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統,1928年建立,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領導是CC系的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它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制的特務機構,負責對中共和汪偽政權的情報,主要針對黨、政、教育、經濟、文化、和一般民用工廠。

軍統成立時間晚於中統,實際負責人是副局長戴笠,成立時間是1938年,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蔣介石為了防止兩個情報組織內鬥,給雙方劃分了職責範圍:軍統只負責軍隊相關的工作,例如,軍隊、軍事院校、兵工廠以及直接屬於後勤方面的軍需用品工廠;中統負責和「黨務」有關的工作,例如,國民黨各級黨組織,其他黨派。總之,粗略劃分就是,軍統負責「軍隊」相關的事,中統負責「黨派」相關工作。

由於抗戰以後,對日工作轉入重心。所以,軍統的地位日益上升,而且勢力也逐漸擴大。再加上,蔣介石對於軍統更加信任,而中統方面相對獨立,不讓蔣介石插手。所以,軍統頭目戴笠更加受蔣介石重用。

兩個特務機關雖然有矛盾,摩擦不斷。但是,兩統都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他們也算是同門,很多矛盾事情過去了,雙方也是「既往不咎」。雙方只是暗地裡較勁,表面上還是互相禮讓。雙方的你死我活的鬥爭,直到「趙理君和韋孝儒事件」以後才開始。

趙理君和韋孝儒事件

1941年,戴笠手下「四大殺手」之一的趙理君,指派手下督導團公然用槍支和日本人換鴉片。這事,被中統方面韋孝儒軍隊發現,韋孝儒當時任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專員。韋孝儒不顧軍統面子,處死了為首的幾個販賣鴉片的趙理君手下。

趙理君記恨在心,1942年3月,在河南省召開全省行政專員大會時,趙理君派殺手,將韋孝儒等6人扔到井裡活埋了!韋孝儒和陳立夫關係特別好。當韋孝儒被殺以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讓軍統限期10天破案。

戴笠知道以後,也趕來詢問此事。趙理君欺瞞戴笠,讓這幾個殺手躲了起來。但是,百密一疏,其中一個殺手出賣了趙理君。蔣鼎文知道是戴笠手下趙理君所為以後,趕緊彙報給了蔣介石。時任蔣介石委員長第三處處長的陳果夫,聽說軍統殺了他們CC系的人,並落井下石說趙理君是日本特務。最終蔣介石下達了「可殺」的命令!

趙理君被槍斃以後,戴笠當時就流眼淚了,將趙理君埋在成都軍統公墓。從此,戴笠對中統的厭惡發展成為「仇恨」。

中統局勾結日本,販賣偽鈔案。

此後,戴笠的軍統發展到四萬多人,軍統有實力可以和中統一爭高下。剛好,中統和日偽勾結販賣「偽鈔」的事,被軍統發現。

1943年,軍統截獲中統運往重慶的兩船的私貨,船裡面都是新法幣。原來,國民黨有一塊5元面額的印鈔底板放在香港保存。香港淪陷後,日本得到了底板,經過仿造以後,開始印刷各種面額「偽鈔」。中統竟然和日軍交易,用真鈔換來日本的「偽鈔」,然後在國統區購買物資,牟取暴利!

戴笠馬上組織情報,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知道中統在日本人那裡買假鈔,謀取私利,擾亂國統區經濟以後,大發雷霆!所有假鈔案經手人,都被抓了槍斃。蔣介石對中統負責人徐恩曾失望透頂。

同年7月,戴笠的軍統得到了美國方面支持,創立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軍統依靠美國人支持的武器裝備,開始培訓高等特工。而且,軍統在各地刺殺汪偽漢奸的任務,完成的也是非常出色。此時,軍統地位佔據了上風。

徐恩曾後來因為參與中印緬邊境交通線走私案被免職,中統從此一落千仗。

(文|勇戰王聊歷史)


自從軍統從中統中獨立出來,軍統和中統的明爭暗鬥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表面上是軍統副局長戴笠和中統副局長徐恩曾之間的爭寵,實際上是蔣介石與陳立夫陳果夫之間的較量。

有一句話大家可能都聽過:蔣家天下陳家黨。蔣家,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陳家,說得就是陳立夫和陳果夫兄弟。

說陳氏兄弟,要簡單的說一下南京國民政府內部的三大政治派系:

