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洋

  編輯 邢昀

  浙江省諸暨市有一位農民作家,可謂作家裏最會玩資本的,年近60“弄潮”資本市場,3年時間拿下4家上市公司。

  他叫趙銳勇。

  年輕的時候趙銳勇跟餘華齊名,餘華筆耕不輟成爲著名作家,趙銳勇則棄文從商成立影視公司,忙着拍電視劇賺錢。花甲之年禁不住資本的誘惑,老夫聊發少年狂,親自下場操作,3年拿下3家A股上市公司、1家港股上市公司,一手打造出一個資本系。

  他對“長城”二字情有獨鍾,控股的上市公司包括長城影視、長城動漫、長城一帶一路,還有一個天目藥業,計劃中它的名字曾是長城旅遊,“長城系”一家差一點就整整齊齊出現在股市。

  諸暨影視城荒廢的國民街

  背靠諸暨商幫,又有編劇功底,趙銳勇拿“殼”後喜歡裝入最熱門的概念,以最受當時市場喜歡的故事推高股價,再通過質押回流資金,繼續資本運作。憑藉着控股上市公司數目,趙銳勇的長城系一度成爲資本市場焦點。

  潮水退去時裸泳者終將現身。2018年,長城系的流動性危機逐漸暴露,旗下幾家上市公司業績全面下滑。而2019年3月公告顯示,長城影視已出現一個多億元的債務逾期,部分銀行卡賬戶和子公司股權被凍結。

  01

  作家變影視巨頭

  在“長城系”危機到來之前,趙銳勇可以說是標準的勵志範本。

  1954年,他出生在紹興市諸暨縣(現諸暨市)鄉下,讀書只讀到四年級,因十年動盪結束了學業。趙家祖輩世代文盲,趙銳勇卻酷愛讀書,輟學後在鄉里放牛、撿牛糞、拾煤渣,都不忘揣着書本。

  22歲那年,趙銳勇離開鄉下,到諸暨縣城關鎮一家農機廠做學徒工。在那個文學至上的時代,趙銳勇也懷着一顆文學夢。他一邊打工,一邊寫作,並以青年農民作家的身份在紹興文壇展露頭角。

  趙銳勇在城關鎮的鄰里何旭日對市界回憶,“他還是很有能耐的,腦子很活泛,見人也很客氣,總是帶着笑臉”。在何旭日印象裏,趙銳勇很早就離開了城關鎮,再也沒有聽說他回來過,他住過的村子因舊城改造變成了如今的八一新村。

  靠寫文章的小名氣,趙銳勇1980年進入諸暨廣播站,成爲一名記者。做記者的日子裏,他還曾跟同樣是青年作家的餘華一起沿長江兩岸考察。後來,趙銳勇憑藉中篇小說《龍的傳人》在文壇站穩腳跟,就此平步青雲,不但“農專非”成了有編制的“幹部”,還在1990年帶頭籌辦諸暨電視臺,並擔任第一任臺長。

  以文學作爲跳板完成身份轉換後,擁有國家一級作家名頭的趙銳勇鮮少寫作,餘華則相繼寫出《活着》《許三觀賣血記》,成爲後來的文學大家。

  趙銳勇在諸暨電視臺的同事許先生對市界稱,“趙臺長很會管理,工作也很拼,他學歷不高,帶頭創建電視臺,底下有人心裏不服氣,但是他能跟大家搞好關係,讓大家好好做事。”

  電視臺發展不錯,經營才能出衆的趙銳勇1995年被浙江省文聯看中,從諸暨縣走向省城杭州,不僅擔任《東海》文學雜誌社任社長兼主編,還操辦了浙江影視創作所,開設欄目介紹浙江知名企業,也因此與商界搭上關係。

  經營9年之後,趙銳勇在國企改制中盤下浙江影視創作所,即後來長城影視的雛形。長城影視改制後,隨即進軍當時熱門的軍旅題材影視劇,投拍第一部電視劇《紅日》便大獲成功。

  憑藉趙銳勇敏銳的政治和市場嗅覺,長城影視一邊拍《東方紅1949》《五星紅旗迎風飄揚1》《五星紅旗迎風飄揚2》等獻禮片,與宣傳主管部門及央視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央視連續三年是其前五大客戶;一邊拍《隋唐英雄》《武則天祕史》《太平公主祕史》等市場喜歡的古裝片盈利。

