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4月9日舉行議會選舉。40多個政黨角逐議會的120個席位。

  總理內塔尼亞胡自2009年當選以來,已經兩次連任,如果他這次再能組閣並出任總理,那麼加上1996年至1999年擔任總理任期,內塔尼亞胡就將成爲以色列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

  【以色列國會】

  以色列是個議會內閣制國家 ,總統是國家元首,具有象徵性的權力。行政實權屬於總理。總理由議會裏的議員選舉產生。

  以色列的議會,不像很多國家那樣分爲上院(參議院)和下院(衆議院),而是實行一院制,有120個議席。議員每四年選舉一次,本次選舉是提前選舉。

  以色列議會 (圖/bbc.com)

  各政黨根據在選舉中的得票比例,分配在議會中的席位。獲得過半數議席的政黨獲組閣權。

  不過,以色列立國以來從來沒有一個政黨能獲得過半數席位,因此一直都是由多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建國後幾十年裏,以色列工黨和利庫德聯盟(團結黨)是以色列政壇兩個大黨。工黨是左派政黨,在巴以問題上傾向於與巴勒斯坦和談;利庫德則是右派政黨。

  2000年以後,工黨逐漸式微,只是在1999至2001年由黨首巴拉克出任總理。

  利庫德集團則一直獲得長期執政權。黨首內塔尼亞胡在2009年出任總理後,已經兩次連任,執政十年。

  如果這次利庫德集團能夠繼續執政,內塔尼亞胡繼續出任總理,那麼加上他在1996至1999年的總理任期,到7月份他就超過以色列開國總理本-古裏安的總理任期,成爲以色列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

  【競逐激烈】

  內塔尼亞胡和利庫德集團這次面臨的最大對手是“藍與白”政黨。

  “藍與白”是以色列幾個政黨爲了贏得這次議會選舉,而在今年2月份組成的一個政黨聯盟。藍色和白色,是以色列國旗的顏色。該黨也被稱爲藍白黨。

  由於是多黨組成的聯盟,藍白黨黨內意識形態也比較多元,但整體來說,藍白黨的政治立場算是中間派。

  藍白黨兩個重要人物是聯盟內的“以色列韌性黨”黨首、以色列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和以色列“未來黨”黨首雅伊爾·拉皮德。

  韌性黨和未來黨在組成聯盟時達成協議,如果能夠贏得大選獲得組閣權,那麼甘茨和拉皮德將輪流擔任總理。即前兩年由甘茨任總理,後兩年拉皮德接任。

  從選情來看,這次選舉主要是藍白黨和利庫德之間的競爭。競爭結果決定是內塔尼亞胡繼續掌權,還是由甘茨和拉皮德輪流坐莊。

  由於工黨式微以及巴勒斯坦內部分裂難以形成壓力,藍白黨和利庫德在巴以問題尤其是領土問題上又都秉持強硬立場,所以巴以問題在這次選舉中已經不是主要議題,不是爭論焦點。

  爭論的焦點在於以色列的內政,特別是集中在反腐敗問題。

  內塔尼亞胡最近幾年被腐敗問題困擾。2017年以來,以色列警方對內塔尼亞胡展開兩項刑事調查,分別涉及他涉嫌收受富商賄賂和幫助“友好媒體”打擊競爭對手。

  今年2月,以色列總檢察長宣佈,打算對內塔尼亞胡進行賄賂和欺詐指控。內塔尼亞胡成爲該國歷史上首位被指控犯罪的在任總理。

  藍白黨抓住這些機會,承諾如果勝選就建立清廉政府,關注以色列少數族裔的權利,重啓與有效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談判(但保證在領土問題上不讓步)。

  【特朗普相助】

  飽受醜聞纏身的內塔尼亞胡,也有自己的賣點:兩年多來的外交成就。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 (圖/apnews.com)

  過去兩年多,由於特朗普上臺,美國的親以色列程度,達到奧巴馬時代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據半島新聞網報道,2016年特朗普當選後,內塔尼亞胡就在紐約特朗普與之會面,並且親自“教導”特朗普理清了在一系列問題上的思路。

  這篇報道透露,內塔尼亞胡對特朗普摸得很準,知道他最重視移民問題、伊斯蘭極端分子問題以及如何推翻奧巴馬遺產問題。

  內塔尼亞胡把這些問題融合後,說服了特朗普:在中東確定伊朗爲大敵,像以色列那樣修“邊境牆”,重視與俄羅斯的配合。

  果然這兩年來,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將美國駐以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4月8日又將伊朗革命衛隊定爲恐怖組織——當然,談到非法移民問題是,他也多次提到,以色列修的牆“非常有效”。

  由於安全問題事關以色列生死存亡,所以以色列人對特朗普的印象不錯,這也成爲內塔尼亞胡重要的政績。

  同時還不要忘了,內塔尼亞胡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關係也不錯。能同時將美俄拉攏爲自己的盟友,內塔尼亞胡自有他的獨到之處。

  因此,儘管醜聞纏身,面臨刑事指控,但內塔尼亞胡在選前的民調中支持率也相當可觀,大有機會再次組閣。

  不過不少分析也預測,就算內塔尼亞胡能夠組閣、出任總理,他的下一個任期也必將和“被調查”、“被起訴”聯繫在一起。

  真是這樣的話,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的共同語言就更多了。

  本文爲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