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错的文章!
>>> 暑假期间,一位昔日好友由伦敦回来。我们约在信义路金石堂五楼的咖啡屋中见面。
>>> 夏日的午后,郁热难当,我拉著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
>>> 女儿的小手,常因逆向行走的行人的冲撞而由我手中松脱,然而,很快地,又会上前来。
>>
>>> 我们就在商家吆喝声、行人讨价还价声中,断断续续地聊著,
>>> 女儿问我即将和什么人见面,我说:「是妈妈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当助教时的同事,由很远的英国回来。」
>>> 女儿侧著头天真地问:「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回来的人,都要约著见面,请他们喝咖啡?」
>>> 「那倒不一定啦!妈妈那时同她感情最好,一起做助教时,她很照顾妈妈。」
>>> 女儿锲而不舍地接著问:「大人也还要人家照顾吗?她怎么照顾你?是不是像蔡和纯照顾我一样?教你做功课?」

>>> 蔡和纯是她的同班同学。
>>> 我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说:「大概差不多吧!人再大,也需要别人照顾呀!对不对?像爷爷生病了,也要我们照顾嘛!
>>> 对不对?...」
>>> 「那你生病了吗?那时候?」
>>> 「生病倒没有。不过,那年,有一段时间,妈妈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自已很讨人嫌,人缘很差。
>>> 就在那年圣诞节前几天,我发现王阿姨偷偷地在我办公桌上来了张她自己做的贺卡,
>>> 上面写著:『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有多么喜欢你,祝你佳节愉快。』
>>> 妈妈看了好感动。
>>> 这张卡片改变了当时妈妈恶劣的心情。
>>> 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讨厌!」
>>> 女儿听了,若有所思,低头不语。
>>> 我和朋友见了面,开心地谈著往事、彼此探问著现况,
>>> 女儿一旁安静地听著,不像往常般吱吱喳喳抢著说,我们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 一会儿工夫后,女儿要求到三楼文具部去看看。
>>> 十分钟后,女儿红著脸,气喘吁吁地上楼来,朝我悄悄地说:
>>> 「先借给我一百元好吗? 我想买一个东西,回去再从扑满拿你。」
>>> 我和同学谈得高兴,不暇细想,知她不会乱花,便拿钱打发她。过没多久,她又上来了。
>>> 面对朋友,恭敬地立正,双手捧上一盒包装精美的礼物,
>>> 一派正经地说:「王阿姨!送你一个小礼物,你从那么远的地方来。」
>>> 朋友和我同时大吃了一惊,朋友手足无措,讷讷地:「那怎么行!我怎么能收你的礼物!我英国回来,没带礼物给你,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而且,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儿....」
>>> 女儿很认真地并拢脚跟,无限深情地说:「我妈妈说你是她最好的朋友,谢谢你以前那么照顾我妈。」
>>> 一股热气往脑门儿直冲了上去,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
>>> 我束手无策,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会如此做。
>>> 朋友的眼睛也陡地红了起来,嘴唇微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只紧紧搂过女儿, 喃喃说道:「谢谢啊!谢谢..」
>>> 这回轮到女儿觉得不好意思了。
>>> 她伏在朋友肩上尴尬地提醒朋友:
>>> 「你想不想看你得到什么礼物啊?」
>>> 朋友拆开礼物,是挂了个毛绒绒小白兔的钥匙圈。
>>> 女儿老气横秋地说:「会照顾人的人一定会很温柔的,所以,我选了小白兔,白白软软的,你喜欢吗?」
>>> 朋友感动的说:「当然喜欢了,好可爱的礼物。我回英国去,就把所有的钥匙都挂上,每打开一扇门,就想一次你。
>>> ......真谢谢啊..」
>>> 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地下楼去了,留下两个女人在飘著咖啡香的屋里,领受著比咖啡还要香醇的情谊。
>>> 生命中总有不同阶段的朋友来来去去,
>>> 但大多数的人们只用回忆怀念旧朋友,
>>> 时间越久,
>>> 友谊慢慢就淡了,
>>> 不论多深厚的感情终究敌不过岁月的考验,
>>> 除非我们自己愿意用心经营!!
>>> 所以身边总是新朋友比较多,
>>> 但有些朋友虽然无法丰裕自己的生活,
>>> 却能温暖自己的生命,
>>> 每当想起他(她)时,
>>> 看到他(她)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