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App个资泄露问题严重,最新调查报告指出,85.2%的受访者表示遇过个资外泄的情况,并因此接到推销电话、诈骗电话、简讯骚扰以及收到垃圾邮件。

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29日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指出,85.2%的受访者因为使用App遇过个资外泄,没有遇过的仅有14.8%。

根据调查结果,当消费者个资外泄后,86.5%的受访者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简讯骚扰;75.0%接过诈骗电话;63.4%表示收到垃圾邮件。此外,部分受访者曾收到违法讯息如非法连接等,甚至还有个人帐户密码被盗用。

调查指出,个资外泄主要途径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收集个人讯息,占调查总样本的62.2%;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讯息,占调查总样本60.6%。

网路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讯息泄露占57.4%;不法分子透过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手段盗取、骗取个人讯息占34.4%;经营者收集不必要的个人讯息占26.2%。

根据调查,消费者遭遇个资外泄后,约有1/3受访者选择「自认倒楣」,一方面可能是基于无力应对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应对无效后的接受现状。

还有近8成受访者认为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近8成受访者认为App采集个人讯息的原因是推销广告;超过8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App在用户个人讯息保护方面需要加强。

根据调查结果,个人讯息的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和相关监管不到位是受访者认为App出现个人讯息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比例分别为64.0%和57.3%。

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网民在网路遭遇诈骗等问题上的经济权益损失超过千亿人民币。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上半年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软体等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讯息现象,成为投诉新热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于2018年7月17日至8月13日组织开展这项问卷调查。采取在线网路调查方式,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458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