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竞选总统时的政见「全募兵制」时程一变再变;「十二年国教」在缺乏配套措施下仓卒上路,引发批评。如今,总统大选又要到了,参选人政见是否膨风,选民可要看清楚。

距离二○一六年总统大选仅剩一百多天,参选人陆续推出政策白皮书,这些政见可视为对选民之承诺,选后必然成为施政重点。然而,政策白皮书擘画的远景,若缺乏审慎评估与配套,选后又勉强兑现,恐沦为政策灾难。

当前最显著的恶例,就是施行时程一拖再拖的全募兵制,以及十二年国教,前者是马英九在○八年竞选总统时,国防白皮书中的重要政见,却一再推迟上路时程,三度失信于民。后者在缺乏配套的情况下仓卒上路,引发批评声浪。

○七年,马英九竞选总统时,豪气宣称当选后四到六年内完成全募兵制。隔年选上后就改口,六年实在办不到,将延后一年;一三年再延迟实施时程至一六年。国防部今年八月底又宣布,由于募兵成效不如预期,原本一九九三年出生役男一律只服一年替代役,将改为依体位当常备或替代役,预估影响二万三千名役男。

而九四年出生准役男也人心惶惶,按现行规定,九四年出生以后的役男,仅须接受四个月常备兵军事训练,如今就怕明年政策又生变数。

再看去年仓卒施行的十二年国教,打著国民教育之名,暗示著平价、免试,对民众而言是极为「有感」的政策,朝野政党都纳入政策白皮书中。

十二年国教的精神,是要排除学生升学压力,让学子就近入学。原本立意良善,但教育部推行的十二年国教方案,只著眼入学制度,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都未通盘修正一并上路,考生与家长惶惶不安,反而助长私校蓬勃发展。

「政策一改再改,会失去人民信赖。」台大政治系教授王业立直言,执政者必然为无法兑现的政策付出代价,亦即失去连任机会,或影响同党候选人选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