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小朋友4岁半,经九院黄治物教授诊断为感应神经性耳聋(除图一,其余均为2019年10月份在九院检查的结果),图一为今天刚做的行为测听,因为这次测听结果较上次测听有明显好转,右耳平均阀值好转10个分贝(怀疑上次的测听是因为咽鼓管有积液),所以暂时没有配验,现在回来准备再做一段时间的观察,想请教三个问题:

一是,依据如下结果,我想请问我儿听力是否还会有继续好转的可能?

二是,40分贝通过助听器可以补偿到什么程度?

三是,如果要配验的话是配验峰力的尊享M90?还是峰力高端M70?这两款的具体差别在哪里?毕竟M90比起M70价格上也贵了挺多,就针对我儿子目前的听力水平来说,这种M90的优于M70的性能是不是我家小朋友必须要用到的,如果是必须要用到的,比如音质确实好很多,降噪功能也明显优于M70,那就肯定选M90?(担心的是就像有些人买了个高配车,但是并非汽车发烧友,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他从未用过,实际买个标配就可);又或者奥迪康的Opn1 mini RITE?相较上面两款又怎么样呢?


您好,我看了你孩子的报告

第一个问题:最后一张听力报告是19年10月的声阻抗报告,从报告上来看,吸收率偏低,特别是右耳,怀疑中耳还有积液。最近是否有再复查声阻抗判断中耳 积液有无好转?一般来说,中耳问题引起的听力下降我们叫传导性听力损失,大部分通过治疗可以恢复。耳蜗和耳蜗后的部位引起的听力损失我们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很难恢复。判断感音神经性损失有多少可以通过骨导听力测试来判断(因为骨导是避开中耳,直接通过颅骨振动耳蜗传递的,骨导反映了感音神经性的部分,结果和中耳有无炎症没有关系)。你们孩子有一份骨导ABR的报告,测试频率是2000Hz,阈值是35分贝,说明感音神经部分还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当时判断还是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主,中耳炎症加重了原来基础的听力损失。

你第一张的听力报告,结果比10月份的有所提高。建议你可以复查下声阻抗,看中耳情况,或者加做一个骨导测试。很容易就判断出中耳还有炎症,听力还会不会好转。(如果骨导阈值和气导阈值重合,则说明听力损失全部来自感音神经性部分,听力一般不会再进一步提高了)。

另外,4岁半的孩子,言语发育,口齿清晰度上有没有个别字词有问题的?家长也需要做好记录。

第二个问题:40 分贝听阈的孩子,助听器使用后,助听器听阈一般可以达到30以内。但是这只是助听器放大的其中一个指标。助听器的小声放大到多少?中等声放大能不能达到最大言语识别,大声增益会不会超过不舒适阈等,都是在验配助听器制定听力放大处方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同一个品牌的助听器,比如峰力的90和70,主要还是环境适应处理不同。4岁半的孩子,在幼儿园就读,所处的环境其实比成人更复杂。他们需要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下去提取言语信息去理解老师,家长讲话的内容,去学习语言和知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以选择高性能的助听器。


听力学方面的解答楼上几位验配师都回复得很完整了。

从产品选择上,RIC机的维修率会略高些。如可以,可以选同系列的迷你耳背机。不过RIC的优势也很明显,小体积。


配,一定要尽早配,配完还要去检测一下孩子的言语功能。如果有问题的话,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宝宝是典型的神经性听损,简单的说,就是宝宝的双耳耳蜗有问题。孩子听不清楚,就说不清楚,早配可以止损言语功能损伤。如果孩子开始上学了,听不清楚,也说不清楚,会严重影响TA的学业水平、心里健康、社交能力和智力发展。


平均40dB碗状的听力损失,按照我国卫健委的标准,儿童听力超过30dB建议选配助听器,一些轻中度的听力损失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能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处于言语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影响是不可逆的。

