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首先一點,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其實平頂山是河南建國後第四個地級建制的地級市。

也就是說,平頂山在1957年建市的時候,許昌南陽還只是個專區(許昌86年才升為地級市,南陽94年才升為地級市)。這也是為什麼平頂山的車牌號是豫D的原因。

而平頂山從一開始就是作為特區而存在的,嚴格區別於河南其它地市,其最大特點就是工業屬性,而許昌漯河南陽等早期定位都是農業區,而在上世紀,河南真正有工業能力的也不過就是鄭州洛陽平頂山焦作。因此,也很容易看出舞鋼完全是作為煤炭中心的鋼鐵配套,郟縣和以前原屬平頂山的襄縣則是煤炭補充產地,葉縣是鹽業(如今還承擔廠區轉移重任),寶豐是鐵路節點,可以說都是為了配合平頂山這一工業中心所構想的。

現階段,平頂山的區域協調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縣域經濟薄弱,卻也意味著接下來的潛力巨大。

事實上,這兩年南陽許昌漯河的市區發展速度非常快的一大原因正式因為城鎮化的浪潮,中國在短短十年時間裡,讓數億人走出了鄉村,城鎮化率達到了57%,而這樣的浪潮對於工業特區的平頂山來說已經是幾十年前就開始的事了,而這波浪潮褪去,比的就還是產業了。

平頂山如果能解決好睏境,配合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依然會有增長的可能性,而失去了縣域經濟的補充,尤其是人口資源,這個城市也就會徹底失去前景,這也是平頂山絕對不會放手的原因,而事實上前幾年喊省直管最熱烈的汝州,如今慢慢也涼了下來,依舊平頂山代管。而對於平頂山其他幾個下轄縣來說,投奔別人真的會對自己好?看看襄縣就應該知道了。

題主最大的問題就是誇大了所謂主觀感受,扯什麼歸屬感問題,這真的是特別無聊的,江蘇徐州講得是很標準的中原官話,可他們對河南一點歸屬感都沒有,更況且你的歸屬感真的不可能作為轄區的依據,中國向來有把文化習慣接近的地區劃開分治的傳統,比較典型就是陝西的漢中,自古都沒有把它划進四川。

所以啊,政治和經濟考量永遠才是第一要素。襄縣歸平頂山的時日管才多少年,卻對平頂山歸屬感那麼強也不想想為啥。


按題主的說法,平頂山想要發展,把許昌拆分就可以了,

長葛歸鄭州(人家長葛早就想轉頭鄭州的懷抱),禹州鄢陵歸平頂山,臨潁歸漯河,許昌的兩個區直接劃屬就可以

這樣平頂山就就可以東扼京廣 西扼焦柳,還有兩條高鐵線,重回省內第三應該沒任何問題

許昌強,也是縣域經濟強,而平頂山強在市區

腦洞誰不會開,上文只屬娛樂大眾


許昌發展南部?許昌南部的襄縣的北遷計劃都失敗了,改為向東南跨河發展了,就是因為許昌要向北對接鄭州,不帶人家襄縣玩了,還發展什麼南部啊,不如把襄縣給平頂山,這樣平頂山也有空間向北發展了


石嘴山市、雙鴨山市、五指山市、馬鞍山市 集體表示:???


請點開「【圖片】顯示說明」看詳細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