  1. 黃埔系,出身黃埔軍校的人員,天子門生,蔣介石的嫡系,基本把持著整個軍界,代表人物為陳誠。
  2. cc系,中央俱樂部(center club),靈魂人物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基本把持著黨務和政務。
  3. 政學系,以楊永泰為頭,大體相當於蔣介石的智囊團吧。

因此,陳氏兄弟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位極高,蔣介石對其兄弟也是忌憚三分,而中統,正是陳氏兄弟的勢力範圍。對於一心想要集權的蔣校長來說,陳氏兄弟並不是那麼好的存在。但是陳氏兄弟的身份和特殊,他們是陳其美的侄子,而陳其美是蔣的結義大哥,年紀輕輕就死了,蔣對陳其美很敬重。

蔣介石明著不好動陳氏兄弟,但是可以玩陰的的,將軍統獨立出來正是這麼一招妙棋。中統是陳氏兄弟的重要陣地,通過扶持戴笠的軍統,打壓陳氏兄弟的中統,從而打壓陳氏兄弟的勢力。


軍統負責人戴笠不是黨員,可以說軍統算得上是蔣介石的私人勢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統失勢,其實是可以想像的。

再者,中統的負責人徐恩曾確實也是難泥扶不是牆,跟戴笠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徐曾恩幹過幾件事,件件都足以要他的命:

  1. 當年中統負責從武漢押運一批現金回重慶,徐曾恩假裝現金被日軍劫持,卻暗地裡把現金藏起來。後來徐派人把現金帶回重慶準備洗錢,被軍統查獲。
  2. 徐曾恩一心只想賺錢,業務水平不高。甚至購買假鈔投入市場,牟取暴利。還有一些資料說,徐曾恩本人假借職務之便,開設公司,從事毒品交易。
  3. 徐的前妻王素卿打著徐曾恩和軍統的名頭,四處放高利貸,大發國難財。

當這些事情被戴笠掌握之後,可以想像蔣介石的內心是既憤怒又開心,憤怒的是徐這麼不要臉,開心的是可以趁機敲打一下陳氏兄弟。


戴笠從上海灘上的一個小混混,最後成為中國特務組織的最高負責人,的確是有其過人之處的。據傳,在上海時,杜月笙初見戴笠,就認定戴笠日後必是飛黃騰達之人。

其實,年少時,戴笠也是一個頑皮的問題少年。在上海灘時,更是花天酒地、嫖賭淫樂、無所不為的。後去考黃埔,竟然落選,於是改了個名字,從此竟性情大變、不再好動、外向和活躍,開始內斂、沉穩、特別是對做事的專註,簡直變了一個人。

國民黨中將、曾任軍統代局長的唐縱,在日記中就這樣評介戴笠:「雨農成功有兩點要訣:一是不放過一點機會,凡有機會,便不分晝夜,不顧一切,切實抓住去做;二是凡事有利,絕對不顧人情,絕對不為人情影響事功」(《唐縱日記》)。

在與國民黨的另一大特務組織中統的爭鬥中,戴笠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手段極狠。1938年,國民黨將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前軍統)改組,原來負責黨務的第一處,成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中統);而原來負責情報的第二處,則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

(國民黨兩大特務頭子徐恩曾與戴笠)

這兩個國民黨的特務長期以來就矛盾重重、爭鬥劇烈。過去,中統因為前期根基較好,所以還是佔了點上風的,所以戴笠一直不放過任何壓過中統一頭的機會。中統局與軍統局的正式成立,正好就給了戴笠一個機會。

當時,雖然中統軍統橫行一時,但兩局的正局長卻都是蔣介石待從室的人當正局長。而且,蔣介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侍從室情報管理小組,即待從室第六小組。對於這個可以通天的小組負責人,中統與軍統都暗中爭奪。最後,軍統出身的唐縱給當上了,於是戴笠百般拉籠討好唐縱。戴笠就對手下的人說過:唐縱當了第六組組長後,就是軍統局的「頂頭上司」,大家對唐要特別尊重。

