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大佬密集發聲挽留,英國會留在歐盟嗎?

繼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16日向英國喊話後,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17日再次發表勸英國迴心轉意的言論。容克說,雖然英國現在啟動了「脫歐」程序,但只要願意,還是可以走程序重新加入歐盟。(1月19日新華網)

面對歐盟兩位掌門人連續兩天的苦心勸說,英國會留在歐盟內嗎?答案是明確的:英國去意已絕,不會選擇留在歐盟內。

就在容克發聲苦勸英國的1月17日,英國議會下院於當晚通過《退出歐盟法案》,投票結果為324票支持、295票反對。該法案將於月底交付上院表決。這份法案旨在將現有歐盟法律轉換為英國國內法,為英國「脫歐」後的法律承接做準備,這就為英國「脫歐」奠定了法律基礎。

但是,英國「脫歐」不可能一帆風順,還有很多難題有待解決。首先是英國國內的矛盾。眼下,英國國內部分人士再度呼籲舉行二次公投。英國獨立黨前任領袖、英國「脫歐」主要推動者奈傑爾?法拉奇上週說,他歡迎二次公投的想法,但即便再投一次,「脫歐」的最終結果也不會發生改變;二次公投的作用,僅限於平息爭論。可是別忘了,第一次公投僅以微弱優勢涉險通過,如果舉行第二次公投,誰又能保證不出「黑天鵝」呢?所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發言人隨後回應稱,不會推動二次公投。

其次,作為歐盟一方現在也很艱難。一是歐盟擔心英國「脫歐」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使更多的國家退出歐盟,讓歐盟面臨散夥的危險。二是歐盟多國圍繞如何向英國開條件分歧日益明顯,正吵得不可開交,很難達成一致意見。三是中東歐國家正在密切關注英國「脫歐」的條件,一旦條件有利,波蘭等國是有可能步英國後塵,尋求退出歐盟的。

在英國「脫歐」這條路上,歐盟和英國都走得十分艱難。據專家預測,英國「脫歐」將使雙方的經濟增速減少1%以上,不知雙方將來如何面對這一困境。 (聶強 毛開雲)


答案顯而易見,英國不會留在歐盟的!

簡單說說:

1.兩位大佬集體發聲為哪般?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先後喊話,希望英國能夠「迴心轉意」,為什麼?

歐盟其實最擔心多米諾骨牌就此開始!

在英國飛出「黑天鵝」後,已經有很多國家喊出了「效仿公投」!波蘭已經有點兒急不可耐的,當然對於歐盟的認可度,德國不到50%,甚至法國支持「脫歐」的達到51%(2016.06數據),這對於歐盟是無法承受的!

英國「鬧離婚」鬧了43年才「脫單」,又奔跑在「青春的路上」,實在是對其他一些不想「負責任」的國家來說(尤其是歐盟小成員國家)「誘惑力」太大了。

而這種「鬧離婚」的趨勢,是德國、法國等歐盟「老大」、「老二」不願意看到的,歐盟的一體化現在僅僅是歐元一個標誌,嚴格意義上的「一體化」還是空中樓閣罷了!

怎麼辦?那就強調《里斯本條約》第50條,對於想「離婚」的國家,付出更大的代價,這對於一些小國家,實在是「無法承受的代價」,進而限制脫歐步伐!

(2)英國脫歐北約受挫

這個不用多說,因為特朗普的「特立獨行」,已經讓北約成為形式上的組織,就連美國都在威脅「不交會費就撂攤」,這個對於德國、法國是很大的打擊。

美國+歐盟=北約!

但是因為英國的「脫歐」,即使現在還沒有真正「自由」,但是對於北約的「活動」,基本上也不會太傷心,這是歐盟很是擔心——如果美國再搗亂,歐盟的組織基本上就成了「一盤散沙」!

而英國作為美國的「跟班」,現在雖然跟美國總統一直無法實現「訪問」,讓英國很少著急,但是特朗普就是「不給面子」!但是關鍵時刻,英國必然會跟美國合作。

(3)英國脫歐將會削弱歐盟的影響力,失去與中俄進行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期

失去英國後歐盟繼續制裁俄羅斯不起作用,反過來更會得罪美國;而歐盟內部的「不團結」,將會讓歐盟繼續「分裂」!

