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血腸的製作方法看起來好象很簡單,但其實也是有講究的。豬腸只能用大腸和小腸之間的鳴腸,而豬血只能用生豬宰殺一小時之內的新鮮血。

現給大家分享一下地道東北血腸做法。

原料:【豬鳴腸、生豬血、白肉湯、精鹽、花椒、味精、胡椒麪、香菜各適量。】

準備:【將豬鳴腸清理乾淨,加工成腸衣。如果怕麻煩,可以直接買現成的腸衣。香菜洗凈切成末。】

製作步驟:

第一步:把乾淨的生豬血放入盆內,凝成塊的要劃碎。(將準備好的鮮血過濾一下並與40℃高湯1:1調配)。

溫馨提示:因為血是涼的,用熱的高湯調配後煮熟的血腸裡面不容易有氣泡

第二步:白肉湯燒熱,加入精鹽、花椒、味精、胡椒麪,攪拌均勻晾涼。過籮後倒在豬血盆內,並加香菜末攪拌均勻。

第三步:把豬血灌入洗凈的腸子內,用線繩把口捆好。

第四步:把準備好的腸子放入清水鍋,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15分鐘取出,用冷水泡涼,把線繩解去即成。

血腸雖然好喫,但卻不易保存。做好的血腸如果一時喫不完,可以把血腸浸泡在冷水中,水要沒過血腸。然後在放入冰箱的保鮮層,可以保存2~4天。市場上賣的血腸因為加了防腐劑,可以長期保存,但對健康不利。

做好的東北血腸有許多種喫法,但最經典的喫法是燴酸菜,用大豬骨和五花肉燉湯,煮好後酸菜切絲,粉條放進去煮,然後撈出煮熟的肉切片,血腸切片,放在上面稍微煮一會就可以了。

說明: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什麼叫白肉湯,其實白肉湯就是豬肉湯。(ss)


血腸,東北殺豬菜系裡的招牌菜。做好了香嫩彈滑,做不好像一根柴火棍子,硬不說,關鍵是那個味兒...沒法喫。灌法大同小異,血腸好不好喫主要在接、調、煮這三個步驟上。

嚴格來講,接、調應該是一步完成的。血腸這道菜其實在殺豬那一刻就已經開始製作了。在東北農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豬綁好了,一刀下去,新鮮的豬血流出。一大哥拎個大盆就開始接血,簡單嗎?認為簡單就錯了,各家的獨門功夫基本都在這大盆裏呢!盆裏這時候已經有鹽或是鹽水,這麼做的目的就是防止豬血在接的過程凝固,盆中其它內容就各家獨有,各不相同了。最基本的得要有五香粉、洋蔥丁、極細的肥肉丁......我還見過直接加入蒜蓉水和香菜的。不過據說真正的東北農村傳統做法,調料裏只有鹽和細肥肉丁。

灌製這一步建議還是找老練的人來完成,雖然加了鹽,但也只是延長了凝固時間,一旦時間掌握不好這血腸就沒法喫了。要的一步來了!煮,這個煮全憑經驗,根據鍋的大小,火力是不是太猛來隨時調整,不是永遠不變的,大約的時間是30分鐘,個人感覺應該是小火低溫燙熟纔行,而且還要八分熟最佳。

還有一種血腸做法是混入五花肉、豬頰肉等材料做的豬血香腸,個人不喜歡這個口感,因為蒸煮時得照顧到肉的成熟度,所以感覺做出來腸裏的豬血太老了,不彈嫩。別小看了血腸這道菜,看似簡單,其實講究極多,不建議自己在家做。


要說東北三寶,那肯定是人蔘,貂皮,鹿茸角,不過東北冬天的餐桌上也有一寶,那就是東北的酸菜了,現在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秋末冬初,家家戶戶都會醃上一缸酸菜,東北酸菜的製作方法每家都有不同,也都各有個的方法,各有各的味道,提起殺豬菜——血腸,那是小時候的味道,小時候因為窮啊。平時家裡不來客人是沒有肉喫的,只有盼望冬天早點到來盼望每家每戶殺年豬的日子。

