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甜蜜杀机/大稻埕杂谈

甜蜜杀机 MyScore7.2 ;大稻埕 MyScore6.0

1111115   

甜蜜杀机』是国片少见的,能将喜剧拍得如此顺畅的佳作,它的喜感来自剧本里刻意埋入的诙谐对话,来自于男/女主角(苏有朋/林依晨)自然交融的化学效应,也来自于导演精简快速的运镜与剪辑。看本片风格,很难联想导演是曾拍过『命运化妆师』的连奕琦,从整体叙事的流畅度来看,连导在这部电影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也较前作明显进步许多。只可惜大台北票房859万,比起同期之贺岁片『大稻埕』仍相去甚远,也证明了票房与电影品质永难划上等号。接下来的大陆票房,就看耕耘大陆许久的苏有朋/林依晨的魅力了。

所谓喜剧的诙谐,未必一定需要演员刻意装扮夸大表情。近期如『大稻埕』的两位抢戏胖男孩、『总铺师』的三位网友,都是片中刻意安排,色彩鲜明的甘草人物,在表演上做足了扮傻/扮丑的喜感表情。当然,每个人对幽默的认同标准或有不同。对我而言,能够将喜感镶嵌至对话中,溶入角色性格中,无疑才是更高层次的喜剧呈现。

我们可以在『大稻埕』里,看到宥胜偷听猪哥亮调情隋棠时的憋嘴狂笑,但这样做足了表情的笑果,却可能比不上『甜蜜杀机』里,苏有朋的一个表情,或马念先的一句台词,甚至吴中天抗议头戴安全帽的喜感。『甜蜜杀机』至少在喜感的呈现上,与一般国片有了明显的区隔,也示范了所谓喜剧,并非仅能透过表情的浮夸,言语的鄙俗来传达,而是经过缜密设计的剧本,一样能从对话以及观众对情境之预想来达到笑果。

电影主题曲对『甜蜜杀机』的帮助颇大,这首改编自台视早期警匪剧『天眼』的主题曲,轻快熟悉的『老金曾经这么说……』,相信对六年级中段班以前的观众会有会心一笑的感觉,而本次重新编曲与重唱都颇为成功(马念先/苏有朋),直接而干脆地将这部电影的调性定义出来…。

而这种结合过去现实呼应电影的幽默,我们也可以在『甜蜜杀机』里,林心如在相亲场合拒绝苏有朋的现实连结里找到趣味。而『大稻埕』最让我捧腹的笑点是片末猪哥亮竟然可以直接抱怨起导演叶天伦(怎么把亲热戏对手从隋棠换成素珠?),则是超乎电影规格,结合现实笑点的另一种呈现。

甜蜜杀机』仍有两段较可商榷的桥段,一段是郎祖筠抱著雷洪尸体时忽然唱起歌来,另一段则是阿KEN与朱芷莹中弹后的安详平和,这两段的结果似乎说明著:创意的表现手法是种艺术的选择,但相对也是一种唐突的风险。不过导演中段以多角色走秀模式来进行故事推理的展演,则是另一段让我欣赏的表现手法了。

至于『大稻埕』,由拍过『鸡排英雄』的叶天伦执导,以贺岁片规格而言,算是中规中矩,却也没有太多惊喜,最突出的仍是猪哥亮的幽默与隋棠的演技。一段宥胜穿越时空的戏码,仿佛是『MIB星际战警3』Will Smith穿越时空的翻版;主角碎镜面的摄影技法,则让我联想到Danny Boyle去年的『索命记忆』。这部电影企图连结蒋渭水的民权运动,场景有到位,但日警反派形象却过于轻薄,日皇太子访台之示威场景全场人民比V,呼应现代观看影片的全场莫名地潸然泪下,都突显了这部电影在刻画日治时代民权运动深度不足与乏力,也枉费了李李仁颇有说服力的选角与外型扮相。

我相信,叶天伦导演有能力拍出一些深刻的戏码,只是在『大稻埕』的电影调性里不适合,在部分桥段出现的情感戏码就略嫌Over与突兀了。综言之,『大稻埕』全片仅能以贺岁片等级视之,嘻笑怒骂之余,如想跟它认真,的确可能也搞错了对象。

在接近的档期,两部截然不同的国片喜剧,都是适合大众观看的普罗电影,却有著截然不同的观影质量。两者相比,我想,连奕琦的『甜蜜杀机』,的确走出了自己的警匪喜剧路线,也让我看到了国片的一丝希望。

 

Kafel Chang 卡费罗 2014/05/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