歐盟內部的「不團結」現象將會嚴重影響歐盟繼續制裁俄羅斯的動力,畢竟「天天打打殺殺」不是正常的日子,都需要做生意,俄羅斯和中國的「大歐亞經濟聯盟」和「一帶一路」、「亞投行」將是德國、法國、英國新的合作組織。

歐盟與俄羅斯的合作將是未來的趨勢,美國也真管不了。烏克蘭已經被歐盟宣佈「25年內不得入歐」,現在因為英國脫歐,下一步歐盟制裁俄羅斯的期限「將延長還是取消」將是最大的看點,但可以肯定一點:不會像這幾年整的太狠了。歐盟已經失去了英國這樣的金主了,可不想失去中俄這兩個戰略聯盟組建的「經濟核動力」。

(4)恐怖組織對歐盟的威脅將會越來越重

雖然現在報道難民少了,並不代表沒有難民問題,只是掌握國際輿論話語權的美西方不想說太多罷了。

歐盟總部、法國、德國隨著難民進入,防範恐怖襲擊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現在隨著IS恐怖組織在敘利亞被「擠壓」,向歐盟國家流竄、潛伏是必然的,未來歐洲將會成為恐怖組織的溫牀。

可以想像:跟歐盟27個成員國的談判是很難的,但是更難的是恐怖組織將有可能經常破壞這種「談判」!

當然,還有歐元與美金將會失去優勢!

2.去意已決,英國肯定不會留在歐盟!

(1)經濟不合算

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引以為傲的是全民的福利待遇,英鎊的獨立貨幣、獨立司法,但是因為歐洲經濟遲滯、難民問題等已經嚴重束縛歐盟一體化進程。

因為沒有加入歐元區,相對於德國、法國通過歐元區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從而在製造業、服務業得到的巨大現實利益,英國是沒有的,但是還需要交納歐盟預算近1/8,比如德法提出的補繳20億歐元的歐盟預算,這是英國不想承擔的責任。

加上難民問題,英國堅決不想負責任,所以就有了「脫歐」的戲碼!

(2)存在感不強

在歐盟內部,很多時候決策權在德國和法國手裡面,基本上英國很多「私下溝通會」都不能參加,這對於老牌資本家,對於金融中心來說,實在是無法接受的「政治待遇」!

當時英武寫了短話,大家可以看看描述如何?

自己家裡本來過的好好的,突然客廳裏來了很多窮親戚(歐盟小國),作為家庭(歐盟)主要成員,不管不好,管吧?剛解決這些窮親戚,又來了很多「乞丐」(難民),家裡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的。所以,現在脫歐了,英國被老大老二強加在身上的「責任、攤派」沒了,自然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

至於有網友說:英國國內呼籲「舉行二次公投」很多。不要多想,第一次公投就差點沒有「離婚」,對於想撇清責任的英國來說,自然不會進行第二次公投的。

另外:

歐盟未來跟中國的合作必然會越來越多,雖然現在美國一直的打壓這種趨勢;

而對於英國來說,既然已經「脫歐」,就不必要很多事情都聽歐盟的,跟中國合作是大概率了。


依據2018年元月19日新華網報道:

繼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16日向英國喊話後,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17日再次發表勸英國迴心轉意的言論。容克說,雖然英國現在啟動了「脫歐」程序,但只要願意,還是可以走程序重新加入歐盟。

看到圖斯克與容克發表的規勸英國迴心轉意的言論,感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辭懇切。只能說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盡到了自己的責任,能不能留住英國,只能是英國自己的事情。如果英國堅持脫歐,那麼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也毫無辦法,只能按照英國脫歐程序進行。

不論兩位大佬如何言詞懇切,但是英國「去意已決」,難以走回頭路。因為:

第一,英國脫歐不是政府的決定,各黨派儘管態度不盡一致。但是「脫歐」公投成功,標誌著英國脫歐是民意。既然是民意,那麼按照西方理論就不能更改。

第二,脫歐於2015年履行,所以脫歐程序目前剛剛啟動。英國政府也任命了脫歐大臣。脫歐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英國已經行進2年多的脫歐進程,不會走回頭路的。

第三,本來英國是歐盟成員,是歐洲理事會成員,但是它不是歐元區成員。所以脫歐更有利於英鎊的成長,也免交了歐盟和歐洲理事會會費,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所以英國脫歐就是英國減少內耗。

第四,歐洲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難民問題。中東和非洲的戰亂地區大量難民湧入歐洲,增加了歐洲各國的治安壓力,則增加了就業壓力,增加了經濟負擔,給本來不景氣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英國脫歐就是推脫責任,對遠離歐洲大陸的英倫三島可以封鎖難民的進入,對英國來說,就減輕了責任。

第五,儘管歐盟與歐洲理事會給英國迴心轉意預留了空間,但是英國目前絕對不會申請加入歐盟的的!

