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爾薩斯,隨時都會有種掉入時光蟲洞的錯覺,每一景一物都可能飽含著來自歷史的能量,每一處名勝、每一點古蹟都有著源遠流長的、錯綜複雜的、交纏著法國和德國的歷史。活在亞爾薩斯,就像是在一部西洋史中行走,高中的歷史課本裡讀的每個年代、每場戰爭、每位皇帝或國王和每一個區域在這裡都是活的,不再是書本中要死揹來對付複選題的ABCD,彷彿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得到那般真實,歷史在這塊土地上從來就不是一個很遙遠的名詞,彷彿昨日矣。

對其他地區的法國人來說(以玖依斯為例),亞爾薩斯非常具有異域風格,從人們說的方言、看不懂的路標、極具特色的建築,到內化一點的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都有所差異,他們說,亞爾薩斯是個極具德國風的地方。

而這一天在逛完小鎮後,我們來到孚日山脈上極具盛名的城堡,Haut-Koenigsbourg城堡,維基大神沒有中文版,網路上有人叫他"威廉古堡"或是直接音譯為"歐根尼斯格堡"。(連名字都不太法式發音就是了,我練習唸了好幾次才唸對XD)

有興趣請查詢官網:Château du Haut-Koenigsbourg

DSCN1503.JPG

 

也因為我們這時候是冬天,來的人不多,停車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我覺得夏天旅遊旺季時應該會很可怕,如大家下圖所見,城堡就在山頂上,沒有附設停車場,所有的停車格就是在往城堡的山路上沿著山壁一格格畫在路邊,先不說你敢不敢在山路上路邊停車、停太慢還會塞住整條山路讓所有人看你表演停車停不進去,夏天能不能找到一個車位子都還是個可怕的問題。

如果大家真的想參觀歐根尼斯格堡,建議可以選冬季,或是如果是夏季的話看準開門時間一早就去,以避開人潮。

城堡有專門的接駁車,如果不想開車上山煩惱停車找不到車位的問題的話可以考慮看看,接駁巴士會從Sélestat的火車站發車,而且有搭接駁車的話門票有優惠喔!算是鼓勵大家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上山,以紓緩停車問題。(時刻表及相關資訊官網都有)

DSCN1400.JPG

 

到了山上停好車後,我拍了幾張俯瞰地面的照片,這時太陽剛起來不久,地面的馬路被陽光照得發亮,像是一根根銀白的頭髮垂落在額頭上。

不過天氣沒有很好,雲層厚重,陽光透不下來,底下的城鎮都還在五里霧中。

DSCN1405.JPG

 

其實沒人的時候,走在前往售票處正門入口的小棧道上,的確別具一番風味,就像是一句蕭瑟的詩句,只是,山上很冷,浪漫不起來。(還好我們去的時候還不算冷,沒下雪,但取而代之,有毛毛雨...QQ)

DSCN1409.JPG

 

城堡最初的歷史可以追朔回十二世紀,不過那時候還不是城堡,是蓋來當防禦設施的,類似小要塞或是瞭望哨崗,居高臨下俯瞰整個亞爾薩斯平原。當時這片土地是屬於Frédéric de Hohenstaufen的,後來老兄他就成為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皇帝他把這處小要塞豪華升級成總統套房頭等艙,於是Koenigsbourg(意即國王的城堡)這名字因而誕生。

DSCN1413.JPG

 

售票處前方的模型可見歐根尼斯格堡的全貌,從城牆、哨塔、中庭、城堡主塔等等,是相當完整的城堡建築羣。

DSCN1419.JPG

 

在這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建好城堡雛形之後,隨著歲月更迭,城堡歷經了好幾次攻陷破壞、重修、又被損壞、再次重修的輪迴裡。以前的城堡除了外牆是用石頭做的之外,城堡內的地板、內牆和傢俱都是木製,在攻陷城堡之後如果要徹底毀滅這座城堡,通常都是放火燒掉,跟今日的古蹟無端自燃是不一樣的,當初敵人是擺明要燒掉的,所以城堡就是不停地被『燒毀~燒毀~』(美江老師請配音!)

