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福寿螺的名字,大家第一感觉肯定这种动物是个好东西,又有福气,又有寿的,肯定非常受人欢迎,事实上,这种动物其实不是中国本土产物,它们是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被人专门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引进回来的品种,当时的人们看到这种螺个大、肉多,想要将这种螺繁殖成一种可以让人食用的品种。

  福寿螺

  当人们将福寿螺引进之初,价格相当之高,一只母福寿螺能高达800块钱,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的800块钱,不亚于如今的8万块了,而这仅仅只是为了一个母螺。在当时,福寿螺属于科研项目,不但民众在饲养它们,就连国家都在扶持人们饲养,但当人们大面积的饲养出这种福寿螺后,却发现它的肉质并没有我们普通的田螺好,虽然块头大,但不好吃基本也就没了市场。

  做好的福寿螺

  没有市场的福寿螺自然就被农民放弃了,虽然没有人饲养它们,但这些福寿螺凭借着自己超强的生存能力,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迅速的繁殖了起来,仅仅两年时间,福寿螺就被一些当地居民改称为“夭寿螺”。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动物不但繁殖迅速,而且食量惊人,一群福寿螺能把农民的田地祸害的干干净净,而杀它们又杀不干净,这可要了人的命了,田地可是农民的根本啊。

  田地里的福寿螺

  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福寿螺虽然不算好吃,但还算能入口,于是它被一些商家端上了餐桌,起初人们也没意识到这福寿螺有什么问题,但一次大型餐饮问题的出现,让人们认识到了福寿螺有多可怕,2006年,87位北京市民因食用未完全炒熟的福寿螺,而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这种寄生虫对人不会有致命的威胁,但它给人带来的痛苦却丝毫不弱,由于人类并不是这种寄生虫所钟意的宿主,所以它们会死劲折腾人,而更可怕的是,它们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到达脑脊液中,从而会引起人们剧烈头痛。

  广州管圆线虫

  正是因为这样,曾经的福寿螺成了如今的“夭寿螺”,国家每年都要花费不少精力去治理泛滥的福寿螺,它更是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黑名单。可能有朋友害怕,万一自己吃上这玩意可怎么办,其实只要是彻底煮熟的福寿螺是不会有寄生虫的,而其它动物也一样,不做熟也会有寄生虫,所以不管吃什么东西,大家尽量都吃熟的,不然受罪的还是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