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裝黃金的木盒,4百萬兩藏金曝光,尋寶人找到純金“守護神” | 文 三隻眼文齋

  在日本關東地區北部的羣馬縣境內,有一座可以媲美富士山的休眠火山——赤城山,是日本百景之一。但赤城山最出名的不是它秀美的山姿,而是耀人眼目、煽動人心的黃金寶藏。1905年,一對老夫妻在赤城山上意外撿到三隻裝黃金的木盒 ,滿滿三盒黃金頓時引發了20世紀初日本的尋寶熱。後來,又有修路工人在此地撿到57枚日本純金古幣。再後來,出現了職業尋寶家族參與其中,而且收穫不少。

  雖然,傳說中德川幕府再次藏金400萬兩,但大規模的藏金窖卻一直沒有找到。有人開始懷疑400萬兩黃金寶藏的真實性。可是不少人仍舊沒有喪失信心,經分析,藏金完全是有可能的。因爲在德川幕府時期,江戶南北兩町奉行所這種小官署都存有黃金1萬兩,更不用說幕府本身了。

  據考證,赤城山藏金大約是從德川幕府控制日本政權開始的。當時爲了阻止國內存有的黃金大量外流造成硬通貨的損失,不利於當局貯備財產以加強軍備,幕府最高執政官井伊直弼便以貯備軍費的名義,親自控制赤城山整個黃金貯藏計劃。400萬兩黃金儲備,摺合日元約100萬億,而1987年日本的財政預算僅僅54萬億而已。那麼,爲何德川幕府要選擇赤城山作爲藏金之地呢?原因有四點:

  第一、赤城山是德川幕府直轄領地之一,駐軍防守名正言順,不易爲外界察覺。

  第二、平時赤城山的駐軍都是德川幕府的“直屬親信”部隊,容易保守祕密。

  第三、赤城山地處根川與片品川兩河之間,四周是延綿起伏的高山,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第四、如果德川幕府軍隊潰敗,赤城山是全線崩潰的最後防線。

  基於這四點原因,德川幕府選擇了赤城山執行藏金計劃。當年執行藏金計劃的玉總兵衛後來寫了一本書——《上野國埋藏理由略述書》,書中記載,這批鮮爲人知的作爲軍費而埋藏的黃金是分爲兩批運達赤城山的:從江戶運出了360萬兩黃金,從御金藏中運出24萬兩黃金,加上其他的金製品,總共藏貯量達400萬兩之巨,而且只多不少。

  職業尋寶的水野家族的當家人水野智義,從義父那裏得知了赤城山藏金的祕事,加上老夫妻撿到的三隻裝滿黃金的木盒和修路工撿到的古金幣,水野智義便斷定赤城山藏金絕非子虛烏有。水野智義當即變賣家產籌款16萬日元,僱傭工人開始了赤城山的尋寶之旅。1890年5月,水野智義從一口水井下挖出了德川家康的純金“守護神”塑像,推測“守護神”塑像是作爲400萬兩黃金的守護之神下葬的。這一尊價值連城的純金“守護神”激發了水野智義的雄心和尋寶熱情。不久,他有挖出了一隻巨型金龜。這兩件純金器物,大大地增加了水野家族的財力。

  水野智義去世後,水野愛三郎子繼父業,在掘出金龜的地方繼續挖掘,發現一個人造山洞,洞內有五色岩層,不知是自然層還是人爲造成的。但是,水野愛三郎窮其一生收穫甚微。

  第三代水野智子進一步在全國瞭解有關赤城山黃金的傳說,與人合作利用所謂特異功能來尋寶。水野智子發現了一條長22公里的坑道,坑道內發現有金屬反應,然而卻仍沒有尋到藏金點。

  如今,赤城山雖然受到政府保護,但尋找德川幕府400萬兩黃金的活動卻一直在私下進行着。也許,終有一天,有人會發現這一筆鉅額黃金,爲尋寶事件增添一段金色傳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