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弟学妹问我关于现金流量、利息等的计算,尤其是不同教材对这个的公式给出来的都貌似不同,所以我今天特意总结出来,希望能帮到大家。

所用的公式都是来自于朱叶老师 第三版 蓝色封皮教材:即复旦指定考研教材

  1. P234,下脚注释:中美会计处理差异

中国:经营现金流没有考虑利息

美国:经营现金流有考虑利息。本书采用的是美国现金流量计演算法

2. 经营现金流:

把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筹资/投资/经营

经营性现金流量是企业最主要的

3. P272 经营性现金流 operation cash flow; OCF

OCF=【Q(p-vc)-FC-D-I】(1-t)+D-(WC的变动)

为什么这个公式这么写?

你想,经营性现金流,听这个名字,就是得跟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

收入-各种乱七八糟成本 扣完税 是净利润

但是其中有些成本是「现金流」吗? 你看,折旧这个东西,虽然是固定 资产折旧属于制造费用,我们在会计处理是要把它记为制造费用的,但是你真的「花出去这笔钱了吗」? 没有!他没有花出去,这只是从你这个「实际」的成本,并没有让你把钱真真切切的花出去!! 所以我们管这个成本叫什么?

非付现成本!!!

所以在处理OCF的时候,在净利润后要把D和(wc的变动)放上!

4. P277 公司现金流量 (free cash flow to firm; FCFF)和 股权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 to equity; FCFE)

公司金融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是啥? V企=V股+V债

这个原理也适用于现金流: 流向企业的现金流=留香债权人的+留香股东的

公司这一年下来,这个企业最终受到多少? (因为公司=股+债,债权人的利息是咱们公司自己人,不是外面人)

FCFF=【Q(p-vc)-FC-D】(1-t)+D-(WC的变动)-CE

看没看到,这个跟上面的OCF区别有一处在哪里?就是(1-t)之前!

因为就那句话,债权人是公司内部的自己人,不是向外流的!

EBIT叫: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是利息和税前的

所以只扣除掉折旧和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不涉及到利息!!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FCFE是什么?是流向股东的!

我把刚才这个公式变一下:V企=V股+V债

写成:V股=V企-V债

同理,现金流也一样,流向股东的,那就等于减去债权人的呗

FCFE=【Q(p-vc)-FC-D】(1-t)+D-(WC的变动)-CE- I(1-t)

为什么FCFE=FCFF-I(1-t)

因为利息的抵税作用!!刘向债权人的现金流是税后利息,

把刚才这个公式整理一下

FCFE=【Q(p-vc)-FC-D】(1-t)+D-(WC的变动)-CE- I(1-t)

=【Q(p-vc)-FC-D-I】(1-t)+D-(WC的变动)-CE

= NI+D -(WC的变动)-CE

这个公式就是书P277页(12-9)

其中,净利润NI=【Q(p-vc)-FC-D-I】(1-t) 这个公式在P119,会计盈亏平衡点分析提到过。

5. 注释:

在这里说一点,公式有的是D,有的是(D+A)

那么D和A各是什么呢,

D是折旧depreciation,是固定资产的,。

A是摊销Amortization, 就是无形资产的「折旧」, D和A的本质是一样的,所有有的公式放上的是D+A,有的公式只放上了D。

欢迎评论区指出错误和补充改进,谢谢!!!!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