而唐縱畢竟也是軍統出身,所以也向著軍統。所以,當中統與軍統上遞情報時,唐縱會選擇性地向蔣介石彙報。比如,如果兩局上遞的情報是一樣的,唐縱會先把軍統的遞交蔣介石;如果是中統獨家的情報,唐縱又會暗中通風軍統,讓戴笠想法補救。結果,給蔣介石造成了一種錯覺,軍統的情報能力比中統強。得到蔣介石信任的戴笠抓住機會迅速發展軍統,先後掌握運輸統計局監察處,財政部緝私署,水陸交通統一檢查處、財政部貨運管理局的大權及交通警備司令部幾個團的兵力,與上萬人的緝私武裝,軍統達到空前強盛。自此,軍統就一直壓著中統了。

(唐縱)

當然,這只是軍統與中統暗中的鬥法。在公開場合,軍統與中統也曾試過大打出手,有好幾次鬧得蔣介石都不好收拾的。比如軍統「四大殺手」之一的趙理君被槍斃一案,就讓中統與軍統鬥得烏雞眼似的。1942年,趙理君到洛陽,任第一戰區少將編練專員兼洛陽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在任期間,趙理君把住黃河渡口,利用職權,公然走私鴉片,大發國難財。一次走私鴉片被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的軍隊查獲扣押,趙理君竟然派人槍殺了韋孝儒等6人。結果中統一紙狀書告到蔣介石那,蔣介石只好槍斃了趙理君。

(軍統與美國合作訓練特工)

而軍統抓住中統頭目徐因曾前妻走私軍用物資一事,更是將徐恩曾徹底打翻在地。徐恩曾統領中統長達15年之久,抗戰期間,其前妻打著徐的名號,利用軍車在滇緬邊境走私。戴笠知道後就派人祕密地蒐集證據,告了徐恩曾一狀。結果,本來就對中統在抗戰中表現不佳的蔣介石大怒,頒下「撤去徐恩曾本兼各職永不錄用」的手諭。1945年1月30日手令下發,2月1日上午9時即辦交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連想保他的張立夫、張果夫兩兄弟都來不及反應。

這一仗,應該是戴笠與中統爭鬥中最快意的一仗。只是命運弄人,同年,戴笠竟飛機撞山不明不白的死於非命;而下臺後的徐恩曾則經商發了財,得以壽終。


戴笠的一步登天,就是在1934年「南昌機場大火案」中以較強的偵破能力,還原事實真相,粉碎了中統希望接收鄧文儀軍委會「密查組」的陰謀,蔣介石一怒之下,將密查組近1000名專家和特工全部撥歸戴笠的「復興社特務處」指揮,軍統的雛形一下子確立起來,自然,陳立夫和徐恩曾也恨之入骨。

由此,戴笠接任南昌行營調查科長,正式進軍中樞。1935年初,戴笠的特務處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非後來的軍統),陳立夫時任局長,第一處徐恩曾,第二處戴笠,第三處丁默邨(後投日),因為第一和第三處都是中統班底,戴笠資歷又淺,所以在局本部叫人掐的死去活來,戴笠經常找老蔣訴苦。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在武漢經蔣介石提議,調查局正式分家,陳立夫和徐恩曾另組「中統局」,戴笠第二處則繼承了「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招牌,這纔是我們經常提及的真正意義上的「軍統」。從1932年戴笠成立特務處到徹底分家,「戴老闆」整受了六年的氣,沒辦法,二陳在國民黨內勢力龐大。

同行是冤家,戴笠必然開始報復。

(中統創始人陳立夫)

戴副局長和徐副局長有個共同的愛好,美女。區別是戴笠財大氣粗,徐恩曾囊中羞澀,所以徐恩曾經常動用中統組織為其撈錢,縱容前妻王素卿在成都大放高利貸,甚至是中統行動特工去討債,鬧出過人命。戴笠不動聲色,派軍統特務將一體材料整理匯總,逮住機會就上報蔣介石,老蔣把徐恩曾喚來大罵,已對其漸生不滿,加派兩名副局長削弱之。

豈料徐恩曾自以為是二陳表親,不收手反而變本加厲,又開始走私販私,甚至倒賣假幣牟利。當時的「水陸統一檢查處」和「財政部緝私局」全部由軍統控制,徐恩曾此舉,無異自投羅網。

中統第一次從武漢偷運法幣事件,就是被軍統檢查站查獲,是陳立夫出面保全了徐恩曾的位置;1944年底中統再次偷運日製假幣回重慶,由於內鬼泄密,再次被戴笠手下截獲,這次「勾結日偽,破壞經濟」的罪名更大,陳立夫也不敢出頭了。

1945年1月,蔣介石手諭:徐恩曾解除本兼各職,永不錄用。


第一,戴笠是直屬蔣介石的。徐恩曾則是CC的特工頭目,二者完全不同。

即便CC是蔣的嫡系也不一樣,蔣的奴才,蔣的奴才的奴才能一樣嗎?

