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衡量一段距離呢?

是實體可計算的還是在心中遙不可及的距離?

以我跟J的例子,或許兩個都是吧!

10420.25 公里的距離,15小時的時差,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體諒。

我們在今年三月認識,不定時來台北出差,頂多待一週。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次數很難去衡量彼此之間的感情。J怕的是遠距離是種折磨,我怕的是沒能勇敢踏出那一步而後悔。

四月我們又有機會再次見面,兩人的感情在彼此面前展露無遺,渴望能待在對方身邊多一點時間,希望時間就此暫停。當意識到時,時間也所剩無幾了,我們看不見時間但能感受時間流逝,原來,無助就是這種感覺。

有好多話想對你說,有好多問題想問你,有好多藏在心中的感覺想讓你知道。

你說,如果我們都想繼續保持自有的生活,或許彼此之間保持一點距離比較好。但當我們第二次見面時,我們心中的感受卻如期相反。

 

但我們都知道,這次分開後又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再見面,不知道下次見面的感覺是否依舊。許多的未知存在著,讓這份感受懸而未果,多次希望自己能夠把你的思念踢出腦袋,就此忘記你這個人,繼續我在事業上的衝刺,繼續我自己人生路途上的響導。但是每週都會收到J簡短訊息的問候,心中總有幾分掙扎,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你?

 

或許現在的我也不適合談感情,想衝刺事業往其他國家發展的我,最好等穩定後再開始這部分。如果,我能夠前往J的國家工作,或許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