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就從事少先隊的工作,在2018年以前,工作一般都是按照鄉鎮團委、學校要求進行,內容自己設計、標準自己把握,上級審覈指導較少,活動效果也一般。”一直以來,安徽青陽縣木鎮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林青霞對工作心存困惑。她常常思索:“如何讓工作和活動開展更有力、更受歡迎?”

  “推進工作不夠‘順暢’,感覺找不到抓手。”安徽九子山公學團委書記王順也存在類似煩惱。他覺得,中學的團教合作應該更加緊密,然而,工作機制不暢是個大問題,很多活動通知下去,參與率低,很多單位疲於應付。

  一年多來,隨着青陽縣學少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林青霞和王順的困惑漸漸變少,這兩名基層學少工作者都在工作中收穫了獲得感,也對工作產生了全新的認識。

  2018年以來,團青陽縣委深化“三提三轉”措施,從最基礎的環節抓起,全力推進中學共青團和少先隊改革工作,全縣學少工作基礎薄弱的局面基本扭轉。

  林青霞告訴記者,參加團縣委和教育團工委組織的一系列工作觀摩、集中培訓後,自己認識了更多少先隊工作者,瞭解少先隊活動的流程和操作規範,現在做工作更有自信,活動效果也提升不少。

  2018年3月,青陽縣教育團工委正式成立,明確教育系統共青團工作一體化、歸口管理。同時,建立團縣委專職副書記直接分管、兼職副書記協管、總輔導員具體負責、縣教育團工委協助的少先隊工作機制。團縣委還制定下發全縣學少改革任務清單,各校以校級名義制定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改革方案,改革任務分別由教育團工委、縣總輔牽頭落實、調度推進。

  “教育團工委立足全縣角度,幫助協調學校團員發展等工作,經常組織大夥開展交流。”王順覺得,有了明確、專業的指導,自己更深入瞭解中學共青團改革工作,佈置工作時也更有底氣。

  團青陽縣委兼職副書記、青陽中學團委書記朱丹則認爲,中學共青團改革帶給自己思路和觀念的變化。“我‘跳出’原先校團委書記的崗位,更好地站在全縣的角度,提升自己的見識和能力”。

  “過去,初中生進入中學後,就想着加入共青團,可是在入團前,學生對自己的身份認識不是很清楚。因此,這個時期少先隊活動開展得好與不好,直接決定了學校共青團建設基礎是否牢固。”青陽縣杜村初級中學團總支書記孫州介紹,全縣少先隊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後,舉辦了全縣“初中建隊”示範儀式,爲新任中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發放聘書,少先隊工作在基層學校普遍“安家定崗”。

  長期以來,青陽縣以增進標準化爲重點,着力扭轉學少工作基礎不牢的問題,全面推進基層學校團組織和少先隊組織標準化建設,常態化開展少先隊基本禮儀展示、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課觀摩、業務知識培訓等活動。

  近日,青陽縣第三小學602班“執旗手”石可欣在學校隊風隊禮展示活動中收穫了滿滿幸福感。“我擔任班級的‘執旗手’,每一個動作都反覆練習,還要和同學們交流、互相鼓勵,我親身體會了作爲一名少先隊員是多麼光榮。”石可欣說。

  “在上級的關注和指導下,我校雛鷹中隊特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很多家長都誇孩子們進步了、學校活動有意思了。”杜村中心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吳一帆覺得,少先隊改革後,縣少工委出臺具體的活動細則,爲校少先隊工作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活動覆蓋面更廣、效果更爲精準。

  據瞭解,團青陽縣委還結合智慧團建工作,及時調整學校團組織組織架構和團幹部隊伍,並探索建立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各校以團組織建設爲核心和樞紐,同步推進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自組織建設。

  “我們爭取縣教育黨工委支持,爲各中小學標準化團隊室建設提供經費保障,全縣城鄉中小學已基本建成標準化團員活動室和少先隊隊室。我們還着力增強學少組織的先進性,通過學少改革促進、提升團學組織服務社會能力。”團青陽縣委書記張煥表示,團縣委將探索、試點中學生入團“積分制”,進一步增強、激發中學生對團員先進性的認識,鞏固學少改革工作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