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未來科技城的地拿到了嗎?”這是3月20日綠城媒體溝通會結束時,張亞東走出會議室詢問同事的第一句話。張亞東很關心綠城的拿地情況,綠城和綠城背後的中交同樣關注。

  綠城2018年財報顯示,期內新增37塊土儲,截止期末累計建面3247萬方,存貨同比2017財年減少超過70%。與此同時,張亞東在業績會上表示,綠城將在2019年實現2000億元銷售額。很明顯,3000萬方的土儲和大幅降低的存貨與2000億規模房企不匹配,因此綠城增加土儲一事迫在眉睫。

  在失去了上一輪黃金週期之後,綠城的追趕之心顯得十分迫切,在土地市場上已不再佛系,而是轉換爲彪悍地搶奪之勢。

  根據中指院數據統計,2019年一季度,綠城拿地金額爲49億元,排名35位。但值得關注的是,三月底四月初新增土儲中,有4塊爲典型的樓面均價較高地塊,其中杭州蕭山地塊再度出現麪粉價與麪包價相當的情況。

  2019年樓市走向不明,大多數房企依然對市場保有一份謹慎之心,在此之際提速的綠城,此番會站在天枰上幸運的那一端嗎?

  強勢奪地

  截止到4月3日,綠城在公開土地市場共拿地9塊,其中寧波兩塊、杭州兩塊,同時還包括西安、日照、鄭州、天津、太原、台州共8個城市,合計拿地金額約60億元。這10宗地塊中,寧波、杭州的4宗地塊屬於樓面均價較高者,其中杭州蕭山地塊的地價更是直逼周邊在售商品房價。

  4月3日,寧波東部新城地塊被綠城以23.4億元價格拿下,配建2.12萬保障房,其中可售樓面價約爲2.9萬元/平米,目前周邊在售高層價格4萬元/平米,洋房4.8萬元/平米。3月29日,杭州蕭山興議村地塊19.7億元被綠城拿下,其中自持面積佔比22%,實際可售樓面價約爲3.5萬元/平米,而周邊在售高層價格爲3.5萬元/平米,洋房4萬元/平米。3月28日,綠城拿下寧波潘火投創地塊,成交總價26.9億元,實際可售樓面價1.8萬元/平米,周邊二手精裝價格爲2.5萬元/平米。1月30日,杭州餘杭未來科技城地塊被綠城以9.6億元價格拿下,實際可售樓面價1.6萬元/平米,周邊在售高層2.2萬元/平米,合院價格4萬元/平米。

  從以上4宗地塊可以看出,綠城從3月開始加大了在主流核心城市拿地的動作,然而有專業機構評估,從可售樓面價來看,比照目前周邊在售均價,綠城這4宗地塊均可能面臨虧損,該機構同時指出,綠城在土地市場補倉的直接原因是因其1月賬上有約736億元較爲富裕的自有資金,故加大補倉預期。

  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表示,杭州一直以來都是綠城的大本營,在規模促動之下,綠城對於守牢大本營仍有一些期待,“由於綠城目前節奏較快,因此上半年拿地之後有望在下半年回籠資金,對於業績轉化有較大幫助,且寧波和杭州的地塊較爲優質,對於綠城的後期銷售有一定幫助。”

  存貨虛空

  張亞東對於土地的關注並不是空穴來風。綠城2018年財報顯示,當期共拿地37塊,花費土地款517億元,截止期末共有3247萬方土儲,其中資產負債表顯示,當期可供發展物業爲228.4億元,同比減少10.3%,發展中物業爲1178.8億元,同比增長41.8%,存貨爲1.2億元,同比減少70.7%。

  可供發展的存貨不足,是制約綠城接下來發展的重要掣肘。相比2018年的1564億元,綠城今年制定了2000億的銷售目標,但需要有足以支撐其規模的土儲。相比之下,規模小於綠城的金茂有6420萬方土儲,而綠城一直想與之對標的中海則有9144萬方,華潤有5957萬方。

  無論是與過去的綠城對比,還是與其目標企業對比,綠城土地儲備較少的問題都是其眼下最嚴峻的考驗,而全面中交化的綠城一直將規模擺在重要位置。

  今年1月,張亞東將綠城的架構由“11+5”變爲“8+3”,設立6個區域公司,外加亞運村項目公司,同時成立小鎮事業部、金融事業部、特色房地產事業部(即以TOD開發模式爲主的原楊柳郡集團)和商管事業部。與此同時,綠城開始落地共贏機制,其中包括此前未實施過的跟投。

  更爲顯著的變化是一直很慢的綠城開始強調“高週轉”。在2018年業績會上有投資者問綠城在2019年是否採用高週轉模式,管理層表示,“一般情況下,從拿地到銷售,按綠城原來的速度比較慢。我們在規劃設計上會投入很大的精力,反覆研磨產品。在新的大運營體系的管控下,我們各項週轉指標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意味着我們在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拿的項目基本上在2019年都可具備銷售條件。”

  而這種改變從中交入駐綠城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中交曾明確表示要進入央企前三名,對標企業爲中海、保利。

  銷售乏力

  易居研究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由於過去幾年綠城一直處在股權紛爭期,其發展有一定滯後,隨着中交的入駐,目前步入了平穩期,在這個階段補倉有利於規模的做大。

  在央企的背書之下,綠城解決了多年來的財務困境,然而在追趕規模的路上,綠城在土地市場的積極表現可能爲後續發展埋下隱患。

  孫宏斌對於今年土地市場較爲悲觀,他認爲目前土地市場已經進入到高溢價階段,公開市場拿地可能面臨較大風險。與此同時,雖然目前市場狀況有所好轉,但是多數房企對於後市的判斷都比較謹慎。

  “房價較大規模上漲仍然不具備基礎。”嚴躍進表示,“杭州市場和寧波市場有一定的樓市泡沫,這是需要警惕的風險,或者說要防範被套的風險。”

  地王不一定會成爲樓王,當房價大幅上漲預期不在,高價買地的風險最終仍舊將由企業所承擔,逆勢擴張下的綠城重新找回了增長的勇氣,但可以預見的是,加速的另一面,必然是資金狀況趨於緊繃,以及槓桿比率的提升。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綠城在今年一季度銷售額255億,僅完成年度目標12.75%,同比去年下滑8.6%,若後續的銷售去化上不來,公司高價拍地的風險也將進一步累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