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訪

小夥伴們肯定不陌生

想當年

只要老師說要來家訪

大家都是早早就呆在家裏等着

但最近

有老師去家訪

卻遇上了一些尷尬的事

“去家訪,被學生‘放鴿子’了……”

最近

島內某中學副校長髮了一條朋友圈

引來諸多同行的迴應

“同被‘放鴿子’”的校長

也有驚詫“不會是第一次被‘放鴿子’吧”的老師……

還有老師笑言,被學生“放鴿子”不算什麼,被家長“放鴿子”也很常見……

去學生家中走訪

許多老師說起來都有“一把辛酸淚”

尷尬

老師在門外諄諄教誨

學生在房裏呼呼大睡

黃老師是思明區某中學德育處的老師

從教20多年

有一些家訪經歷也很“坎坷”

黃老師說,上學期初三市質檢時,一名學生爲了逃避考試,把自己關在家裏。黃老師到這名學生家裏,學生不肯從衛生間出來。無奈之下,黃老師敲門進了衛生間,看到學生正坐在馬桶上玩手機,黃老師就弓着身子在馬桶前和他交流。最後,學生終於答應去學校。

還有一次,一名初一學生沒來上課,黃老師到學生家中後,發現學生的房門緊鎖,黃老師和同事只能在門外勸說。十幾分鍾過去了,房間裏一點回應都沒有。黃老師等人只好先離開。後來他才知道,這名學生半夜玩遊戲,上午在房間裏呼呼大睡,根本不知道老師來家訪了,更沒聽到老師在門外的諄諄教誨。

無奈

老師家訪“吃閉門羹”

家長在家卻不願開門

老師去家訪

還可能被拒之門外

蓮花小學張老師說,6年前,她想去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男生家裏,結果每次給學生的父母打電話,家長總是推三阻四,還藉口回老家不在廈門。“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似的。”約了幾次未果後,張老師無奈放棄了。

我市另一名老師說,她按約好的時間到學生家中走訪,結果發現大門緊閉。她明明聽到屋裏有動靜,但學生家長愣是在電話裏說不在家,讓她“吃了閉門羹”。

心痛

無法“拯救”寒門的孩子

無力勸醒頑固的家長

在島內某中學任教的傅老師說,他曾有個學生家庭非常困難,家長要打三份工,一天只吃一頓飯,卻捨得花錢給孩子補課。得知老師要去家訪,家長特意買了茶葉泡茶。“看了很心酸。”傅老師說。

然而令他心痛的是,這個學生愛玩遊戲,甚至爲了和父母搶手機而發生衝突。學校老師除了家訪,也多次開導教育。傅老師說,這名學生後來沒有考上普高,但慶幸的是也沒變壞。

網絡圖片

還有一種情況是

學生家庭條件很好

但家長放任孩子

認爲只要孩子快樂就好

傅老師說,有個學生寒假跟着家長去國外旅遊,回來後不去上學了,家長竟然也縱容。老師去家訪,但家長並沒有配合。“不用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放任自流,怎麼拉也拉不回。”傅老師說。

儘管無力有時,彷徨有時,心酸有時

但老師們仍然一往無前

在他們看來

或許就是因爲

“你的一點微光,可能會照亮某個孩子前行的路,辛苦點不算什麼。”

網絡圖片

溫暖

從不笑的學生第一次笑了

家長主動幫老師治頸椎病

老師去家訪

有時也會被學生、家長的小舉動所溫暖

湖裏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語文教師陳亞晶說,有一名學生因爲父母離異,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得知她要去家訪,這個學生早早起牀切水果,從上午等到下午。

我是一家家走過去的,到他家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他看到我就笑得特別開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笑。可能老師的到來讓他覺得被關注,被重視。

還有一次去家訪,當醫生的學生家長得知陳亞晶還要趕去醫院看頸椎病,自告奮勇幫她做了理療,還磨了五六次藥讓孩子帶到學校給她,真的幫她把頸椎病治好了。

有些學生住在城中村,陳亞晶認不得路,學生就到村口來帶路。結果,學生帶着她七繞八繞,把村裏哪裏好玩的、誰家住在哪裏,沿途都介紹了一遍

網絡圖片

快樂

去家訪被野狗追得滿村跑

十幾個學生陪他挨家走訪

海滄實驗中學教師韓耀輝說

自己印象最深的是

剛參加工作時的一次家訪

那次,他打算先去學校附近的一個學生家裏。結果,人還沒找到,他被在村裏遊蕩的野狗追着跑了半天。到了學生家,學生聽說他被野狗追得滿村跑的事,笑得停不下來。隨後,學生自告奮勇要帶他去其他同學家裏。

到了另一個學生家裏,他看到老師來訪很緊張,以爲老師是來“告狀”的,結果發現老師只是和家長聊天,甚至還說了不少好話。

“結束時,他也想和我們一起去家訪。”韓耀輝說,就這樣,每走訪一家,就多了一個孩子,甚至有個女生還把妹妹也帶上了。一天下來,到最後一個孩子家裏去時,竟然浩浩蕩蕩地跟了十幾個孩子。連家長都驚歎,從來沒有見過這個“陣仗”的家訪。

經過這次奇特的家訪經歷後,全班學生都知道了韓老師被野狗追得滿村跑的事,他們的班級表現比以前更好了。“我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來,這次快樂的家訪,也算是一個因素吧。”韓耀輝說。

觀點

家訪能瞭解學生成長環境

理解學生行爲背後的根源

走進學生家庭,可以深入瞭解學生的成長環境。

大同中學德育主任駱惠玲說,學校把家訪納入德育考覈,班主任、科任老師每季度都有一定的家訪考覈指標,校領導也會去家訪,這是一項常規工作。

走進學生家庭,不僅可以拉近情感距離,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入瞭解學生的成長環境,更能理解學生行爲背後的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曾有一名學生反覆出現厭學情緒,把自己關在家裏。老師不斷上門開導、做思想工作,引導他調整心態,甚至接他上學,這樣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個學期。家長非常感動,畢業時特意帶着學生找老師合影留念,感謝老師的用心付出。

家訪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但不能指望其拯救學生

家訪有助於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

松柏中學副校長傅勇說,家訪對老師來說,工作量很大。兩個班100多名學生,平均每個學生一小時,就要100多個小時。家訪都是放學後去完成的,因此早出晚歸是常事。去島外家訪不說,甚至還有老師驅車幾百公里,走了四五個小時高速路去學生寧德老家家訪。

“我們希望通過家訪解決一些問題,無奈的是,並不能完全指望通過家訪去拯救學生。”傅勇說,現在的家長文化程度相對高一些,對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也增加了教育的難度。

爲老師們點贊!

廈門市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林珊 郭文娟

編輯:曾欣悅 審覈:楊佳音

廈門晚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