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韦帆/台北报导

挑选房屋时,购屋族对于「预售、新成屋以及中古屋」都各有所好,如果是购买中古屋,到底找房仲好还是自己买好呢?内湖发生一个购屋买到「海砂屋」案例。屋主卖屋前,故意在已经海砂屋造成的钢筋裸露天花板上,先上一层隔板后再装崁灯,连买卖经验丰富的房仲也被骗过,买家重新装潢时,才惊觉不对劲,一拆下发现竟是钢筋裸露的「海砂屋」,所幸房仲「代位求偿」(非法律上定义)才让事情圆满落幕。

事情发生在3年前,内湖有一含有「顶加房屋的老公寓」,卖屋时委托房仲处理,屋主介绍房屋时也特别「热心的拆下崁灯」,让仲介查看是否有壁癌,证明屋况良好,当时该名仲介查看后「觉得没有问题」,就开始替「热心屋主」找寻买家。

不久后买家上门了,在仲介带看房屋时,屋主「故技重施热心的拆下崁灯」,证明屋况良好没有问题,买家就开心的房屋买下,谁知道在重新装潢时,工班拆除崁灯后,觉得「天花板怪怪的」,结果一查发现有一层隔板,拆下后才惊觉竟然钢筋裸露,屋主愤而找上台湾住宅消保会调处。

住宅消保会请「房仲、屋主、买家」三方一同到该屋之后,住宅消保会理事长吴翃毅一看,觉得有点像「海砂屋」,建议申请检测鉴定。「八九不离十了吧」吴翃毅指出,根据多年调处经验,这样的屋况基本上就是海砂屋了,就差张检定报告。屋主立刻「据理力争」的说,这边还有顶加阿,对买家说,你还是赚到了。买家虽然不满,但还是拒绝了检测,希望对方以修补的方式解决。

后来经买家同意后,房仲立刻请求总公司支援,先请合作工班前来修补,并向卖家求偿买家损失。买家表示,所幸有找房仲,不然自己打官司不仅旷日废时,屋主也不见得愿意理他,最后屋主赔偿买家(房仲已修补所以给房仲)35万全案了结。

吴翃毅分析,买家或许是担心房价下滑,或影响未来买卖,再加上考量顶加的价值,所以拒绝检测。不过这样的案例,提醒了大家,买卖房屋时,虽然表面看起来没问题,但最好还是用手「敲敲看」,确认是否有「隔板造假屋况」的嫌疑。吴翃毅说,很多人买卖中古屋时,都不想被「赚一手」仲介费,但却忽略了仲介扮演的脚色不仅是媒合,也会帮忙确认屋况。

此案例最明显的,虽然「房仲」因疏失,导致买家买到海砂屋,但由于公司有合约保障,就先进行协助修补,并再代替买家向屋主求偿,让买家省下不少求偿的功夫,所以建议买卖中古屋,若自己并非「很内行」,找房仲除了媒合外,也是等于多买了一层保险,避免出了问题以后,纷争难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