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乡教育现场。(图/取自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脸书)

▲一群热心的师长成立「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积极为偏乡教育挹注资源,守护孩子们的未来。(示意图/取自华人无国界教育学会脸书,下同)

记者林璟倩/综合报导

当都市学童正在为即将上路的12年国教及课纲努力准备时,偏乡学校及弱势教育孩子们可能还对什么是「核心价值」、「素养能力」感到懵懂,长期教育资源落差的积累下,往往令教育弱势的孩子们感到心累与无力,甚至直接放弃梦想与未来。然而,在台湾有一群热心的校长及老师们自发性成立全国性非营利组织「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以自身付出实际行动,试图和缓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落差,带给偏乡弱势学童一丝星光。

由教育学者王淑俐教授发起成立的「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成立于2018年8月,宗旨为扶助「教育弱势者」,使偏乡学校及教育弱势者能强化课业及多元才艺,拥有迎向未来之核心竞争力。成立短短一年来即广获各界响应,透过200多位会员合力完成全国偏乡及极偏乡学校入校服务及师资培育,为弱势的学生注入学习养分。

▲▼偏乡教育现场。(图/取自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脸书)

适逢学会成立周年,预计将于8/17(六)于石碇书屋举行嘉年华,分享成员们过去一年的服务经验,更进一步讨论明年来自全国六个「北极星教师方案」提案,为未来的计划方案执行人力及经费筹措共商大计。王淑俐指出,经过一年的努力也实际感受到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之大,往往实际到教学现场后才发现多数学校的软硬体不足,因此希望趁此机会,邀请各界一同关注偏乡教育议题,希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可能消弭教育的城乡差距。

▲▼偏乡教育现场。(图/取自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脸书)

王淑俐也表示,未来一年「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除了原有的入校支援、书香送爱及偏乡师资培育外,还将推动「北极星教师方案」,依学校及学生个别需求提供时间弹性、客制化课程的多元教学与长期辅导。例如石碇、深坑的孩子课后照顾的「偏乡石碇萤火虫书屋」、人生不设限的李珮宁(四肢截肢)期盼借由「英文会话」及「绘画才艺」、「音乐课程」,带来不一样的正能量及人生观,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屏东县极偏乡学校丹路国小的「遇见领导.幸福丹路」强化孩子在音乐、运动及语言的优势智慧、彰化县埔心乡梧凤国小的「多元才艺课后照顾」方案、提升台东县初鹿国中学生的会考英数成绩的「初鹿梦想」计划及继协助苗栗县泰安乡梅园国小整治图书室之后,接续进行音乐及足球教室之漏水及木头地板整修工程的「从心爱上阅读之后」专案计划。

尽管北极星教师方案计划内容听起来非常巨大,且执行起来颇有难度,但「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的成员皆带著服务的热忱,希望努力设法突破、努力达成,因此也希望各界不吝伸出援手、输送资源,用爱填补偏乡孩子的学习缺口。

华人无国界教师学会https://www.twb.org.t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