  到2012年,長城影視營業收入超4億元,淨利潤1億元,成爲浙江省數一數二的影視公司。

  02

  “借殼”造概念

  依照趙銳勇的說法,走出了初始創業的最艱難時期,他意識到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於是在自己年近花甲時謀劃長城影視上市。

  2011年,股份改造完成後,長城影視開始IPO排隊,卻意外等來了證監會史上最嚴的IPO公司財務大檢查。進入2013年,國產影片強勢崛起,票房紀錄屢屢被刷新,影視股暴漲,光線傳媒股價漲幅一度超過160%。

  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趙銳勇果斷放棄長城影視IPO排隊,轉頭借殼被光伏產業拖入谷底的江蘇宏寶。

  根據借殼重組方案,長城影視整體置入江蘇宏寶,成爲其子公司,江蘇宏寶則將原有資產置出,徹底轉型爲影視公司。

  重組方案通過後,在影視概念股的加持下,江蘇宏寶復牌後連續11個漲停板,股價從復牌前的每股6元飆升到17元。

  淨資產4.8億元的長城影視,在重組評估中增值率爲381%,估值達到22億元。復牌之後,通過長城集團持有江蘇宏寶34.40%股權的趙氏父子,其股權價值超過30億元。

  2014年6月完成借殼後,江蘇宏寶火速更名爲長城影視,成功刺激股價上揚,長城集團則頻繁在股價高位時質押股權進行融資,自2014年8月開始,一年之內質押比例超過70%。

  2014年,A股興起併購潮,尤其是文化傳媒領域,長城影視也開始買買買,其中最爲市場津津樂道的是計劃收購顧長衛、蔣雯麗作爲股東的首映時代。不過趙銳勇利用明星拉昇股價的招數,最終在證監會一封又一封的問詢函中宣告失敗。

  有了長城影視的經驗,趙銳勇和長城集團在資本運作上駕輕就熟,高比例質押長城影視股權的同期,又宣佈擬以3億元價格受收購四川聖達12%股份,成爲四川聖達第一大股東。

  控股四川聖達後,長城集團便謀劃四川聖達以10億元現金收購數家動漫公司,將其變成動漫概念股。

  2014年11月底,四川聖達復牌後收穫6個漲停板,股價較復牌前翻了一番。12月,併購案尚在進行之中,長城集團就迫不及待地將四川聖達更名爲長城動漫,藉助動漫概念再一次推高股價。

  長城動漫股價飆升之後,長城集團再次走上高比例質押的老路,並以同樣的手法在2015年10月,以5億元的價格受讓天目藥業16.77%的股權成爲實際控制人,意圖將文旅產業裝入天目藥業之殼,打造“長城系”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長城旅遊。

  編劇出身的趙銳勇,善於在資本市場講故事,拿下“殼”之後,便開始往殼公司裏裝入最熱門的概念故事,從影視到動漫,每一次都成功刺激公司股價飆升。接着再通過質押回流資金,繼續尋找一下個目標。

  03

  “諸暨幫”背後撐腰

  趙銳勇的“借殼”套路玩的順風順水,與背後“諸暨幫”的扶持分不開。

  從掌舵諸暨電視臺,到前往杭州工作,在傳媒領域經營的趙銳勇積累了不少企業家關係。

  長城集團辦公室

  而趙銳勇的家鄉諸暨市,是中國資本最爲活躍的地區之一,23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2019年2月共有15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縣市(區)排第三。

  諸暨人不但喜歡把自己的企業弄上市,還是A股“殼公司”的重要買手,資本市場上“諸暨幫”的名頭無人不知。

  “諸暨幫”的操作方式以“老帶新”著稱,率先上市的浙江富潤、海越股份、盾安環境等,憑藉自身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紛紛成立投資公司,以PE入股的形式扶持老鄉企業,助推他們完成企業股改以及滿足其上市前的增資需求,通過扶持新公司上市,逐漸擴大“諸暨幫”的勢力,在二級市場實現利益共享。

  2010年開始,長城影視數次增資和股權轉讓,並在2011年7月完成股份制公司變更。增資過程中,“諸暨幫”資本大佬紛紛入局,新增的股東中,如山創投是盾安旗下,惠風投資的法人是浙江富潤的董事長,太子龍服飾的王培火則直接以自然人身份參股,投資規模均在1000萬左右。

