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後坐力炮,顧名思義就得利用發射時後噴物質動量,使炮身不後坐。用於摧毀近距離裝甲目標和火力點,而且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但發射時後噴火焰大,易於暴露。

按照炮膛類型,分為分為線膛式和滑膛式。線膛式無後坐力炮,膛線使炮彈旋轉,炮彈出膛後穩定性較好,命中精度較高。滑膛式無後坐力炮不設置膛線,生產便利,價格較低,但精確度較差。

按照運動方式,無後坐力炮分為攜帶型,車載式,牽引式,和自行式;按照裝填方式,分為前裝式和後裝式;按照消除後坐方式,分為噴管型,戴維斯型和弩箭型,主要配用聚能裝葯,破甲彈和榴彈。噴管型無坐力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和瞄準裝置等組成。炮身裝有炮閂和噴管,沒有沒有反後座裝置。戴維斯型無後坐力炮,炮身上沒有炮栓和噴管,發射葯至於身管中部,彈丸在發射葯之前,與火箭彈質量相等的配重體,至於發射葯之後。

弩箭型無後坐力炮是戴維斯型的改進型,在彈丸配送體和發射葯之間,分別有一個活塞,發射時燃氣推動活塞分別將彈丸和配重體跑出,活塞被制動環卡在身管的兩端。弩箭型無後坐力炮,發射時無焰,無光,雜訊低,優勢比較多。其中,美國曾經裝備過大衛克洛科特型無後坐力炮,口徑為120毫米,可發射超口徑榴彈,以及200噸TNT當量的核彈頭。


如果從設想開始算起,無後坐力炮的歷史其實很長,早在達芬奇時代,它就在達芬奇的手稿裏以兩門尾對尾的排列在一條線上的火炮形式出現了。和達芬奇的設想一樣,無後坐力炮是依靠動量守恆原理工作的,發射葯燃燒產生的燃氣一面推動彈丸加速,一面從開口的炮尾泄出,兩者動量相等就實現了無後坐力。現在服役的無後坐力武器主要分為三種,即純依靠無後坐力原理髮射的無後坐力炮,在前者基礎上加裝火箭的火箭助推無後坐力炮和新興的平衡拋射無後坐力炮。

古斯塔夫是大家很耳熟能詳的單兵無後坐力炮,在發展之初它就是一種純無後坐力炮,不過因為它的生產時間很長,使用國家很多,所以有國家給它開發了帶火箭助推的彈藥,大名鼎鼎的RPG是一款生來為火箭助推無後坐力炮的武器。自RPG-7開始,它就主要使用帶火箭助推的彈丸。無後坐力炮使用帶火箭助推彈丸的主要原因是無後坐力發射方式不能給彈丸提供太高的速度,為了保證射程就只能用火箭助推彌補。

但古斯塔夫和RPG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炮尾處一定距離不能有人或者其他東西,以免燃氣燒傷,這意味著它們不能在狹小的地區使用 而未來戰爭的趨勢是城市戰。為此中國開發了一款採用平衡拋射原理的08式火箭筒。其實平衡拋射是無後坐力炮的一種,但因為中國把所有步單兵筒式發射武器都叫做火箭筒,所以它就被命名為08式火箭筒。點火後,燃氣推動前後兩個活塞,前活塞推動彈丸,後活塞推動平衡配重,兩者動量相等,配重飛出後掉到地上。這種原理可以讓火箭筒在諸如房間這樣的狹小地區使用,是未來無後坐力炮的發展方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