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收官了,想必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意犹未尽吧。

  关于这部剧,讨论最多的就是原生家庭的话题,今天我们不聊原生家庭,聊聊职场精英苏明玉的职场得失吧。

  起因是最近正好在读日本GLOBIS商学院新出的一本书,叫做《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用书中的知识点对照了一下剧中苏明玉的职场表现,发现《都挺好》这部剧不仅仅是苏大强作妖记,还是一部职场教科书呐。

  日本的GLOBIS(顾彼思)商学院是一个致力于培养为社会带来创新和变革的商务领袖——也就是职场精英的商学院。

  这本《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是他们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与观察而写就的一本书。

  在这本书里,他们没有给出各种可以速成的职场工具和技巧,而是着眼于职场上最基础的三大能力给出详细的说明和指导。非常适合想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又找不到方向和方法的读者阅读

  书中提到的三大基础能力分别是基础商务能力、策划和提案能力及商务执行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结合苏明玉的职场经历一起来详细解读吧。

  《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思维导图

  01

  逻辑思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逻辑思考能力。

  我们在职场上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不进行深入的逻辑思考,而是习惯使用“条件反射式”的工作方法

  举个例子,领导交待给你一项任务,你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问题的本质(这个工作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而是看看之前是怎么做的,按照之前的做法完成就可以了。

  殊不知这种不抓问题本质、不进行深入思考的工作方法,很可能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

  拿我们的职场女精英苏明玉举个例子(反例)。

  《都挺好》刚开始不久,苏明玉就因为母亲去世和同事作梗弄丢了一个重要的客户:洪氏集团的洪总。

  按照我们惯常的思路,当然是把顾客追回来啦。哪怕豁出老脸(当然苏明玉是仙女的脸)也要追回来啊。

  事实上我们的明总也确实是这么做了,她不仅追到了洪氏集团,还在洪氏集团的会客厅安营扎寨,洪总拗不过,终于答应见苏明玉,苏明玉赶紧抓住机会表现诚意,她不仅吃下了苏州人并不吃得来的辣火锅、吃了“可怕”的兔头,还一口气干了一大杯白酒。

  结果却让我们很失望:洪总一点也不为所动。

  苏明玉可谓是白费了一番功夫。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明玉回公司以后,不仅没有得到领导的表扬,还被蒙总臭骂了一顿。

  原来蒙总和洪总之间正在暗中较劲,明玉在没搞清楚背后的深层利害关系的情况下的一通操作,结果却好心办坏事,害老蒙白白损失了五个点的利润。

  苏明玉错在哪呢?

  她错就错在没有运用逻辑思考能力,多分析一下现象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丢掉这个客户蒙总并没有着急,反而让自己不用管这件事情?

  洪总真的会因为她一个销售不守时就不与众诚公司合作吗?

  决定两家公司能否合作的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

  如果明玉能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想必就不会犯上面的错误了。

  你看,即使是我们的职场白骨精苏明玉,也一不小心就犯了不深入思考而是“条件反射式”工作的错误,可见“逻辑思考能力”在职场上有多重要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人际沟通能力。

  在《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中,作者给出擅长沟通的人都在实践的五个要点:分别是理解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先提出结论、一句话概括结论、思考能够支撑结论的框架和具体阐述。

  身为资深销售的苏明玉绝对是职场沟通的高手,特别是在与蒙太的几次交锋中,既有理有节,又直中要害,可以说是很好地践行了上述的五个要点。

  首先,是理解与沟通对象的关系。蒙太不仅仅是公司里不务正业的几个人的娘家人,更是明玉的师母。既要尊敬,又要站在她的立场摆明利害。所以明玉在一口一个师母的同时,也不忘不容置疑地给出结论“不能不按照规定考核蒙太的娘家人”。