  趙銳勇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透露,靠《紅日》賺到第一桶金,利潤達2000萬,首批創投按十倍溢價以兩個億的市值投資長城影視。

  “諸暨幫”不僅幫助長城影視上市,還在趙銳勇操作“殼公司”的過程中,爲其提供資金協助。

  諸暨影視城內景

  2014年11月,趙銳勇剛拿下“殼公司”四川聖達(現“長城動漫”)的控股權,便開始謀劃將其轉爲動漫概念股,隨即拿出一份10億元的全現金收購方案和21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合計規模31億元,遠超公司停牌時的19億元市值。

  採取全現金和定增的方式,可以避免證監會審覈,更有利於趙銳勇抓住稍縱即逝的抄概念機會。趙銳勇之所以有底氣拿出21億元定增方案,正是有“諸暨幫”在背後撐腰。

  這次定增對象,對準“諸暨幫”,其中浙江富潤認購4300萬元、太子龍控股出資5025萬元、上峯控股拿出5025萬元。“諸暨幫”藉此進入長城動漫董事會,其中包括浙江富潤董事長趙林中、上峯水泥董事長俞鋒等。

  資本“無利不起早”,“諸暨幫”的熱心扶持,自然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04

  併購關聯公司套現

  老辣的趙銳勇,拿殼只是第一步,真正重頭戲在於購買資產。

  借殼江蘇宏寶時,置入上市公司的長城影視表面上是優質資產,2012年、2013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均超過1億元。但置入上市公司後業績大變臉,長城影視2014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僅爲5553萬元,與承諾的2億元淨利潤相差甚遠。

  趙銳勇便開始購買業績承諾較好的公司緩解壓力。他借打通產業鏈爲名收購6家廣告公司,2015年度、2016年度,6家廣告公司業績承諾精準達標,總承諾業績佔到長城影視目標業績的80%以上,這兩年長城影視廣告業務收入接近是影視劇業務收入的一倍,幾乎成了一家廣告公司。

  另一邊,趙銳勇開始在收購中夾帶私貨,將自己以及“諸暨幫”持有的資產賣入上市公司進行套現。2015年5月,長城影視以3.35億元購入諸暨長城影視城,該公司股東正是長城集團、太子龍控股、浙江富潤、上峯控股,後三家上市公司還出現在長城影視和長城動漫的定增認購名單當中,他們2年前入股諸暨長城影視,本次轉手獲得超過本金3倍的回報。

  2019年2月26日,市界探訪曾賣出3.35億元的諸暨長城影視城,該園區門衛吳越告訴市界,“剛開園的時候沒什麼人來,要60元門票,附近的人都覺得不划算,不願意來玩”。園區建有仿造的太和殿、太極殿、玻璃金字塔,供電影拍攝的民國街、老宅、攝影棚,還有一個水上遊樂園。

  園區內建築物破敗不堪,自2月7日已停止對外營業,園區張貼的拍攝劇組合影顯示,到這裏取景的電視劇、電影出品人均爲長城影視。長城影視購買前,諸暨長城影視城2013年、2014年,分別虧損84萬元、395萬元,但還是獲得了60%的增值率,且沒有任何業績承諾。

  市界獨家獲得的一份園區資產盤點清單顯示,諸暨長城影視城所有地面資產原值爲1.46億元。2019年1月,長城影視因缺錢將諸暨長城影視折價3億元,賣給紹興優創健康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買家此前從未涉足影視、旅遊行業。截至市界探訪時,買家還未接手,看守園區的工作人員仍是諸暨長城影視的員工。

  吳越記得,2017年開始,突然多了很多旅行團到諸暨長城影視城來遊玩。背後是長城影視收購了9家旅行社51%股權,長城影視稱收購旅行社每年可爲公司旗下諸暨長城影視城輸送遊客 20萬人次,爲公司增加3000多萬元淨利潤。然而,諸暨長城影視城2017年虧損925萬元,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683萬元。

  上述9家旅行社的股權轉讓方是杭州文韜基金及武略基金,穿透來看,這兩家基金的LP與長城集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四處入股旅行社公司。

  3月1日,市界探訪上述被長城影視收購的杭州春之聲旅行社(下稱“春之聲”),該旅行社佔地面積約50平米,工位不超過20個,被收購時估值爲2663萬元。2015年文韜基金出資25.5萬元獲得其51%的股權,後被長城影視收購時價格卻達到1358萬元,兩年增值50餘倍。