其次,戴笠被胡宗南推薦給蔣介石,又是黃埔學生,這在先天上就更得蔣信任。

再次,戴笠軍統只在軍隊、涉日、涉共三條上做文章,比CC控制郵政,掌握黨部,四處插手好看得多。對藍黨內部派別,黃埔高級將領則都不怎麼牽涉,這些人對軍統更能接受些。

再次,抗戰時期一切以軍事為先。以政治工作為主的中統當然就是次要地位,各種資源相對優先於投入軍統,所以軍統功勞自然更多,中統對蔣的影響力肯定是逐步縮小。

最後,徐恩曾多次陰謀運輸日軍製造的偽鈔謀取私利,這當然屬嚴重罪行,二陳都不敢保他了,所以1945年1月,蔣下令撤消徐恩曾的職務,永不錄用。


文史野趣/潁州小史官

徐恩曾十分好色,最終失敗也是失敗在女人手裡,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徐恩曾最終把自己斷送在一個色字上。

對於軍統和中統的爭權奪利,不是一時半會能說清楚的,我就來講講我說知道的,戴笠如何使徐恩曾失敗的。

徐恩曾可謂是萬花叢中過,寸草不生!他一生玩弄的女人有很多,是個十足的情種。早年,徐恩曾早年接受包辦婚姻,娶了一個沒文化的妻子,但是後來隨著自己地位的上升,越發對妻子不感興趣,但是有了孩子他也沒辦法,雖然沒有離婚,但是很少回家,只是定期給妻子生活費而已,而他的糟糠之妻也沒有辦法,只能任由他在外面胡來。

後來,徐恩曾平步青雲,成了中統大佬,膽子越來越大,於是,在遇到一個喜歡的女子之後,他便和原配離婚了。說到他和第二任妻子的逸事,真的是不太道德。王素卿是個大學生,她的妹妹在徐恩曾的部門裡上班,一次,王素卿來看望妹妹,此時徐恩曾已經拿下了她的妹妹,於是就請姐姐喫飯,但是色心驟起的徐恩曾,看上了女友的姐姐,於是下藥迷倒了姐妹倆,後來的事大家自己想吧!

無奈之下,王素卿從了徐恩曾,後來徐恩曾拋開一切娶了她。然而兩人並不幸福,沒多久就離婚了,王素卿貪財,在徐恩曾又娶了一個女人之後,她依舊利用徐恩曾的關係網謀取不法之利。

徐恩曾也許是貪戀舊情,對王素卿的各種出格手段聽之任之,然而,活在夢裡的徐恩曾,並沒有意識到此時的戴笠正在時刻關注著他,同時也在關注著王素卿!

後來,戴笠感覺到了出手的時刻,於是,列出四大罪名:

濫用職權罪、

走私戰略物資罪、

縱容手下殺人罪、

擾亂市場秩序罪。

這些大多都是王素卿做的,蔣介石知道後大怒,下令罷免了徐恩曾,昔日風雲一時的中統大佬就這樣倒臺了。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補充交流!

【我是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的朋友別忘記右上角關注哦!】


其實也不能說是什麼特殊手段,可以用九個字概括「壯自身、等時機、抓把柄」。

一、中統和軍統都是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中統管黨內,軍統管軍中,一內一外,分工明確。

但兩組織之間卻是一直明爭暗鬥,勢同水火,或許是想爭做第一,畢竟沒人會甘願居於人後,又或許是蔣為了制衡、權衡而鼓勵他們競爭。總之,軍統和中統之間一直都是矛盾重重,暗地裡經常火拚,就如同電視劇裏的黑幫一樣,震驚一時的「魯東行轅事件」就是這兩組織火拚的結果。

二、軍統和中統矛盾尖銳,自然而然就會有想搞垮對方的想法。

而軍統隨著戰爭的爆發,掌管軍中情報的軍統逐漸越來越強大,甚至軍中之人都是談軍統色變,加上蔣的偏愛,軍統在後來在綜合實力上應該是超過中統的。

在抗戰時期,中統和軍統的暗鬥,軍統是佔據攻勢的,但戴笠沒有選擇主動出擊,而是繼續積累實力。慢慢的,戴笠掌握的硬實力有:運輸統制局監察處、財政部緝私署、水陸交通統一檢查處、財政部貨運管理局大權,甚至還有交通警備司令部的九個團和上萬人的緝私武裝。