DSCN1421.JPG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次燒毀,是在三十年戰爭的時候。

至於三十年戰爭是什麼?因為這實在太龐雜了,我寫一千零一夜也寫不完,所以我就要請有興趣的人直接參拜維基大神:三十年戰爭,對我來說,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說法就是一場各懷鬼胎、把各自利益、立場、宗教信仰等各種理由全部揉在一起做撒尿牛丸的戰爭,撒尿牛丸戰爭剛好持續了三十年,所以是名三十年牛丸戰爭,喔不,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

而當時擁有這塊土地的神聖羅馬帝國,是這場戰爭的大輸家,帝國內部各諸侯戰後擁兵自立,帝國名存實亡已走向衰敗,離瓦解就剩一步的距離。

而這座城堡在1633年的戰爭中被瑞典人攻破,並燒毀。而這一次,神聖羅馬帝國已沒有餘力重起爐竈,再次修復它,於是歐根尼斯格堡就被遺棄了,這一次的遺忘就長達兩百年,像睡美人一樣,被淹沒在歷史的荒煙漫草中。

DSCN1431.JPG

 

大家可以從下面的介紹看到,城堡修繕完工後和修繕前斷垣殘壁的差別。今天看到幾乎整個最外圍的城牆、塔樓頂部和城堡主建築羣都是後來重建時才完成的,當然城堡內部的樓層地板、格局也都經過修繕。

DSCN1437.JPG

 

不過是誰修的呢?時間就要到兩百年後,這兩百年之間,亞爾薩斯被路易十四納入法國版圖,但是沒有被重視繼續放置play,然後到拿破崙三世又在普法戰爭後輸給德意志帝國,然後是由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下令整修重建。

當初在看法文介紹十一直卡在威廉二世這個名字鬼打牆,威廉二世的法文是Guillaume II,若要直接音譯就類似"雞勇母二世",然後我就一直想到底哪位德國人叫雞勇母?雞勇母(還故意不選字XDD)這名字看起來超不德國的啊!我以前號稱歷史小仙女現在是要全還給高中歷史老師了嗎?

鬼打牆了一陣子才突然腦袋有燈亮起,燈愣!!Guillame是William的法文版啊!我怎麼給忘記了,所以是威廉啊!所以是威廉二世。不過到底為什麼法文版真的八竿子打不著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像是德文就是Wihelm,至少看頭看尾還有八成像,法文真是讓我鬼打牆。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有不少中文介紹叫這裡威廉古堡,就是取自於威廉二世吧!不過我個人覺得威廉二世只是十九世紀修繕這座城堡的皇帝,以他來命名有點奇怪,若叫歐根尼斯格堡(Haut-Koenigsbourg)的話還可以追朔回當初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也比較符合城堡的起源。(不過大概只有我這怪人會介意這種瑣碎的事情XD)

DSCN1439.JPG

 

總之在威廉二世對於這片"重回祖國懷抱"的疆土相當重視,他希望藉由修繕這座中世紀的城堡,可以讓當初神聖羅馬帝國的絕代風華再起,也可以讓自己和建立城堡的皇帝齊名,也許昔日的盛世可以重現。這也是為什麼威廉二世對於修繕歐根尼斯格堡有著濃厚的執念。

他派遣御用建築師進行整修,依照當時的普魯士風格和建築特色重建,所以歐根尼斯格堡今日的樣貌其實展現的是濃濃的德國風,雖然跟中世紀的樣貌不太一樣,但也因為如此亞爾薩斯才會有這麼一座獨一無二的城堡。

DSCN1443.JPG

 

德意志帝國想要的不單只是奪回這塊土地,它更希望這裡的民心也跟著"重回祖國懷抱",畢竟以普魯士的眼光來說,這片土地長久以來都是他們的,只有從三十年戰爭到普法戰爭這期間的兩百多年被法國端去而已,怎麼土地回來了,卻發現人心不古了?怎麼這片土地上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法國人而不是普魯士人、德國人呢?明明血緣、地緣和歷史上這地方都和普魯士比較親近,為什麼到法國家裡才住個兩百年就被洗腦成法國人了?威蛇摸哩?

