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交換期間,我在三個寄宿家庭里住過。第一個家庭是華裔女主人加白人男主人。兩夫妻都是加州伯克利畢業的,女主人引以為豪,整日掛在嘴邊,男主人卻很低調。家裡有個七歲的小女孩,女兒的教育由爸爸全權負責,我覺得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小女孩的課外活動排得很滿。從奧數課、中文課、鋼琴課、芭蕾課到畫畫課、游泳課、縫紉課。唱歌課和滑冰課也在男主人的計劃裡面。男主人說想讓小女孩從小接觸不同的領域。只有儘可能多地接觸各個領域,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可能也是美式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吧,給孩子提供多種多樣的選擇,卻不會去干涉孩子的選擇。男主人說並不在意小女孩將來想做什麼,只說如果她想做廚師,那就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不浪費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要做就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最好的廚師。

女主人常常向男主人抱怨,認為他把女兒的日程排得太滿了。美國小學生下午兩點多就放學了,但是小女孩每天一放學就直接去中文學校,有時候上完中文課還有其他課。我每天晚飯時間會看到她,有時候我也覺得她很累,她會鬧鬧小孩子脾氣。但是她從來沒有吵鬧著說不去上這些培訓班。而且她爸爸對她的照顧細緻入微。男主人每天早上給女兒準備蔬菜水果早餐,打包午餐,裝好小零食。男主人是十分嚴格的素食主義者,油、鹽、糖能不碰就不碰。他健康飲食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小女孩。傳統美國人家庭是吃很多甜食的,但小女孩的糖果筐每年只有萬聖節的時候才會被填滿一次,並且糖果筐平常都是放在高高的冰箱上面。小女孩平常要是想吃糖果或者薯片,第一時間會徵求她爸爸的同意。我覺得因為男主人對小女孩的照顧無微不至,所以小女孩也很尊重爸爸,對爸爸言聽計從。畢竟淘氣的孩子想吃糖實在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小女孩每天的任務很重,但是有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持,我覺得她是樂在其中的,畢竟小孩子本來就精力旺盛。有時候我很羨慕這個小女孩,她的父母有遠見也有條件在她這麼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她各方面的興趣。男主人也一樣注重她的學習,他會陪著她完成學校里所有的功課。據說美國中小學老師的水平並不是很高,所以小女孩所有的家庭作業都是由爸爸來檢查的。他還會買一些課外教材親自來教她。內容涵蓋英語語法、數學和科學。有一次我聽到他對著書給小女孩解釋季節變化,我覺得很驚訝,因為這是我初中以後才接觸的內容。男主人說他知道小女孩讀到初中高中的時候肯定會忘記現在學的這些知識,但重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鍛煉小女孩的思維邏輯。學習的確不僅僅是學到的知識,學過的知識會忘記,但學習本身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培養起來以後是很難丟掉的。男主人也說,等到小女孩在學校的課業越來越重的時候,會慢慢減少她的課外興趣課。他甚至列了一張單子,把小女孩課外興趣班按照重要程度來排序。他教會我一個排序的方法,當有很多個選項的時候,一次性全部排列出來是很難的,但是如果一次只比較其中的兩個,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雖然女主人是華裔,但是堅持讓小女孩學中文的卻是男主人。他說這是他的策略之一。加州有很大一部分是移民群體。與當地美國白人相比,移民群體為了在新的地方生存下來,往往更有壓力意識,也更努力和勤奮。小女孩的朋友幾乎都是在中文學校認識的華裔小朋友,這些小朋友的父母從國內來到戴維斯,文化水平都很高,大多在大學裡當教授或者搞研究。這些中國父母們都不留餘力地培養自己的孩子。男房東的教育方式更像是東西方優秀的教育方法的結合體。他很欣賞中國人生來就具有的那種競爭意識和勤奮努力的天性,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和優秀的亞裔後代做朋友。他跟我說一個人這輩子能有什麼樣的成就主要取決於父母和身邊的朋友。他說他改變不了小女孩的父母,但是他可以為小女孩選擇一個最好的朋友圈。在小女孩的中文學校里,幾乎全部小朋友都學鋼琴。這樣一來,小女孩就覺得學鋼琴是一件自然而然地事情,是一件身邊人都做的事情,為了更好地融入周圍的群體,她也努力地學鋼琴。但如果她是她的朋友圈裡唯一一個學鋼琴的人,那麼她很有可能會質疑自己學鋼琴的原因。朋友圈對我們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的。