  諸暨影視城水上樂園

  春之聲員工張羽告訴市界,“我們是往諸暨影視城帶過遊客,不過那都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她還表示旅行社是單獨運營的,跟諸暨影視城也只是合作關係,更不知道公司跟長城影視有什麼關係。

  市界獲得的一份文韜基金與一家旅行社公司股權糾紛的裁判文書顯示,文韜基金收購該旅行社公司51%的股權,先付一半現金,並要求旅行社爲長城影視旗下多個影視城輸送遊客,另一半收購款則支付給長城旅遊基金,作爲旅行社對長城旅遊的出資或增資,待長城旅遊裝入上市公司後獲得相應股權。武略基金的操作跟文韜基金如出一轍,兩家基金的辦公地址與長城影視相同,疑似有關聯關係,然而長城影視在併購時並未披露上述關係。

  爲長城旅遊基金投資10萬元的諸暨人許師傑向市界透露,“當時募資的中間人跟我說,趙銳勇在爲長城旅遊上市做準備,等拿下天目藥業之後,就會把影視城和旅行社裝入上市公司,投資的人就可以獲得股權了。”許師傑抱着試試的心態投了10萬元,因爲這樣的募資在諸暨經常有,而且大多數都是成功的,直到現在許師傑仍舊相信長城旅遊能夠成功裝入天目藥業成爲上市公司。

  05

  3.5億元之禍

  誰也沒想到,操控4家上市公司的趙銳勇,被區區3.5億元的借款給難倒了。

  2019年1月,債主橫琴三元勤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橫琴三元”)因借款糾紛,將長城集團告上法庭,趙銳勇的尷尬境地被暴露無遺。橫琴三元實爲通道方,青島全球財富中心(下稱“青島財富”)纔是背後的“金主”,而青島財富另一個身份是天目藥業實際二股東。

  2018年9月,股市持續下滑,天目藥業大股東長城集團的質押爆倉危險日趨嚴重,急需資金“舒壓”。趙銳勇便私下與青島財富商議,計劃讓二股東以13.5億元的借款,交換天目藥業的實際控制權,躍升爲大股東。

  這樁“抽屜交易”,直到青島財富在支付3.5億元,謀求董事席位不成,雙方鬧掰後才公之於衆。青島財富要求長城集團歸還3.5億元,資本操作高手趙銳勇卻再無轉圜的空間。

  趙銳勇三家A股公司2018年業績預告嚴重縮水,合計虧損約8億元,盈利狀況呈現塌方式下滑。其中,長城影視預計虧損3.55億元,同比減少309.08%;長城動漫預計虧損3.5億~4.5億元,同比下降374.08%~452.39%;天目藥業預計虧損700萬到900萬元,同比下降185.98%到216.69%。

  長城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之際,“長城系”大本營亦顯露衰敗的跡象。“長城系”長期盤踞的杭州市西溪樂谷創意產業園,旗下諸多公司的辦公地址均在園區。

  3月1日,市界到訪“長城系”大本營。園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市界,3號樓都是長城集團的,不過市界卻發現在一、二樓,已經入住了一些與長城集團毫不相干的企業。

  長城影視西溪樂谷上的招牌被撤下

  3號樓一樓接待大廳已變成快遞存放點,有不少地址爲長城影視的快遞堆放在桌上,無人領取,蒙上灰塵。大廳東側的辦公室,空空蕩蕩,幾個天目藥業產品介紹的易拉寶豎立在辦公室內,整個辦公樓無人看管,外人可以隨意進去,如同一個被廢棄的辦公樓。

  接待大廳門口以前掛着的公司牌子被摘掉,留下一串釘子孔,牆體上“長城影視”四個大字被拆除,白色的牆面上留下灰色的痕跡,依舊可以看出模糊的“長城影視”。

  三、四樓是長城集團主要的辦公地,正值上班時間,辦公室卻異常空曠,兩層辦公樓裏,市界只發現一位正在電腦上打遊戲的員工。該員工介紹,這邊是長城影視的後期辦公室,“電影、電視的後期基本都是在這裏做的,不過現在沒啥活了,你沒到看人都走光了”。整棟辦公樓,只剩5樓的天目藥業還有人在正常上班。

