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双11购物季期间的物流盛况。(图/CFP)

▲2017年双11购物季期间的物流盛况。(图/CFP)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双11购物节」进入倒数,多家电商平台已公开「购物攻略」,今年玩法仍以「津贴直减」、「团队作战」为主;不过在下标前可要注意,别落入「明降实涨」的购物窘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电商平台评级榜」,直指某些平台下标前应「谨慎下单」,甚至还有「不建议下单」的数十间「有雷名单」。

根据《扬子晚报》报导,「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Q3全国综合零售电商TOP20消费评级榜》,榜单依据近十年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数据,统计数十家电商平台用户消费纠纷案例大数据,依据反馈率、反馈时效、满意度多项指标模型评估,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划分为「建议下单」、「谨慎下单」与「不建议下单」购买评级。

▲▼双11购物节进入倒数,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2018年Q3全国综合零售电商TOP20消费评级榜》。(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2018年Q3全国综合零售电商TOP20消费评级榜》。(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在榜单中,有赞、唯品会、京东、苏宁易购、我买网、拼多多、当当、网易严选、云集等平台,在受理、解决投诉较为积极,用户满意度也较高,购买指数普遍在0.75以上,获得「建议下单」购买评级。

谨慎下单部分上榜的,包括百联、返利网、卷皮网、国美在线、微店等5家,平台用户获得的购买指数普遍在0.4至0.75期间,被列为「谨慎下单」。

最后,闪电降价、猎物、转转、萌店、有货、本来生活、好乐买、E宠商城、易视眼镜、小米商城、1药网、可得眼镜等平台,因多项指标普遍落后平均水平,用户满意度较低,列入「不建议下单」。其中有货、易视眼镜、小米商城、1药网、可得眼镜平台反馈率、回应时效性、用户满意度均为0。

今年「双11购物节」,京东推出27天超长大促销,创造历史之最;阿里与「饿了么」一同备战;唯品会、苏宁等也给出一些优惠和新玩法,津贴直减依旧是主流,团队作战则成为新亮点。

不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最好事先了解商品市场价,再对促销活动进行评估「是否有实际优惠」,秒杀、让利、赠红包等促销手段,容易引起冲动消费,须留意「明降实涨」的购物窘境;此外,在付出「预售定金」前也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细则,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