對比國內的情況,我小學的時候,周圍參加課外興趣班的同學還是很多的。但是到了初中以後,學業壓力越來越重,能堅持下來的往往都是想走藝術生道路的同學。小學真的是培養各種興趣愛好的黃金時期,因為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本來就很強,精力也很旺盛。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二十年來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我一直沒有從中考高考的模式里走出來,大學前兩年的時候也還是爭分奪秒在學習,有時候下樓去飯堂吃個飯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也會心疼所有花在交通運輸上的時間。我的生活除了學習之外,好像真的沒有別的東西了。所以在戴維斯的這九個月,我覺得我是來學怎麼生活的,而不是來學習的。見到不一樣的風景,和不同的人接觸,適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會讓我對自身進行反思。人是不能單向發展的,是不能只會學習的。而全面發展其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你隨時可以拾起一個新的興趣。我之所以很羨慕一些人從小接觸畫畫、唱歌、鋼琴或者外語,是因為在我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的這些技能就已經養成了。當技能已經培養出來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忘記培養的過程。我會看不見別人曾經付出過的努力,我覺得他們技能都是天生的,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在路上的我們總是會羨慕已經到終點的別人,這種靜態的思維方式其實是不對的。我自己也在路上啊,我也會有走到大多數人前面的那一天的。就像學英語這件事情,初入大學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比保送生落後一大截,很後悔以前沒有花更多更多的時間來學英語。但大學幾年的學習下來,我也進步了很多。等到研究生入學的時候,也許別人也會羨慕我本科花了整整四年鞏固這一項技能。學習是一個動態的、積累的過程。聽起來很容易,但是自己要發現這個道理還是挺難的。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站在一個興趣愛好面前,遠遠看著已經走到終點的人,心生羨慕之餘卻遲遲不敢真正地走上這條路呢。有時候開始做一件事情是需要契機的,但最重要的一定是我真正開始去做這件事了。只要開始做了,不停下,就總會進步的,總會到所謂的終點的。不必管他是五年以後還是十年以後,反正時間不會倒退,未來總會如期而至的。未來的自己會感謝自己曾經的付出,現在的自己也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成果而看不到別人過去的付出。一定要記住,現在開始也不晚。人生不是靜態的,一切都是暫時性的,只要自己不拒絕進步,總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的。

我跟男主人也討論過中美兩國教育的問題。男主人給小女孩報了奧數班。這個奧數班離戴維斯兩個小時車程,是俄羅斯人在另一個城市開的培訓班,裡面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亞裔。我跟男主人說,我在中國從來不上輔導班,因為輔導班上課的內容就是學校里老師教的內容,只要在學校上課認真聽就沒問題,不需要額外花錢參加輔導班。男主人告訴我這是因為中美教育體制的不同。美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教育資源很充足,並且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美國人希望給所有孩子平等的教育機會,不希望有任何一個孩子掉隊。但由於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培養孩子的意識,這需要通過學校的教育來實現。具體地來說,這是通過拉低標準來實現的。美國學校把教育標準降低,這樣就能看起來所有孩子都跟上了。但事實上,中上層家庭的家長卻不會因此減低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標準。既然在學校學到的只是照顧絕大部分人的基礎知識,那麼中上層家庭的家長就會尋求課外輔導讓孩子學到更多更難的知識,就像我原來的男房東每個星期不嫌辛苦每周六來回四個小時送女兒去上奧數班。教育資源的差距和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的了。反觀國內的現狀,由於人口基數大,教育資源是相對匱乏的。學校里的教育其實也是基於學習能力為中上程度的學生,不會有把差生全部拉上來的想法。跟不上課堂進度的學生只能在課外參加輔導班。輔導的目的大多是跟上學校的進度而不是培養更高的能力。由於教育資源的缺乏,國內的教育是講究選拔、講究篩選的。九年義務教育過後,如果學生不能勝任高中的學習,那就去讀中專;高中三年的學習過後,如果學生不能勝任本科院校的學習,那就去讀大專。國內的教育是允許掉隊、允許淘汰的。在教育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整個國家必須把資源壓在更有希望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的優秀的學生身上。而美國沒有這種競爭和淘汰的觀念,美國教育體制儘可能地把小升初、初升高變成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在入學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會被衡量,學生更不需要通過考試來獲得入學的資格。聽男主人說,小女孩在小升初的時候也會有一個考試。但是學校告訴小孩子們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太重視這個考試,這個考試不會對他們的升學有任何的影響,哪怕考不過也是沒有問題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美國學生的確沒有中國學生從小到大的競爭意識。與中國學生相比,在學習上少了一分壓力也就少了一分動力。

我在跟管理我們交換項目的美國老師聊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中美教育體制的差異。他說在中國學生要是想在教育體制中脫穎而出必須一路都做得很好。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再通過高考到大學,這十幾年的過程中一點點失誤都不能有。從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再到重點大學,這條道路是越來越窄的,在前面就被淘汰了的學生到後面往往很難再擠進來。美國有社區大學這個概念,有些高中畢業生,在申請大學的時候要是做得不是很好,或者心智還沒有成熟到能進入大學學習,那麼可以先去社區大學讀兩年然後重新申請大學,在大學完成剩下兩年的學業。畢業的時候可以拿到和四年都在大學裡上學的同學一樣的學位。美國老師說一部分在社區大學讀過兩年書以後再進入大學的學生甚至做得比一直在大學裡的同學要好。人成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總有一些人成熟的過程要比另一些人更長一些。美國相對靈活的轉學機制給了那些兩年前做得不夠好的學生更多機會。國內的體制比較嚴格,不同大學之間的學分互認很不常見。美國大學之間的學分互認要容易一些,學校更在意學的內容是不是一樣的,而不是你在哪裡學的。美國的學制也更靈活,在滿足全日制學生最低學分要求的基礎上,學生每學期要上多少學分的課完全取決於個人。每學期修的學分越多,就能越早滿足畢業所需要的學分要求,這樣是可以提前畢業的。我認識的一個美國本科生就想把大學四年的學習壓縮在三年的時間裡完成,她說這樣不光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也可以更早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