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歷代帝王,尤其是改朝換代的開國君主,爲強調自己政權的合法性,無補假託天命,自稱“君權神授”,“替天行道”,把自己的活動說成是受上天的指使,從而達到神化自己的目的。

  朱元璋作爲大明帝國的開國君主,在這一方面做足了文章,他不僅給自己的成長經歷披上光鮮燦爛的神化“外衣”,甚至還編出有兩位神仙護佑的傳奇經歷。

  那麼,朱元璋的這些做法,收到應有的效果了嗎?

  朱元璋他既然信老天,他也讓大家都信老天,相信天命,所以他就要做一件事,我們看電視裏邊,一個太監出來了,宣讀聖旨,第一句話是什麼呢,“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老天爺的意思,按照老天爺的指示,我託老天爺的福,我來管理你們,我說的話是代表天意的。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這樣,只不過這個說法不一樣,“奉天承運”這四個字,是朱元璋他發明的,如果我們去看電視劇,看到電視裏面演了唐朝,漢朝的事,太監一打開,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錯了,那時候沒有這詞,他不是用的這個詞,明朝纔開始用。

  怎麼來證明自己是受天之命的呢,有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說有神仙相助,我做事的時候有神仙相助,你們沒有,神仙爲什麼相助我呀,那肯定是老天爺支持我,所以神仙才會幫助我。

  那神仙都有誰呢,當然很多,但是明朝初年,編造出來了的神仙,最出名的兩個,一個叫周顛,一個叫鐵冠道人張中。

  周顛是一瘋和尚,後來武俠小說裏邊把他寫成明教的五大散人,他是一個瘋和尚,小的時候得了瘋病,然後到哪兒都告太平,告太平,知道朱元璋在那兒,就去找朱元璋,到哪兒喝多少酒都喝不醉,朱元璋覺得很奇怪,就讓人給他擱在一口大缸裏邊,蓋上蓋子,底下架着火燒,這不是要玩命嗎,把人不燒死了,揭開蓋子一看,人家沒事。

  出了一身大汗,一點事都沒有,就給他喫東西,喫起來永遠喫不完,老能喫,說不給他喫東西,一個月也餓不死,這不是神人嗎?太神奇了,這些將士們都爭着跟他交往,好玩兒啊,碰上這麼一個神奇的人,跟將士們一起喫飯的時候, 他不好好喫,喫什麼吐什麼,等到朱元璋一來,立刻規規矩矩地喫飯,你看碰上比他更大的神仙了,他就得老實了。

  那些將士們不行,這一來,這周顛的名聲大了,朱元璋的名聲那不就更大了。

  所以朱元璋去跟陳友諒打仗,他是從下游往上游走,陳友諒是在上游,那個時候的戰船,沒有發動機,靠風帆,要沒有風,這個船從下游向上遊走,談何容易呀,所以朱元璋很着急,這周顛告訴他,沒問題,走吧,一會兒風就來,這船一開,風來了。吹着這船到了上游,最後跟陳友諒打了仗。

  所以,有這樣的神仙支持着朱元璋,那朱元璋的事業,那不是蒸蒸日上嗎。那誰能跟他比得了啊。

  鐵冠道人張中也是這樣,整天戴着一個鐵帽子,神奇得不得了,測什麼事情,什麼事情準,也有說,當時朱元璋去跟陳友諒打仗的時候,那個風是鐵冠道人張中說的,在鄱陽湖裏邊打水戰的時候,也是張中給他出的主意,告訴他說去打吧,用火攻,那個風勢就變了,然後就把陳友諒的戰船都給燒掉了。

  這樣的故事很多,目的就是一個,說明朱元璋他是有神仙幫助的。

  這還不夠,朱元璋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尋找張三豐。可是這個人誰也沒見過,朱元璋說這個人還在,有人看見過他,所以得派人去找他,找張三豐,於是到處去找張三豐,也沒找着,張三豐這個人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父子二人都找,始終沒有找到。

  明成祖朱棣奪位以後,也找張三豐,也沒有找到,按道理來說,這個人他不可能活那麼長,應該說已經不在了,可是這些皇帝,爲什麼要找他呢,一個不在的人,大家估計着他已經沒有了,還要去找,實際上就是一個意思,就是要說明自己有天命所在。

  因爲來百姓心裏都說,都知道,皇帝他是真龍天子,天子他不是凡人,他一定要神化到這種程度,他纔能夠對大家統治有力量。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