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錦囊妙計”龐永傑大型個展在山水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山水美術館主辦,新浪當代藝術頻道協辦,邀請吳鴻擔任學術主持,新浪當代藝術頻道總監陳曉峯擔任策展人,王冠州、程晟、桃子、Laura Tin爲執行策展人團隊。藝術國際、中國通航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北京慧空間文化有限公司、慕布卡生態美學家居、黑龍江省當代藝術研究院北京分院、廣州風雲廣告有限公司、沃美智造、楚格尼尼爲支持單位。

  開幕式合照

  程晟、桃子、龐永傑、王冠州、Laura Tin

  著名批評家高嶺老師致辭

  策展人陳曉峯先生致辭

  山水美術館館長孫越女士致辭

  騰訊網副總編楊瑞春女士致辭

  中國芭蕾舞團團長嶽建華先生致辭

  藝術家龐永傑老師致辭

  此次展覽藝術形態豐富,其中涵蓋50餘幅龐永傑以女性形象爲符號的標誌性油畫作品、40餘幅全新佛教系列水墨作品及三組雕塑作品。展覽以“錦囊妙計”爲主題,其涵義深刻。學術主持吳鴻認爲:錦囊和妙計,在此可以置換爲形式和內涵、語言和思想,乃至於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錦囊”,從象徵性而言,就像一個形式外套,更多的是作用於視覺的直接性。而“妙計”則是錦囊包裹下的內容,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特別是在所謂的當代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來的是觀念和想法。

  藝術家龐永傑可謂是“左手油畫,右手水墨”,在龐永傑的油畫作品中,你可以看到總有一種女性形象符號,非常的簡潔抽象,又很接近中國唐朝圓潤豐滿的仕女的形象:她們紅脣兩點,姿態放鬆,神情慵懶,在溫暖色調下有一種說不出的釋然。再觀龐永傑的水墨作品,以佛教繪畫題材爲主題,他筆下的佛、菩薩,不同於傳統佛教繪畫中的複製版的寶相莊嚴,而以極簡的線條和淋漓的暖色暈染構建了他精神世界中的水墨佛圖,觀者能被他作品中的空靈聖潔所感染,在他構建的精神世界中得到救贖與圓融。

  談到由油畫轉爲水墨的突破,龐永傑說:“四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界線,人常會在這個時候去思考,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會從新上路,去發現曾經不被關心的。”創作初期,他大量的閱讀和參觀石窟和壁畫,從傳統裏出發,成爲龐永傑的原點和原始動力。也成就了他畫的一批神像畫的初型。回到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回到用中國原有的宣紙上來用水墨和彩墨,還有天然礦物質顏料。來表達自己對於藝術的思考,這是龐永傑的禪修。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路歷程。雨人在《禪心畫神·觀永傑新作感》中寫道:一個藝術家,隨着年齡的增長,真正保使藝術生命力長青的,是他的知識結構和他的實驗和創新精神。好藝術家從來不會墨守陳規,也不會保守的停留在原來的成績上。龐永傑的全新水墨新作是帶着新的思考向前行走的。最近的畫面有關神與神獸的同時出現,也來自於他對於生命,生與死的從新思考。而他把自己對於色彩的深刻理解,毫無保留的,自如的運用在了水墨畫中,加以優美的中式水墨畫的用線。真正是一種對於水墨表達的完好體現。

  對此策展人陳曉峯表示:龐永傑用水墨的語言和方式構建了一個現實與精神夾層之間的過渡平行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主體可以被消解,也可以再生,還可以隱匿。在模糊與清晰交叉的背後,龐永傑用近乎極致的“空寂”觀,表達了輪迴的輪迴。對現實感和時代感的深切體驗,加強了龐永傑對生命劇場的當下感悟。於是他找到了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生命意義追問和提升的佛教題材,以此與“物化世界”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而藉助這些宗教性題材作品,是龐永傑復活個體生命光明希冀的某種載體,極具悲憫、大愛與救贖精神。

  展覽現場,靜觀作品,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龐永傑的作品向大衆提供了鏡子式的觀看效果,從內部穿越到外部,是一個進入的線索,也是生髮比對雜糅現實世界的邏輯,而觀者置身於這樣的情景當中,現實與精神世界便被立體化。這也是龐永傑所圍合的現實與精神混搭的迷宮所疊加的效果,如何走出這個迷宮,龐永傑在作品中已經留下了答案的種種痕跡。

  開幕式結束後,龐永傑老師在展覽現場進行藝術創作,展場幾十件雕塑作品,被藝術家本人毫不猶豫地砸破、堆疊,現場媒體與觀衆無不屏息觀看,體會創作現場帶來的震撼感。

  藝術家現場創作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9日。

相關文章