俗話說「小寒大寒,宰豬過年。」記得小時候在老家,過年殺豬宴請親朋好友和鄉鄰那可是件大事,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殺的起豬,所以請的人是很重要的一般在殺豬前幾天就已經把要請的人都通知到了,為的是大家把殺豬的時間錯開。在東北有個習慣,就是每到這個時候家裡有條件養豬的都是要殺豬的。鄰裏之間,親朋好友,孫男娣女,出嫁在外的姑娘,外男外女,凡是能來的都要請回來的,這個時候也是最喜慶熱鬧的時候。因為殺年豬在東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有象徵著一年風調雨順喜慶豐收的含義。同時殺完年豬新年也就快到了。

說起東北血腸,那是東北歷史事的一道主要的名菜。是冬天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這血腸一定是殺豬時新鮮豬血。加各種調料。由經驗豐富的人灌製。一般都是每一頭豬用本豬的血。每家殺豬血腸的味道都是不同的。

血腸灌製好煮血腸也是個技術活。衡量一個宰豬人的手藝,除了看他動作麻利、豬毛颳得乾淨外,再就是看他灌腸的技術了。殺豬前。一般主人家會事先切很多酸菜,將剛剛殺過的豬肉(一般都是五花肉)和酸菜一起煮。當肉快煮熟時撈出切片。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下鍋。煮血腸時要用針放氣。不然因為加熱有氣血腸會爆的。看著大碗的酸菜,大盤的白片肉,一大盤顫巍巍、滑嫩嫩的血腸,親情、友情、鄉情都浮現在眼前,回味無窮。 寒冷的冬天,燉上一鍋酸菜白肉,家人圍坐在一起,那真是一種享受.很是回味老家的年味。


在東北殺豬菜就是燴酸菜,白肉,血腸。由於一個豬的血量有限灌不多少血腸,所以血腸是殺豬菜裏最受歡迎的。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我的灌血腸經驗,殺豬接血的盆要用大一點的以便勾兌時能裝的下,拔刀放血時要用多雙筷子不停的攪拌為的就是防止血凝結出血塊。攪拌好的血盆放到溫暖的炕上備用。一頭豬的血準備蔥花一斤半,薑末二兩,豬油二斤剁碎。十三香,雞粉,胡椒粉,鹽各少許。把以上佐料放入空盆中到入滾開的呼肉老湯燙出香味,涼溫後按一斤豬血一斤二兩老湯比例勾兌攪拌均勻就可以灌了。


血腸在東北菜裡面,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沒喫過血腸的東北人真的不多

血腸是北方人的傳統食品,宰豬(羊)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攪拌

血液

,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豬(羊)油和洋蔥末、鹽、姜粉、胡椒粉等調料後灌腸,紮緊捆實,放入鍋中煮制即成。

切片趁熱食用,或作酸菜時血腸白肉同時放入,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 1.豬小腸洗乾淨(洗的時候可以放一些小蘇打,可以洗的更乾淨)

    2.新鮮的豬血,用筷子攪動,會絞出很多絲狀物,絞完後豬血就不會凝固了。豬血裡面加蔥花,薑末,十三香,鹽,豆油,豬肥肉或者板油切碎,再加入豬血二分之一的老湯,老湯要慢慢加入,一邊加一邊攪勻,攪的時候用白色的碗舀起來看,粘度掛碗就可以了

    3.洗好的豬腸子用線把一頭繫緊,用一個漏斗把豬血灌入腸中,隔30釐米左右用線系一下

    4.灌完的血腸放到燉酸菜的鍋裏煮,一定要用最小的火煮,煮的時候不能蓋鍋蓋,煮大約七八分鐘,用針扎一下,沒有血冒出就是熟了

    5出鍋切片,趁熱沾蒜泥喫,絕對的美味


一頭豬的血加五十克玉米子,蔥姜蒜末花椒胡椒,鹽五十克,醬油五十豪升,用大腸的直腸五十釐米長五根至六根,用漏斗灌入,留住五釐米長放氣孔,用白線紮緊。這樣血腸百喫不厭,回味無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