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記得小時候總是愛喫饅頭蘸白糖,熱騰騰的白饅頭掰開,舀上2勺白糖,夾在裡面,咬上有口,香甜可口。只有在80年代喫過的人都記得這種味道,那時候沒有什麼零食,能喫上這一口也是很滿足。清晰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白糖裝在玻璃罐子裏,總是放在廚子的高處,為了喫饅頭蘸白糖,真是費力了好大的勁,搬來凳子,爬上去勉強纔能夠著白糖罐子,好不容易拿到了,凳子一滑,白糖撒了一地,害怕被大人發現,撒了的白糖偷偷的處理掉,等大人們發現臭罵一頓,兒時總是淘氣的。

當我有了孩子,蒸出來的熱饅頭給孩子蘸上麻汁醬,撒上白糖喫,孩子說太好喫了,拿蛋糕都不換,我笑了。看來我小時候愛喫的這一口不是一般的好喫呀!

今天教大家做麻醬甜饅頭,很簡單的一種小喫,希望大家喜歡。

饅頭切成片,用勺子舀上麻汁醬抹勻在饅頭片上,撒上白糖,即可食用。或者烤箱180度預熱,放在烤盤內,烤10分鐘,即可。非常好喫,不妨試試。


呵呵^_^謝謝邀請!

我一個河南人也來湊湊熱鬧,饅頭抹芝麻醬蘸白糖好喫!特別對於愛好甜食的人來說絕對美味!小時候放學後回家餓了沒東西喫,直接掰塊兒饅頭蘸芝麻醬再蘸糖喫,簡單粗暴,解餓也解饞!

有時候還還會把芝麻醬做成鹹味道,蒜搗碎,黃瓜切絲,拌涼皮喫,有時候拌麵條喫,也都超級好喫!

以前喫芝麻醬都是磨小磨香油磨出來的,味道很樸素很原始,也是最香的,隨便撒點糖或者鹽都出奇的好喫,現在都是工業化的,去超市很容易就買來了,瓶裝的、罐裝的、盒裝的都有,就感覺沒那麼純正了。

不過瓶裝的甜味兒芝麻醬拿來塗早餐麵包或者饅頭,還是挺省事兒,也不賴。如果有條件麵包饅頭放烤箱烤焦塗芝麻醬也非常好喫!

還有種芝麻醬白糖喫法,就是做芝麻醬白糖花捲,蒸出來味道也挺不錯。或者芝麻醬烙餅,也是美味!

哈哈,說不下去了,口水老不爭氣,一說喫的就出來。剩下給你們聊,我不摻和了!


大家好,我是尹小廚,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饅頭摸芝麻醬蘸白糖這個喫法,是我二零零三年進入北京才知道的,不過那時還是學徒,所以沒有去深研過此事,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最獨特的回憶,饅頭片抹芝麻醬撒白糖是當時本地向我介紹的,說這是他們這兒最好喫的美,也是兒時的記憶,能當早點也能當主食。

饅頭摸芝麻醬蘸白糖,在喫法上沒有多大的講究,把白饅頭掰開或切成厚片,抹上一層芝麻醬的饅頭上再撒上一層白糖,夾起來直接喫。那滋味,一咬麻醬流出來,滿足感應運而生。

今天接到這個邀請,十分感謝,瞬間把我帶回到那個時,與朋友一起開心快樂的日子,雖然喫得很簡樸,但我們喫的很充實,歲月不饒人,曾經喫著饅頭夾芝麻醬白糖的我們已不再芳華,很多甜品與美食,雖然味道不錯,卻沒有那時的滿足感,或許,這就是回憶的味道吧。

時間如流水,一晃眼,就已十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我的北京朋友過的怎樣,饅頭摸芝麻醬撒白糖成為我記憶中最好的回憶,他不只是我的朋友,也是我記憶中的味道。

這個菜以前是很普遍的,但現在會做的人越來越少了,也很難喫到了,如果要想喫,就只有在家慢慢制了


從20世紀走過來的人,都會記得一種好喫的東西:饅頭抹芝麻醬蘸白糖。熱騰騰的白饅頭,抹上芝麻醬,一定得撒上厚厚的白糖,一口下去,滿嘴留香,拿什麼都不帶換的。

那年頭兒的北京,白糖、芝麻醬不僅金貴,而且都是按月憑本兒(居民副食購貨本)供應的。要是沒有副食本兒,有錢您也買不到,所以家家戶戶都當這東西是稀罕物。

那年月,每家都有一兩個對白糖和芝麻醬貪喫無厭的主兒,家長通常要把這些好喫的藏的嚴嚴實實的,或者直接鎖進櫃子裏。那些為了偷喫用盡腦筋的聰明孩子,有機會就偷著喫,一次就敢喫一小勺白糖或者芝麻醬,經常是匆忙緊張中,被大人發現,一頓臭揍是跑不掉了。誰要是有機會受命去買芝麻醬,比平時被支著去幹什麼活兒都積極,因為買了芝麻醬回家的路上,可以一路走一路舔。回到家,往往免不了父母看著芝麻醬碗邊兒留下的小舌頭印兒又是一通審訊。