孩子选配助听器时,检查配合好的,以行为测听结果为金标准,题主宝宝近期的这一份行为测听报告,孩子配合好,纯音气导测试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只是缺一份声导抗报告,一份骨导测试结果,看看孩子现在是否还有中耳积液的问题,便可以判断是否还有好转的可能。

婴幼儿轻-中度听损早期干预必要性?

mp.weixin.qq.com图标

轻中度听损的宝宝,助听器验配时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干预,否则对残余听力可能造成伤害,避免干预不足,否则助听器戴上去还不如不带,需要助听器孩子带耳朵上进行真耳测试,精细的调试数据,做助听后的声场评估,可以判断助听后效果;一般这种轻中度的听力损失调试得当,基本可以接近正常听力,且不会造成残余听力损伤。

关于助听器的选择方面,可以对比不同品牌机器的真耳测试的结果,哪款清晰度高,选哪一款,从孩子的听力损失来看尽量选择压缩阈低,高压缩比的机器,小声放大比较好的机型,对于孩子来说清晰度比较高,尊享及高端的区别在于降噪和清晰度,差别是有的,但是不会非常大,好的助听器可以帮助在嘈杂环境当中聆听更加轻松,有些不敏感的人初次听可能听不出来,但是,佩戴习惯了的人可以听出两款差别。


谢谢邀请

1、关于听力是否会有好转的可能 坚持定期复查声导抗,从现在的结果看,仍然处于负压状态,婴幼儿比较多是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造成腺样体肥大而诱发的渗出性炎症。注意一下孩子是否还存在鼻塞、流涕,睡觉时是否存在张口呼吸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好转会更快。另一方面,在做行为测听时,和听力师提议尝试做骨导测试,骨导阈值不受中耳情况的影响,惟一的困难是说服孩子配合佩戴。骨导阈值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了,当然,小孩子做行为测听配合很重要,多做几次找出重复性最强的数值,就是孩子听力数据的基准了。

2、关于能补偿到什么水平 前一位答主提到可以补偿到声场30dB左右,在这里表示认同。这个阈值并非无限越小越好,所以需要结合真耳助听后响应测试(真耳分析)、言语测听来综合判断。真耳分析实际上就是测试助听器在孩子外耳道内的放大量与根据听力计划的放大目标是否一致,这对于听得更清晰非常重要。而言语测听又从主观的角度来印证助听器的清晰度,而单纯只看声场结果就无法了解听的清晰度如何。

简单来讲,对于听力较轻的孩子来说,助听器补偿合适了,获得的听觉能力与正常听力的差异并不会太大。这里不仅指感知到更多的声音,更指对声音的辨别力,特别是杂讯中对言语的辨别能力,多人对话等。除了语言外,还包括对各种音调的感知与辨别力,即孩子学唱歌乐器也不会比听力完全正常的孩子差。当然,助听器的功能也需要有相应的支持。

3、关于性能和品牌的选择 题主提到的型号都是RIC机,峰力Audeo M和奥迪康OPn miniRITE都是不错的产品,选哪个都可以,重点还是选择好验配师及机构。假如验配师没问题,个人比较推荐OPN,很简单性价比高多了。M90与70的差异其实就是嘈杂环境下的舒适度和清晰度有差别,我让成年用户戴这两个助听器到户外去,他们告诉我,在马路边90听到的汽车杂讯明显小一些,而且语言更清晰。当时是大的公交车通过,所以声音在我听来都是比较大的。再多啰嗦一点关于RIC式助听器在小孩子使用可能存在的一些麻烦:①就是外置受话器相对容易坏(原因包括:1.孩子自己扯坏;2、孩子耳道小,受话器并不能完全戴到位导致的受话器连线异常弯折导致;),尽管保修期内免费,但邮寄维修期间孩子是没有助听器使用的。有的听力中心针对此点会在配机时多赠送一套受话器,以备不时之需。②另外,受话器包裹在耳朵里面的,当孩子耳道长大更换耳模时也需要寄厂或者说将助听器留在听力中心制作耳模安装。③当助听器维修的时候,由于耳模的问题,听力中心提供的备用机往往无法使用。


