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棗莊日報全媒體報道了《沒地兒停車?爲爭車位打架?爲亂收費拌嘴?現在好了,市中區就要推出智慧泊車啦!》一新聞,引得市民關注。“智慧泊車”這一系統可實現系統自動計費、電子化支付、緩解道路擁堵、杜絕停車亂收費……時隔三個月,進展如何?今天,棗莊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市中區龍庭路附近了解情況。

  在龍庭路市立醫院西門,記者看到多位身穿藍色服裝,頭戴藍色帽子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停放車輛的市民進行引導。“你好,麻煩您把車子稍微往裏邊停一下,好方便其他人停車。”記者在停放電動車時,一位工作人員非常和氣的說道。在西門的正對面開過來一輛小汽車,當司機剛剛停穩後,一位工作人員就趕緊上前說,“同志,你好,這個位置沒有停車位不能停車,如果停在這裏很容易貼條,建議您到有停車位的地方停。”聽了工作人員的勸告,司機也表示理解,並去找能停車的位置進行停放。

  據負責該項工作的山東潤揚泊車管理有限公司的胡經理表示,“這些工作人員是道路文明勸導員,先期他們的勸導範圍在市立醫院附近的龍庭路和龍頭路,主要工作就是和交警、城管、三輪車辦等多部門聯合,對路沿石以下的沒有規劃停車位的地方亂停車的現象進行勸導、疏導,讓大傢伙養成文明停車、規範停車的意識,進而保障道路有序通行。”

  在市立醫院西門處原本亂停亂放的電動自行車,已經被規範整齊的放成了三、四排,每次有人來到停車,文明勸導員都會很有禮貌的叮囑大家要按固定的方向停放,文明停車,而一些路沿石以下的地方,很多小汽車和電動三輪車聽到勸阻後,都尋找其他地方停放,以往擁堵的市立醫院北門和西門附近,由於道路文明勸導員的勸導,使得路面的交通秩序有了很大的好轉。

  “我就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之前接送孩子經過這條路的時候,感覺這裏亂停車的現象十分嚴重,上下班高峯期經常會被堵得水泄不通。並且這裏還是救護車出入的地方,有時候連救護車都進不去醫院,病人寶貴的搶救時間很有可能就會被耽誤。”道路文明勸導員劉女士在龍庭路向記者說道。從此經過的市民聽到後,也連連稱讚,“確實是這樣,之前騎電動車都穿不過去,更別說是開車了。不過現在經過勸導員的勸導,基本沒有亂停車的了,道路也變得暢通起來,感覺回家的路舒心、整潔了!希望能夠一直這樣整治下去。”

  據瞭解,目前上崗的工作人員有五十餘人,他們多數爲下崗再就業人員,分爲兩班制,從早到晚,每天勸導的車輛大約爲1000輛次,正是因爲他們不耐其煩的勸導,才大大減輕了亂停車現象。很多市民對勸導員的工作表示支持的同時,仍然還有小部分市民存在亂停放的現象。在市立醫院北門處,有幾輛三輪車直接停放在人行道中間,在此路過的市民只能從幾輛三輪車的夾縫處側身而過。針對這種現場,胡經理向記者說道:“我們還是以耐心勸導爲主,如果有人不聽從指揮,車輛可能會面臨交警貼條,違停的三輪車將會被三輪辦的工作人員拖走。”

  據瞭解,下一步按照計劃,該路段即將在勸導的基礎上,按照相關部門規定進行收費。停車位將安裝地磁感應設備,輔助人工手持POS機進行計時收費。市民停車交費後可要求出具紙質發票或電子發票。逃費車輛將被錄入車輛管理系統,影響車輛年審。該智能系統在試點路段的基礎上還將於市區內主要擁堵路段施行,通過對部分公共資源實行有償使用的手段鼓勵市民即停即走,提高車位使用率,增強市民的文明停車、規範停車意識。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停車資源,讓市民實時掌握車位空餘信息,減少多餘交通流量,減輕交通壓力。屆時,棗莊日報全媒體也將第一時間向大家介紹使用方法哦,敬請關注!

  棗莊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晴

  通訊員 周亞文

  熱點關注

  責編:徐繼棟

  複審:夏寧

  聲明:版權所有 轉載須註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