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

衞生防護中心公佈,新增一宗24歲女病人在本地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疑似肉毒中毒的個案,並再次提醒市民,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只應由註冊醫生處方和施行。

衛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一名24歲女病人有長期病患,自10月30日起出現全身乏力、頭暈、噁心及氣促等病徵。她今日入住伊利沙伯醫院,臨牀診斷為懷疑醫源性肉毒中毒。病人現時情況穩定。

近年流行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網上圖片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於10月30日在尖沙嘴一美容處所為其臉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病人報稱,注射程序由醫生進行。署方正繼續調查。

衞生防護中心強調,肉毒桿菌毒素如用作美容用途,注射後效果短暫,亦會逐漸消失。若獲轉介由醫生施行注射程序,消費者應瞭解醫生的全名,並查閲香港醫務委員會註冊醫生名單,同時查詢其專業資格和相關資歷。

由於中毒病人的相關肌肉會受影響,而肉毒桿菌毒素亦可能擴散,影響注射部位以外的其他範圍,故病人有機會出現眼瞼下垂、重影或視力模糊、咀嚼困難、聲音沙啞,甚至在吞嚥、說話或呼吸等方面出現問題。這些徵狀可能在注射後數小時、數日或數星期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