下面是梅首相的發言。


如果出現以下五種情況中的一種,英國有可能留在歐盟,但一定會面臨阻礙,畢竟歐盟不是菜市場,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1. 民意改變

英國脫歐後的民調顯示,有54%的英國人民表示願意留在歐盟,劇情徹底翻轉。

但調查機構YouGov的Joe Twyman表示,改變主意的英國人佔比太小,並不能證明人們徹底不想脫歐了。

Joe Twyman表示,如果意識到脫歐帶來的好處,人們會「倒戈」留歐;而如果一時到壞處,則又選擇脫歐。總之,英國人仍然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儘管如此,政府仍然十分重視民意的變化。如果大多數人反對脫歐,那麼政府選擇英脫歐就不是個明智之選。

2. 撤銷《里斯本條約》第50條

歐洲聯盟委員會官員堅稱,正式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程序,就無法撤回。

但該條約的起草人科爾男爵則不贊同這一說法。他表示,在起草該條約時,他曾考慮是否應該增加一個附屬條款,以明確脫歐國家改變主意後該怎麼做,但歐盟表示,如果條約中沒有規定不能改變主意,那麼就能撤回第50條。

即使不撤回第50條,英國人也可以通過延長過渡期來獲得更好的談判結果。

但有歐盟官員表示,高層領導人可能不會同意延長過渡期,因為這將「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此外,歐盟還想以英國為例,給其他想要脫歐的國家敲響警鐘,所以英國很難為所欲為——即使法規允許。

3.進行新大選…..然後重新公投

有人預測,如果特蕾莎·梅從布魯塞爾拿回的脫歐協議無法滿足民眾,那麼英國將面臨新大選。

科爾男爵認為,新大選將促使歐盟延長脫歐過渡期,從而給英國時間重新進行公投。

但想要開始大選,並不容易:需要得到下議院三分之二的票數;需要說服保守黨議員新大選有利於他們以及國家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英國民眾能夠在新公投中傾向於留歐。

4. 歐盟進行改革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曾表示,如果歐盟願意進行改革,那麼英國就願意留在歐盟。

實際上,歐盟如今更加強調一體化,無論是在歐元、移民,還是法律法規上(這一倡議下的支持者有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剛剛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組成聯合政府的社民黨),而英國人心中理想的歐盟則恰恰是反對一體化。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無論歐盟怎麼改革,也不會令英國滿意,除非英國選出一個像法國總統馬克龍那樣重視歐盟一體化的首相。

5. 脫歐後,再申請加入

在正式脫歐後,英國還可以申請加入歐盟——但是,要以什麼理由加入呢?

申請加入歐盟後的談判時漫長的,即使英國最終再次加入歐盟,也不能享受到現有的權利。


歐盟政要們為何集體發聲挽留,英國去意已決,無法挽留。

英國人也不可能舉行二次公投了。英國脫歐事件是二十一世紀初年的世界大事標誌,歐盟前身就是歐洲共同體轉化而來的,也是歐洲人在二戰後的秩序重塑,為了防止戰爭以後的延續,戰後經濟虛弱的重建,英國這次脫歐具有里程卑意義。

它標誌著二戰後世界經濟將重新設計,全球化將走向終極的到來,它是歐美各國積極推廣的貿易秩序己經走向終極,誘發原因是貿易不平衡造成的國際競爭,美英從工業製造業強國,通過全球化不斷產業升級轉型,到推崇資本產業化,去工業製造業化,推崇服務業佔比最大化,最終導致現在貿易嚴重失衡,由全球化貿易中受益國,變成了受害國,導致國內矛盾日益加深,引發了國內政治巨變,以後貿易走向對等化,貿易壁壘會更大,以鼓勵本國製造業重塑,最大限度的滿足國內需求,英國脫歐是一大標誌,也是反全球化的里程碑,大家別小看了它的意義非凡。


