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看好的法德戰鬥機項目,還要繼續嗎?

FCAS概念圖

上個月,法國和德國簽署了一份價值6500萬歐元(7400萬美元)的合同,涵蓋了未來戰鬥空中系統(FCAS)計劃中的兩國戰鬥機研發頭兩年。這與過去半個世紀的歷史模式背道而馳,德國一直與英國和其他國家在戰鬥機上合作,而法國則走自己的路。但這一次,英國脫歐促使法德兩國嘗試一條不同的、共同的道路。

不被看好的法德戰鬥機項目,還要繼續嗎?

“未來空中作戰系統”是未來空戰核心

從表面上看,這是可以理解的。德國和法國是空客客戶的核心國家,兩國軍隊構成了除英國以外歐洲最大的戰鬥機市場。法國擁有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軍事工業。然而,這個聯合項目也存在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嚴重到足以在戰機起飛前將其擊落。


不被看好的法德戰鬥機項目,還要繼續嗎?

德國“颱風”戰鬥機

第一個問題是外交政策和武器銷售實踐的不一致。德國擔心的是誰購買和使用其武器。今年2月,英國宇航系統公司(BAE Systems)宣佈,由於德國因沙特在也門的戰爭而實施的武器禁運,第二次向沙特阿拉伯出售歐洲戰鬥機將面臨風險。

德國還禁止空客a330多用途油輪運輸機、C-295運輸機和H145直升機的出口。即將離任的空客首席執行官湯姆·恩德斯告訴《洛杉磯論壇報》,“這讓多年來我們空客公司很無奈,德國方面有權阻止法國直升機的銷售,而只有一小部分德國產品進入其製造階段。”


不被看好的法德戰鬥機項目,還要繼續嗎?

“幻影”2000戰鬥機

這種外交政策上的差異對BAE和英國都很重要,但對法國和達索來說更爲重要。法國軍事航空航天工業嚴重依賴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國內市場沒有那麼大。幻影III/V、幻影F1和幻影2000項目各自65%的訂單依賴出口。龍捲風戰鬥機只有一個出口客戶,而歐洲戰鬥機訂貨單隻佔出口客戶的24%。

這些法國噴氣式飛機的出口客戶也顯示出很大的差異。幻影F1最大的客戶是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伊拉克。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和穆阿邁爾•卡扎菲(Muammar Qaddafi)領導的利比亞也是重要的客戶。埃及是陣風的第一個出口客戶。德國極不可能允許向這些國家出口武器。

法德戰鬥機的第二個問題是法國工業佔主導地位。達索已被賦予機身的主導作用,至少可以說,該公司與空中客車公司的合作從未像現在這樣好。賽峯負責提供發動機,目前尚不清楚需要向MTU提供哪些份額。毫無疑問,泰雷茲公司將成爲雷達、電子戰系統和其他航空電子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在這一點上,還不清楚德國工業將剩下什麼可以“出力”的地方。

上世紀80年代初,法國被選爲第五代歐洲戰鬥機合作伙伴。該國要求46%的工作份額,這當然是站不住腳的。

簡而言之,德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參與研發FCAS項目?如果它只佔25%的工作份額,爲什麼要在非經常性開支中佔一個重要的百分比呢?如果這一貢獻很小,爲什麼法國要把德國牽扯進來,使其出口複雜化呢?

不被看好的法德戰鬥機項目,還要繼續嗎?

A400M運輸機

這兩個問題可能無法解決。但歐洲需要在未來的軍用飛機上採取行動。如圖所示,當前程序的訂單已用完。在薩博鷹獅和陣風有利於未來十年,但歐洲戰鬥機和A400M將由中期到21世紀20年代後期生產的結束。蒂爾集團預計未來10年歐洲軍用飛機產量將下降60%以上。除非在新計劃上開始工作,否則對非洲大陸國防工業的影響可能非常具有破壞性。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很簡單。或許最好將FCAS視爲對英國脫歐政治噩夢的本能反應。一旦英國脫歐在幾年內塵埃落定,歷史就可以恢復正常進程:德國可以與英國和英國宇航公司(BAE)一道研發其“暴風雨”概念戰鬥機,或許意大利和瑞典也會加入。至於法國,從歷史上看,它走自己的路可能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