  長城影視空曠的辦公室

  青島財富發難,導致長城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遭到凍結。長城集團其他債權人聞風而動,浙商銀行等均要求凍結長城集團所持股份,截至3月2日,長城集團持有的長城影視、長城動漫、天目藥業大部分股權均遭到輪候凍結。

  3月8日,長城影視及子公司爆發債務違約,合計爲1.16億元,爲此公司4個銀行賬戶遭到凍結,諸暨影視城100%股權也被司法凍結。

  趙銳勇四處尋找紓困之人,3月15日,長城集團引入永新華控股集團(下稱“永新華”)展開股權合作,對方有計劃對長城集團增資擴股不低於15億元。

  永新華董事局主席李永軍有銀行的工作經歷,以建築工程起家,然後進軍房地產,2003年成立集團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目前,永新華業務以“金、木、水、火、土”爲概念,涉足金融資本、文化城產業整合、非遺園區展演體驗運營、非遺大數據、文化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等領域。

  天目藥業在最新的回覆公告中透露,永新華暫無謀求長城集團控股權的意向,並計劃夥同長城集團一起引入第三方投資機構。目前,長城集團尚未與潛在投資方達成任何協議,跟永新華的具體合作方案也在商議中。

  長城集團並非首次引入投資,今年1月,由浙江省政府倡導設立的紓困基金之江新實業跟長城集團達成合作。目前,之江新實業首席運營官孫子強已是長城動漫的副董事長,但長城動漫股權還未發生變更,之江新實業以何種方式爲長城動漫紓困,市界撥打長城動漫新更換的聯繫電話,但無人接聽。

  更早之前,“青島財富”擬對長城集團輸入10億元,與其進行多種方式的合作,但合作還未開始,雙方就因款項問題對簿公堂。長城影視在母公司的這筆交易中違規提供連帶責任擔保,遭到江蘇證監局責令整改。

  市界曾就諸多疑問向長城影視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覆。

  06

  長城系浮沉背後

  長城系在資本市場上起得快,其資本運作手法主要是通過併購裝入熱門概念,提升市值,高位質押後獲取資金,再謀求更多上市公司資源。

  這背後離不開趙銳勇的敏銳嗅覺和長袖善舞。

  趙銳勇以文學爲敲門磚,在影視劇行業經營30餘年,從放牛娃變成一級作家的同時,更是積累了商界人脈。他背靠“諸暨幫”,有資金、有打法,年近花甲及時抓住了影視傳媒行業資本層面爆發的大好時機,踏準市場週期節奏,靠着包裝各類概念,長城系一時衝上高點。

  長城系的崛起與當時的市場環境息息相關。2013年,A股經歷長期熊市,IPO停擺,面對遍地是“殼”的股市,趙銳勇推動長城影視借殼上市。2014年,A股併購成風,尤其是文化影視類,高溢價、高承諾,靠着“市夢率”在二級市場博眼球。

  長城系也不例外,併購一家接着一家,裝入熱門概念,拉昇股價,高位質押再買下一家。反正“韭菜”千千萬萬,先把概念造起來,業績不夠就收購來湊,照此戲法一年拿下一個上市公司。

  然而,頻繁的資本運作背後,缺乏產業支撐,潮落時“現了原形”。

  首先,長城系控制的上市公司業績方面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中缺少“壓艙石”。作爲一個傳媒影視文化集團,長城集團產出的劇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並不高,除了一些歷史、獻禮題材劇,疏通了政商關係,能被觀衆記住的僅有《武則天祕史》《太平公主祕史》等。

  《武則天祕史》劇照

  其次,2018年影視行業因“偷稅”風波遭遇整頓,疊加金融去槓桿大環境,曾經激進擴張、拼命加槓桿的民營企業開始爲此前的行爲買單。文化影視股一路低迷,趙銳勇的高比例質押就是一個“火藥桶”,見不得一點點火星,最終長城系的故事發展脫離了趙銳勇的劇本,資金鍊問題爆發。

  公平的是,你玩資本,也容易進入資本的籠子。本該是安享晚的年紀,趙銳勇的資本故事已經超過了自己編劇範疇,當然,最慘的還是那些被忽悠的“韭菜”們。

  (應受訪者要求,吳越、許師傑、張羽均爲化名)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衆號市界(ID:ishijie20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