三、實力夠雄厚了,戴笠就是等待時機了,他依然不主動大規模出擊,而是耐心等待,等待中統出錯,從而抓住中統的把柄。因為在當時的背景下,軍統還是中統,沒有哪個敢說自己是乾淨的。

戴笠的苦等沒有白費,1943年,軍統利用自己在運輸監察處的資源,截獲了中統一輛滿載鈔票的專車。那一車鈔票從敵區運入重慶,不可能是乾淨的,而且極有可能是假鈔,於是戴笠立即報告給了蔣。

後查清,這一筆鈔票雖不是假鈔,但是已經被註銷了,中統想到把它運到重慶發一筆橫財。當時的蔣大怒,立馬治了中統的罪,中統大佬徐恩曾則甩鍋給手下逃過一劫,但他在蔣心目中形象一落千丈。

而戴笠並沒有停止下來,而是趁熱打鐵繼續抓中統把柄,並在1943年年底,發現從杭州來的兩艘商船滿載私貨,是中統運往重慶的新法幣,而且還是從日本方面買的。

戴笠查明後立馬上報給蔣,蔣當時想著:「娘希匹!私運法幣就算了,還和日本人有關係。」於是立馬對中統和徐恩曾失去信心,對他們降至冰點。

這些事件的發生讓中統的形象和地位一落千丈,最終被軍統比下去了。

而縱觀戴笠在兩方之間的奪利,可以發現他善於壯大自己,慢慢抓住人的弱點,把柄,從而將對手打倒。


軍統和中統是國民黨的兩大特務機構,但是二者卻是水火不相容,長期處於內鬥之中。身為軍統老闆的戴笠和中統的陳立夫、徐恩曾內鬥先敗後勝,最終導致徐恩曾走向失敗。

抓住陳立夫把柄。

1935年國民黨召開了五屆全國代表大會,身為中統老闆的陳立夫暗中操控選舉,結果選票居然比蔣介石多出了5票(一個正)。陳立夫趕緊將這個「正」字擦掉,這一切正好被時任特務處長的戴笠知道了。戴笠將這一切告訴了蔣介石,蔣介石得知後立即扣押了陳立夫,好在陳其美的妻子,也就是陳立夫的嬸子出面說請才逃過一劫,但陳立夫的勢力開始遭到削弱。

鬥垮徐恩曾

1941年之前中統徐恩曾的特務工作開展得不錯,但是1941年之後,中統的特務工作遠遠落後於戴笠的軍統。徐恩曾被任命為交通部次長後,蔣介石接見時說「派你擔任交通部次長,目的是要你在全國範圍內在交通佈置一個完整的調查網」。蔣介石此舉的目的是想讓徐恩曾利用交通部次長的便利,強化中統在交通運輸方面的滲透。但是留學美國的徐恩曾不甘心做特務工作,他想藉助中統的勢力往上爬。徐恩曾當上交通部次長以後,竟然把這個職務當成了主業和晉陞的籌碼,導致中統的工作錯漏百出。蔣介石早就想撤掉了徐恩曾,但是一直沒有藉口。

蔣介石下令撤職徐恩曾的導火索是因徐參與了中印緬邊境的交通走私,並放縱他的前妻利用特權借抗戰運輸物資大發國難財。中統的死對頭是軍統,軍統的戴笠為了鬥垮徐恩曾一直在暗中收集證據。戴笠將徐恩曾多次的走私活動報告給了蔣介石,蔣介石極為震怒,最終撤了徐恩曾的職。戴笠終於鬥垮了徐恩曾。


這個問題無需長篇大論,道理很簡單,雖然中統和軍統都以蔣介石馬首是瞻。但中統是黨派特工,而軍統是軍方特工。那個年代黨棍與軍棍誰更厲害。就如國民黨元老無法與將總司令爭權奪利一樣。沒有軍方的支持,中統當然無法與軍統爭權奪利,這是最根本的原因。最厲害的還是中共,在隱蔽戰線上,無論是對付日本的梅機關、特高課還是對付國民黨的中統、軍統通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