  同时,苏明玉从蒙家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求获得蒙太的认同。

  在沟通无效后又果断选择拿蒙家人的违规操作来巧妙震慑蒙太。

  最后不仅使蒙太乖乖同意了明玉的做法,还让她心存感激。

  明总的这翻操作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职场沟通示范”了。

  02

  做策划和提案的能力

  职场精英和职场小普通最大的差别就是做策划和提案的能力。

  同样一个工作,职场精英总是能把提案做得深入透彻、分析过程清晰明了、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切实可行。

  精英和小白的基础能力差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剧中的反面教材。

  《都挺好》剧中小蒙第一次参加项目分析会时,明玉听得头头是道,而小蒙却犹如进入“听天书大会”现场,一头雾水,各种表情包齐上线。

  这里,小蒙缺的正是做策划和提案的能力。

  《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中把做策划和提案的能力又细分为四个领域的能力,分别是假说构建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数据与信息分析能力和思考对策能力

  对每一项能力书中都有具体的案例和讲解,这里只介绍一个我们最常用到却最容易出错的一个能力——数据与信息分析能力

  工作中,我们肯定都经常会用到数据和信息分析,用饼图、柱状图画分析图形我们也非常熟练。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虽然画出了漂亮的分析图,却难以一针见血地给出分析结果,或者是看了别人的分析图,也还是觉得云里雾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没有把握住数据与信息分析的三个最核心问题,分别是:

  ·围绕什么分析

  ·从什么视角分析

  ·怎么分析

  有比较才有分析。

  我们分析一样东西,必然会与其他事物或是该事物的其他状态进行对比。

  例如,你要分析我们国家本科生的数量,如果你的目的是给出“本科生数量过多”这样的结论,就必然要通过比较才能给出:是和十年前相比太多了,还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所占比重太多了?

  如果比较的对象都不能明确的话,分析就没有意义。

  同样的数据,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还可以从影响的大小、差距在哪里、趋势是怎样变化的、分布有什么变化和模式的改变有什么规律这五个视角来进行分析。

  比如我们在分析本科生数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历年本科生数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和比较。

  得到了历年数据这样的信息后,就是数据分析的最后一步了,为比较而对数据进行加工。

  我们既可以直接观察比较,也可以应用高等数学中学到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等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只是请记住一点,你的比较一定要与你的结论相关,不能做出一堆非常高大上的数据分析后,却完全忘记了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03

  商务执行能力

  商务执行能力又可以细分为人际影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志向发展能力

  人际影响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无需多言,这里重点分享一下志向发展能力。

  本书中给出的“志向”的定义可以分为“大志”和“小志”

  “大志”指的是整个生涯想要达成的愿望,而“小志”则是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的目标。

  “大志”和“小志”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小志”不断积累,形成“大志”,另一种是在执行“小志”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另外的“大志”。

  《都挺好》剧中明玉和蒙总初次相遇时,蒙总对小明玉的那一番“灵魂的拷问”,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

  在蒙总的点拨下,小明玉才发现自己奉为“大志”的打工赚钱、出国留学之路并不能真正通向她想要的生活,因此才有了后面的改变志向,跟随老蒙打下了众诚的江山,成长为职场精英的故事。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像明玉一样及时校正自己的志向呢?

  书中给出的一个志向发展图可以很好地解答这个疑问。

  我们的人生志向,往往都是来源于某一个时机,可能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榜样的力量,但是志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知道,我们既要不断地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又要不断地根据行动反馈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志向,这样才能像苏明玉一样真正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好啦,关于《都挺好》这部剧的职场宝藏就挖到这里啦!

  《都挺好》的作者阿耐据传是一家企业的高管,虽然剧中她对职场部分的着墨不是很多,但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如果你也对明总的职场成功之路感兴趣,不妨也对照这本《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来细细品读一下吧。

  【作者简介】

  薛定谔的圆盒子:阅读重症患者,以读书为瘾,以分享为乐。500强企业培训师,网易蜗牛领读人,书评作者。

  个人公众号:薛定谔的圆盒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