英歐離婚已經進行一半了,離婚費都已談妥,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沒有回頭的可能。

雖然歐理會主席圖斯克、歐委會主席容克、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接連表態,歡迎英國留在歐盟,但開工已沒有回頭箭,英國不會因為大佬們拋出的橄欖枝就放棄脫歐,留在歐盟。事實上,這並非歐盟及歐洲重要國家領導人首次呼籲英國留下,至於像容克所言,英國通過50條退出歐盟後,可以選擇通過啟動第49條重新加入歐盟更非現實之舉。

在歐盟一片挽留聲中,英國用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16-18號三天,歐連續向英發出挽留信號,而英國下院卻於17日晚以324票支持,29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退出歐盟法案》,用行動向歐展示了脫歐的決心,雖然該法案最終成為法律還需要議會上院表決、英國女王批准,但上院對下院通過的法案只有延遲權,並不能將其推翻,所以該法案最終成為立法也只是時間問題。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

此前,英國國內亦存在對於英國是否脫歐的問題舉行二次公投,由英國民眾再次決定是否脫歐,但是這一提議已經遭到了英國首相梅的拒絕。梅在1月19日接受的德國《圖片報》採訪時明確表示不考慮在英國進行二次公投,認為此舉沒有意義,英國將如期於2019年3月29日離開歐盟。此外,梅亦強調英國只是離開歐盟,但仍是歐洲國家,未來仍期待在安全防務及貿易等領域與歐開展全方位合作。


估計費勁了,這次歐盟把事情辦的太過了,一開始來個獅子大開口想把英國嚇住,現在發現沒嚇住又開始放出和解的信號,這個說明瞭歐盟這個組織已經看不清形勢了,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當發現事情不對時,驚慌失措。英國一旦脫離的話,歐洲的力量會受到巨大的削弱,英國自己看起來沒什麼力量,可是它和美國的聯繫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它跟北歐國家當然關係也比較曖昧,會給歐洲人帶來不少麻煩。而且,英國脫離,對歐盟內部的政治也不利,之前歐洲的那些領導人可以將自己的無能歸咎為英國的不作為和美國的暗中操縱,可是英國脫離之後就會出現非常尷尬的局面,那就是那幫孫子失去背鍋俠。

而英國本身通過這次脫歐談判也基本上摸清了歐盟的底,更不想留在歐盟了,如果歐盟希望她留下來,就必須答應英國一些條件,沒有免費的午餐不是!


歐盟於世界而言就是個巨無霸讓世界其它國家或組織望塵莫及,如果讓其繼續無憂無休止的整合下去世界這盤棋就沒法玩了(英法在非洲擁有絕對影響力,英國在英聯邦也有巨大影響力,土耳其這位中東大佬求爺爺告奶奶的想加入歐盟,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站2個),這對現在的世界霸主美國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對與中俄等同樣不是好兆頭雖然嘴上不說看著歐盟分解心理別提好開心(●°u°●) 」

再說英國;英國加入本來就是為了經濟復甦撈好處只是沒想到歐盟管的越來越多英國的方方面面都逐漸被歐盟控制現在更是歐盟外交一致原則擠壓英國國際生存空間動搖了英國在英聯邦絕對主導地位的根基,弊處越來越大,當然就見勢不對立即撤退歐盟是攔不住的


二次公投不會有的,因為公投的結果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動蕩和風險,所以也不會留歐了!

現今英國國內地區社會矛盾凸現,主要是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各地方政府和選民關注點不一樣(歐洲一體化這些年絕大多數英國人沒得到好處甚至部分人生活水準有些倒退,這裡原因很多也很複雜暫且不表),若要公投且不論其結果如何將不可避免加劇英國社會或地方的離心力,長久看來也必將造成政治動蕩。


英國已經下定決心脫歐了,歐盟勸是勸不住的,就算保守黨內部有問題,反對黨工黨不斷施壓,實際也不能阻止脫歐,就是針對一些協議會激烈討論,我在想,英國是就算短期???損失他們也要脫歐的,他們更想擁有政府自主權,邊境人員流動的控制,更自由地貿易,而不想被歐盟法律條款控制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