概略地說就是在這兩百年之間亞爾薩斯跟著法國經歷法國史上很重要的年份,像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以及之後共和國成立、拿破崙崛起等等,在這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中,漸漸凝聚了法國和亞爾薩斯的向心力、身分認同、國家認同和對於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擁戴,於是這一回,亞爾薩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尤其當時的德意志帝國還是帝制等等...)

其實這也說明瞭,就算血緣、地緣相近,文化或根源系出同門,但這都不是定義一個族羣的標準,真正定義一個族羣屬於哪裡屬於誰是他們的認同感、所擁戴的思想和價值觀,是思想和認同劃分今日的國家,而不是血緣。

如果大家還記得以前國中小課本裡面總是有這一課,就叫最後一課,它講的故事背景就是被割讓給普魯士的亞爾薩斯地區呢!其實我們很久以前就知道這段歷史這些故事,但直到我到這裡來旅行後才把這些片段都再次連接起來。

DSCN1451.JPG

 

天花板的老鷹象徵就是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王徽,如果是法國的話應該是公雞吧XD (怎麼感覺形象上就輸老鷹一大截哩?)

所以看到這徽章,就可以確定這是德國建築了。

威廉二世當初就是以皇帝行宮的等級來打造歐根尼斯格堡,所有的格局、裝飾、繪畫都不是一般小貴族等級,而是皇家城堡的規格。當初規劃是之後威廉二世和皇后如果有來這邊便可以在歐根尼斯格堡下榻,不過到最後,他們一次也都沒來就是了,皇家最高級蚊子館。

DSCN1455.JPG

 

這一間是最大最豪華的宴客廳,柱子上的凹槽原本舊時是另一層地板,總共是兩層樓,但是為了讓宴客廳更加挑高寬敞,於是便把上下兩層樓打通。也可以看到上下兩部分的建築裝飾明顯不一樣,而分水嶺就是在消失的地板那邊。

DSCN1456.JPG

 

而好不容易威廉二世花大錢重蓋好了城堡,真的是大錢不是開玩笑的,還動用了國家稅收來整修,嘔心瀝血終於把城堡蓋得漂漂亮亮,結果皇帝本人還來不及驗收成品或是去住上一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開打了,而打完一戰,德國戰敗,好不容易搶回來的亞爾薩斯和珞琳地區也在凡爾賽條約中被迫還給法國,連同金光閃閃的落成新屋一併送給法國,只差沒有親手送上鑰匙而已。

真的是為誰辛苦為誰忙?是一種幫別人養未來老婆的概念嗎?XD

於是法國收回這塊土地,順便得手一座富麗堂皇的城堡,真的是一箭雙鵰呀!(但對於白做工的德意志帝國來說就是各種辛酸哪~)

DSCN1459.JPG

 

自此,歐根尼斯格堡成為整個法國很重要也很輝煌壯闊的一座城堡。

DSCN1475.JPG

 

不過今日城堡內部多為博物館的展品收藏,已經不是當初皇帝行宮的原有配件,像是一些傢俱可能是當時代從義大利、法國或是奧地利來的,跟城堡本身沒有什麼關係,只是符合當時的時代而已。

可以當作是參觀博物館吧。

DSCN1485.JPG

 

要到城堡另一邊要穿過中庭,不過這時正飄著毛毛雨。

DSCN1487.JPG

 

各位看官快看!這裡景緻多好,什麼鬼都看不到~

DSCN1500.JPG

 

不過可以看到城堡本身,非常高聳、非常壯觀。

DSCN1503.JPG

 

之後還有一個小展覽室介紹城堡修繕前後的對照,可以看見當初城堡從廢墟搖身一變成為皇帝行宮,德國人真的在重建城堡上花費許多心血,以這件事來說,真的也很不容易!

DSCN1516.JPG

 

城堡的介紹到這裡告一段落,我真心推薦城堡控一定要來這裡到此一遊!除了看城堡以外,也可以體會一下亞爾薩斯這塊土地的歷史和故事,我覺得非常有收穫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