首先,我要表扬你,上传了这么详细的诊断资料,TB ABR各频率的测试数据、DPOAE、鼓室图、声导抗、多份听力图,相互佐证,让我们对孩子的听力情况的判断比较有把握。

黄治物医生的判断基本上没有问题,至少从这些数据来看,孩子应该有轻度的神经性听力损失。

程度不严重,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我发个最近一个6岁来我这边选配助听器的小患者的听力图,可以自行对比下看看。

孩子的平均听力损失在40分贝左右

这个孩子在出生时也是筛查不过,不过后续家长也进行了全面的听力检查,整体听力损失在40分贝左右,由于这个程度相对很轻,所以家长也一直未进行干扰,既没有选配助听器,也没有进行刻意的言语强化训练。

孩子平平淡淡地长到六岁左右,各方面发育都很好,最让人担心的言语发育方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这次来我这里咨询,主要还是一直困惑家长的一个问题:是否有必要选配助听器。

到孩子6岁时,一般来说,听力已经非常稳定,测试上也很少出现因为耳部结构、配合问题上的误差,所以上图是我进行的最终纯音测听结果,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孩子的真实听力。

而这个孩子,是否要选配助听器,也是经过多次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家长的希望等,最终还是建议选配助听器,主要用来作言语方面的一个正音训练,以及上小学后的一个上课需要。

40分贝,是很轻的一个听力损失程度,我们日常言语声,一般平均声音强度在50到60分贝,所以即使没有佩戴助听器,孩子也可以靠自然聆听来获得言语能力。但是这个过程,相比听力正常的孩子,是会有些不足的,比如言语中一些比较轻微的音,如各种辅音,如f、s这种,发音短促,能量偏小,孩子还是会辨识上的困难,所以这个孩子的家长,偶尔能够觉察到孩子在一些听方面不足,比如意思没听对,或者要求重复。

现在孩子只有4岁,正是言语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你们还不想给孩子配助听器,也问题不大,但是要注意适当进行下言语发音方面的强化训练,不用送到专门的机构,可以日常在家中多进行一些辨音方面的训练,尤其是辅音方面的发音练习。

最后来简单回复下几个问题。

至于是否听力会好转,大体上变化应该不会太大,轻度神经性听力损失基本上可以确定。

是否选配助听器,可以自行决定,不配也可以,配也可以,如果不配,多做言语练习。

峰力、奥迪康都是大品牌的助听器,RIE/RIC(受话器外置式)这种机型在耳背式机器中是比较小巧的,孩子佩戴负担较小,都可以满足要求。当然,除了RIE/RIC这种机型,也还有其他的一些机型可做选择。

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微信、私信、留言交流,不定期回复。

过段时间再复查声导抗测试,中耳炎症好了后才能确诊。小孩子正是学习阶段,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性能好的,现在有很多儿童款助听器,专门针对儿童使用的,建议到店详细咨询。


您好,谢邀。

1、建议做声导抗,以及纯音测听。目的是看中耳炎症是否消除。气骨导值差确定听损性质。如果是感音神经性听损,则听力进一步变好的可能是比较小的。

2、建议观察孩子语言发育情况。如果语言发育较好,没有吐字不清,聆听困难,就平均35-40分贝的听损来说,选配助听器需要考虑助听器的补偿以及孩子佩戴的感受。助听器补偿也就是到30分贝上下。个别频率会补偿到20分贝左右,但是助听器佩戴的感受会比较糟糕,并不太舒服。所以选配助听器建议还是要看孩子的感受,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配。


谢邀。中耳积液建议测试声导抗,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听力基本不会再提升。40dB听损的孩子,选配助听器后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但也取决于佩戴年龄,康复效果,所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语言发育过程。而且,轻度听损的孩子,不戴助听器语言发育影响也不大,只是一些小声音,细节声音需要助听器帮助。至于选择什么档次的助听器,安静环境中助听器音质差别不大,主要看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嘈杂,杂讯环境中的言语清晰度是主要的区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