1997年7月被教育部公佈為全國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被國家列為全國5A級旅遊景區,2006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黃帝陵祭奠)活動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從政府層面多次認定陝西黃帝陵就是真正的黃帝陵,其可靠性和權威性不容任何懷疑與挑戰。

如果修建黃帝陵,是為了方便祭拜軒轅黃帝,那此舉確實還有情可原,如果純粹是為了給地方獲取旅遊利益而造假,那的確不值得全國人民稱道!謝謝!


在黃帝陵真偽辨別這個問題上,我們務必要以姨學為體、六學為用,如此,方可清晰地看清整個問題的走向。

何謂姨學?很多人搞不懂這個姨學,在這裡我有必要解釋一下。姨學就是將諸多已經存在的歷史節點,用非常高明的方法糅雜在一起,讓人覺得這就是歷史的真相。可事實上呢?這些節點都是真的,但是串聯在一起,那就不一定是真的了。

黃帝陵之所以要以姨學為體,就是得益於人們並不關心黃帝陵的來龍去脈,只知道大家都說在這裡,那就認定在這裡了。這種想法與姨學的思想精髓,竟然不謀而合。

但是,畢竟有明眼人一眼就看清了問題的本質:全國這麼多黃帝陵,過去大家怎麼不爭,現在爭個頭破血流,還不是為了錢!

古人不是說過嗎?我憎恨布爾什維克,但我不憎恨布爾什維克的錢。這句話運用到姨學上就是,你們這幫傻貓趕快給我送錢來,要不然你們就不配當炎黃子孫。

當所有的爭搶都圍繞著錢展開的時候,問題就變得非常複雜了!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的黃帝陵是真的,可是黃帝壓根兒就沒死,怎麼來的陵寢?這個時候,六學就派上了用場了。

與姨學不同的是,六學根本就不管那麼多。什麼歷史節點,什麼高明方法,都是狗屁,老子統統拋開!不管外界怎麼說,堅信一點:我是對的

河北涿鹿人說:我們這裡是黃帝大本營,黃帝在這裡一戰封神,那他昇仙也必然是在我們這裡。我們這邊現在還有一座名叫橋山的地方,你看那山頭還有一座橋。

陝西橋山人說:得了吧你,你們這蠻夷之地,在黃帝時期就是華夏郊區,有什麼資格來爭搶黃帝陵?速度滾粗,我大橋山縣自漢武帝時就被冊封為黃帝陵,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裡去了。

河南荊山人插了一嘴:要是論區位因素,還得我們中原正統啊…

荊山還沒說完,橋山人直接開噴道:去你丫的,我們大陝西的陝縣都被你們搶走了 ,還跟我們搶黃帝陵,你們還要不要臉了?你們都有黃帝故里了,黃帝陵你們就甭搶了,好不好?

正定、平谷二地看到橋山如此強勢,也就不敢再發聲了。荊山聽完橋山人的哭慘,覺得非常有道理,便擱置爭議,讓橋山、涿鹿共同開發了。

爭來爭去,橋山人拋出先天祕寶《祭黃帝陵文》,此寶一出,所有人都啞口無言。黃帝陵歸屬權一戰,橋山人完勝。自此以後,不管有誰質疑黃帝陵的真偽,都會拋出此文,邪靈退避。

其實五地之爭,還要以姨學為戰略方針,在歷史的犄角旮旯裏尋找真相的。有說服力嗎?我覺得毫無說服力,畢竟那些歷史節點都是真實存在的,無法辯偽。

2011年(污),女媧第三零九代黃帝第一八零代舜皇第一六七代嫡脈宗嗣漢民族文明道統法統正統繼承者漢文化華夏文明復興之父親(大污)臨陝西橋山黃帝陵,祭拜黃帝,為這場爭執,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陳朕冰同志認為:橋山的黃帝陵乃是正統,其他都是偽作,欽此。


黃帝陵真得在河南靈寶荊山。那裡有全國最早的黃帝鑄鼎源石碑在。鼎成,黃帝爺駕崩昇天。人死了,靈魂昇天,但屍體肯定是埋在地下入土為安。不會把屍體運到橋山吧?太遠了。哪時還沒有冰凍車靠人抬,牛車拉。上千裏,可能嗎?陜西從古到今都會造假,明是衣冠冢,非得說是真的,就憑司馬遷史記一句錯話就當真,史記出自西漢,他怎麼知道4000年前的事呢?也是倒聽凃說編寫下來的,有些方面也不可全信以為真,大領導們去過,拜過。也不能以此為真。黃帝沒死建什麼陵,還親手裁柏樹,此樹至今有6000年嗎?如果沒有六千年,就不是黃帝親手栽的。人死後在墳上栽柏樹也是後人栽的。黃帝真陵應該是靈寶荊山,人死就近安葬。西坡遺址是黃帝的都城,已考古確認過。每年農曆二月初九祭祀日已幾千年沒變。橋山當地不是二月初九上墳吧?這就是真象。公連一評。


看到這個問題,一下想到了前些年名人故里之爭。什麼李白故里之爭,朱熹故里之爭,甚至西門慶,孫悟空的故里之爭。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黃帝故里爭奪的。