那年月,不知道多少人的夢想就是天天能喫上饅頭抹芝麻醬蘸白糖呢。


大約在我很小的時候,經常見媽媽和姥姥把剛蒸好的饅頭趁熱掰開,抹上芝麻醬,粘上綿白糖,直接喫……還說很好喫……我那時太小了(大約九幾年的事),體會不到那種美味,但是印象裏媽媽和姥姥喫的很香……現在偶爾聊起來,我問我媽,真有這麼好喫麼,媽媽說當年物資匱乏,這都是好東西,能喫上一口不亞於現在喫海鮮了……但是讓她現在喫,她說我想想都膩……

那個年代物以稀為貴,現在生活便利了,喫東西方便了,也講究了,當時的小幸福現在也不好找了……當年得到一塊巧克力的雀躍,真希望現在還能複製!


這可是絕味啊,在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不是人人都能喫上這種美食的,能喫上芝麻醬抹饅頭的人都是有錢級別的人物,才能享受的,一般人估計都沒有聽說過。

芝麻醬雖然顏色看起來有點那個啥????但是造價昂貴,口感鮮香,在那個時代屬於極品高檔美食,現在也算屬於高檔食品啦,而且外國人最喜歡喫芝麻醬了,

可能很多人沒有試過這個喫法,畢竟這個顏色有些矯情的人不太想喫,但是這個味道只要喫過的人都忘不了,實在是太香,饅頭柔軟的口感,芝麻醬鮮香,白糖甜,語無倫次的體驗,難怪老外那麼喜歡芝麻醬

我覺得我也超級喜歡芝麻醬了,就抹在饅頭上面喫,也是一種享受。極品!爽


我是77年的人,記得小時候大概有五六歲了,家門口來了一個賣芝麻醬的,我奶奶打了一碗,朝裡面撒了一些鹽,讓我用饅頭蘸著喫。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當時覺得太好喫了,世上競還有如此美味的食物!

可是時過境遷,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芝麻醬不管是蘸白糖還是撒鹽粒,都喫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讓我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想起了我去世多年的老母親。六十年代初期,國家正處在困難時期,食品缺乏,每個人都喫不飽,肚子裏油水特別少,喫什麼都是香的,那時候我們家在右安門外住,我們是五六年從永安路拆遷到右安門的,肚子裏沒有什麼東西,農村從城裡拉豆餅的車一路過,很多小孩子都去偷偷的鑿幾塊拿回家烤著喫。更不用說大白饅頭蘸白糖和芝麻醬了,那時候覺得世界上最好喫的就是這個東西。我的老母親每月買了這兩種東西都會藏起來,怕我偷偷喫了,但我還是能千方百計的找到,但也不敢多喫,什麼東西少喫一點就覺得特別好喫。現在已經喫不出那時候的味道了,都不是原來的東西了,面,糖,芝麻醬都沒有原來的味道了。不過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自己的父母當初養我們一大家子可真不容易呀。自己都七十二了,一想起來父母還是特別懷念。現在的孩子真不知道什麼東西是好喫的,可能就是那些國外的小零食吧?


熱騰騰的大白饅頭,一掰兩半,舀一勺兒芝麻醬抹上,再抹一層厚厚的白糖,是京孩兒們童年最美味,當然不是總能喫上,因為那個年代物資匱乏,買東西都會要副食本以及這票那劵的,早幾天還在跟兒子說要喫饅頭抹麻醬沾白糖,不想當時還被嘲笑了一番,可是他哪裡知道當年我們小的時候……懷念。一會兒就去蒸了饅頭喫上一個!


饅頭抹芝麻醬蘸白糖,這是我記憶中頂級的好喫的。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饅頭,抹上芝麻醬再沾一層白糖咬一小口,幸福的閉上眼睛慢慢感受,心裡不免疑惑難道我這是在做夢嗎?睜開眼睛才確實感到自己真的在喫。你可能感到疑惑,為什麼不大口吃呢?說真的捨不得喫,喫完就沒有,不可能讓你放開肚子喫,能喫一個已經是夢想了。那個年代物質極其匱乏,饅頭白糖芝麻都是稀有物,饅頭是稀罕物,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那個年代麵粉叫做白麪,一般情況下是不喫的,只有在生病或者有客人的餐桌上才會有。小時候也很有意思,想喫白麪呀白糖之類的稀缺食品,就想我生病多好呀,生病只能喫到這些好東西了。我記住最有意思的事,給大家分享一下,大概在我六七歲吧,有一次家裡沒有大人,看到桌子上放著糖罐子高興壞了,打開蓋子用手抓上就往嘴裡填,啊!不得了,又苦又澀,嗆的只流眼淚,連忙吐出來,原來是食用鹼。想起這件事我就笑得流眼淚,現在的物質如此豐富,饅頭抹芝麻醬沾白糖,現在的人可能覺得都太難喫了,哪確實是那個時代人們,非常喜歡喫的一種食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