今天,從題主這裡才知道全國共有5座黃帝陵。我趕緊拿出手機,在導航裏輸入黃帝陵,它顯示的地址只有一個——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這裡是我的家鄉,黃陵縣裡有個黃帝陵。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他是我們的祖先。包括港澳臺在內,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都來這裡祭祖,拜謁華夏之祖——黃帝。

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就起筆於黃帝。黃帝為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古史以為黃帝按五行是以土德為王,土為黃色,故號黃帝。黃帝是活動在陝北的一個遊牧部落。當時的炎帝在關中,所以有兄弟之稱的傳說。

司馬遷把三代天子和西周諸侯都歸本於黃帝,於是中華民族都是黃帝子孫的觀念從此奠定。神農氏炎帝,教民農耕,也受到人民愛戴,與黃帝並稱。所以「炎黃子孫」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具有無限的凝聚力。

《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


這些黃帝陵都不是真的。

第一,所謂陵,指的就是陵墓,安葬逝者遺體的地方。

第二,沒有遺體的陵墓也有,比如衣冠冢,發冢,物冢,疑冢等。就是逝者的遺體不知道在哪,但是有他生前穿的衣服,埋起來做個衣冠冢。或者生前生活過的地方,收集一些掉的頭髮或者遺留的其他物品埋起來,做一個墓來祭奠他,疑冢就是假的墳墓用來防止被盜或者其他因素。

第三,按照所謂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說法,黃帝生活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而如今存在的黃帝陵僅僅都是參照史料記載,並沒有確鑿的考古佐證。比如陝西黃帝陵,陝西黃帝陵是參照史記的記載,也是最早的關於黃帝陵的記載。而司馬遷本人是公元前145年生,晚於黃帝2000多年,那時候沒有先進的考古手段,而且司馬遷也沒有對這些陵墓進行發掘,並且在史記之前並沒有文獻記載,試問司馬遷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第四,我覺得新鄭黃帝故里,是否是真實的,也同樣值得商榷,因為也是最初見於歷史記載,並沒有太多具有說服力的客觀證據,何況陝西方面民眾一直不承認新鄭黃帝建都一事,因為他們說僅僅是因為史記記載,不能令人信服。同樣,陝西黃帝陵最早也是見於史記,同樣是歷史記載,同樣不足為憑。有人說歷史上有祭奠黃帝的記載,這些都不足為憑。古人祭祀是很常見的現象,古人還祭祀玉皇大帝呢,然而被祭祀的對象究竟是否存在,後人從何得知?僅憑一些挖掘的瓶瓶罐罐實在難以服眾。除非挖掘出來並確認。

第五,總之如果要證實黃帝遺骸所在,安葬之所,生活過的地方等等,目前僅僅靠一些史書記載,和一些片面的考古。並不能令人信服,因為考古也沒有發現黃帝本人,也沒有確鑿證據,只是根據年代推斷,可是推斷的話,可能性就有很多很多。

第六,既然沒有一個是真的,就不能說誰是正統,誰是冒牌,五十步笑百步,不可取也!黃帝對於現代人的意義已經超出了他是三皇五帝之列,他不被發現,更有利於民族團結,更能增強炎黃子孫凝聚力。

第七,假設,黃帝遺骸被找到,從考古和現在科學證實他就是黃帝,可是經過鑒定,是蒙古族血統,或是俄羅斯血統,或者是西域甚至中東、東歐血統。那麼請問?一直自詡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我們該何以自居?當然,這只是假設,所謂斷代工程,只是為了將這個歷史給延續上,至於歷史真相究竟如何,通過考古也未必與真相完全相符。

還有就是史書,史書只能作為參考,歷史記載是勝利者和當權者書寫的,與史實的出入誰又能敢肯定?具體史實恐怕只能時光穿越才能確定。

所以,既然都不是真的,沒必要去為真假而爭論,也論不出個結果,也掙不出成績,有人不服,你可以拿一萬種文獻,一萬種傳說,但是終歸就一句話,考古未證實,一切都是猜測,莫說遠古時期了,就說現在你敢說你拿走的骨灰盒裡一定是你家人?


不存在真假,都是後人的傑作!


歷朝歷代有哪一個皇帝到新政和逐鹿去拜過黃帝?而自從漢武帝親自到陝西黃帝陵祭拜黃帝後,上升為國家級的祭祖大典。歷朝歷代遵循至今。後來或者由皇帝親臨祭祀,或者派遣禮部官員代表朝廷和陝西地方官共同祭祀,有歷朝歷代皇帝聖旨和朝廷公文為證;,黃帝手植柏,傳說為黃帝老人家親手種植,這表達了人們對祖先的一種追思。有些人摳字眼說到底考證出來是不是黃帝親手種植的?這純粹是胡攪蠻纏。但是科學儀器測出這棵樹的樹齡有4000多年,這卻是真的。它見證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這纔是無價之寶。至於黃帝陵的房子,當然是要每年翻修的,否則早就塌了。荷蘭2005雖然可以修建一個山寨黃帝陵,但是2000多年的歷史傳承,你有嗎?從漢武帝拜祭陝西黃帝陵至今有2100多年,而河南那個山寨黃帝陵21年都不到。你們張口閉口說黃帝是河南新鄭人。那麼在這2100多年的時間裡,你們都不拜祖宗,豈不是太大逆不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